药物是治疗疾病的武器,但各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哪怕是广泛存在于普通食物中的各种维生素,只要过量使用,都能导致不良后果,甚至置人于死地。可见,药物具有双重性,既能治病又能致病。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显得至关重要。现将临床用药中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介绍给大家。
一、不能停的药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衰竭以及精神病等,目前尚无特效药,用药只能治其标而不能治其本,即用药时症状可减轻,一旦停药又会复发。这类疾病,大多需长期服药治疗,甚至要终生服药,即使病情好转,也不应自作主张,随意停服。否则,会使症状像皮球一样反弹得比服药前更厉害。如高血压病人服用心得安,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反跳,诱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二、立即停的药有一些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目前并无特效药,用药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治疗疾病,而是对机体的保护。这一类疾病一旦症状消失,即可立即停药,长期使用,不仅是一种浪费,更重要的是会给肝脏增加负担,甚至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对一些对症治疗药物,如疼痛使用去痛片,发热使用退烧药,失眠使用安眠药等,应在症状发作时使用,症状消失后就不可再用。
三、晚间停的药不少药物只宜在白天服用,晚上即应停服。如患有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夜间服用人参蜂王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诱发血栓;高血压病人夜间血压自然下降,如晚上服降压药,可诱发体位性低血压;气管炎病人晚上用止咳药,夜间痰液咳不出,反而加重气喘。
四、缓慢停的药有些疾病病情复杂,治愈后容易复发,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癫痫病、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慢性病等,这类疾病用药治愈后,为巩固疗效,一般均需作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以溃疡为例,一次治愈后立即停药,一年内复发率高达80%。故溃疡病治愈后,仍需作2~4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维持治疗,方能停药。特别是抗癫痫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控制症状后不仅需作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而且需要用逐渐递减的方法停药,否则会加重病情。因为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后,已经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一旦突然停药,机体短时间内很难调整过来。
五、及时停的药:因一般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当用药达到预期疗效后应及时停药。所谓“及时”,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疗程。一般而言,急性疾病疗程较短,而慢性疾病疗程较长,用药时间也长一些。任何疾病的药物治疗均应疗程足够,才能完全消除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因子,帮助和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达到痊愈的目的。因此,为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复活与繁殖,也为避免过晚停药导致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疾病治愈后用药1~2天即可停药。
据《健康生活报》
编辑 / 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