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给每个新入院的病人做常规体格检查时,瞳孔的检查是“必检项目”。所以,医生对新入院患者做第一次体格检查时,都不会忘记带上手电筒以便观察病人的瞳孔。为什么对瞳孔必须“例行检查”呢?那是因为瞳孔的变化反映出体内的生理和病理的信息,而且某些疾病往往有特殊的瞳孔变化,医生可以根据瞳孔发出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做进一步检查以求得出正确的诊断。
急诊室的一个奇怪患者
多年前,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个昏迷的男子被邻居送到急诊室,邻居告诉医生说,病人昏倒在楼梯口,不省人事。随后,病人的妻子——一位美貌少妇慌慌张张地赶来。少妇对医生说,丈夫平时有胃痛,他经常服用医生开给他的颠茄酊,这次他服用过多而不省人事。她抹着眼泪求医生救救她的丈夫。当医生打开病人的眼睛时,发现双侧瞳孔明显缩小呈“针尖样”,就完全否定了颠茄中毒的可能性,因为颠茄中毒患者的瞳孔是扩大的。结合病人的其他表现,确诊为“有机磷中毒”,并使用了大剂量与颠茄作用相同的阿托品进行抢救,病人终于脱险。原来,这个少妇是现代的潘金莲,她与情人合谋,在丈夫的饭菜里下了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想毒死丈夫。她自作聪明地以“颠茄”中毒来掩盖真相和打乱医生的抢救措施。结果丈夫的瞳孔向医生发出了信息,既挽救了性命,也揭穿了奸夫淫妇的阴谋。这对男女以投毒杀人罪而落入法网。
瞳孔泄露一个干部的艳史
观察瞳孔的变化,往往能辨别真伪,揭穿谎话。有位医生给一个政工干部看病,病人主诉下肢痛,走路似踩棉花一样的感觉,在夜间走路尤为困难。当检查了他的瞳孔后,医生便对这病人说,你肯定有过冶游(宿娼)史。这个政工干部矢口否认,说自己是搞政工的,岂会没有原则去干那种丢人的事。医生告诉他,你起码在多年前就有宿娼的经历了,你不好意思说,但是你的瞳孔却跟我交代了你的“隐私”。为了治病,这位病人只好如实交代他在10年前就曾经有过嫖娼史。原来,医生发现他的瞳孔是在神经梅毒(特别是梅毒性脊髓痨)患者中常见的“阿罗氏瞳孔”:瞳孔缩小,两侧不等大,边缘不规则,对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应和内聚反应存在。
认识我们的瞳孔
从人的眼球前方,我们可以透过角膜观察到一个因布满色素而呈棕色的环形薄膜——虹膜,其中央的一个圆孔即为瞳孔。为什么叫做“瞳”孔呢?古代称瞳孔为“目瞳”、“瞳子”、“瞳人”或“瞳仁”。“瞳”字,是目字偏旁加上一个儿童的“童”字。那是因为你看别人的眼睛时,在别人的瞳孔中可看到你的形影像个小童,故称目童为“童人”(小孩子)。有意思的是,英文称瞳孔为Pupil,这个外文名词,除了指瞳孔之外,也有小学生和幼童的含义。这可说是中外的命名“不谋而合”了。
瞳孔直径一般为2.5~4mm,用药物缩瞳或扩瞳时,最小可到0.5mm,最大可到8mm,小于2mm者叫瞳孔缩小,大于5mm者叫瞳孔扩大。它就像照相机里的光圈一样,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大或缩小。瞳孔之所以能够放大和缩小,乃是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肉在起作用。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宽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叫瞳孔扩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扩大,受交感神经支配。这两条肌肉相互协调,彼此制约,一张一缩,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通过瞳孔的调节,始终保持适量的光线进入眼睛,使落在视网膜上的物体成像既清晰,而又不会有过量的光线灼伤视网膜。瞳孔的大小除了随光线的强弱变化外,还与年龄大小、屈光、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老年人瞳孔较小,而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则较大,尤其是青春期时瞳孔最大。近视眼患者的瞳孔大于远视眼患者。情绪紧张、激动时瞳孔会扩大,深呼吸、脑力劳动、睡眠时瞳孔就缩小。
临床医生常常通过瞳孔的大小、形状、对称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等来诊断疾病和预测病情变化。比如,在全身麻醉时,瞳孔的大小往往反映麻醉的深度,麻醉师便根据瞳孔的大小变化来观察手术病人和调整麻醉药量。在使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瞳孔变化也是用药的参考指标。对于颅脑疾病、昏迷患者更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根据瞳孔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医生还可通过瞳孔这扇小窗户,用眼底镜来观察眼底和视网膜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动脉硬化程度和眼底疾病。
历史名人的奇异瞳孔
瞳孔可以因为眼部的病变而发生变形。比如,青光眼、眼内肿瘤、虹膜萎缩、虹膜缺损、虹膜后粘连等,可以使圆形瞳孔变成椭圆形、梨形、梅花形等,有的则会出现“重瞳”。历史上记载虞舜、项羽、十六国时期的吕光都是双目重瞳(四个瞳孔),南朝梁的文学家沈约的左目重瞳(两眼共三个瞳孔)。古代以为有重瞳者都是圣人,其实,他们的瞳孔是病变所致。有极个别人瞳孔不是圆的,而是方的。传说,我国汉代许昌人李根有道术,他的双眼瞳孔都是方的。经书上说“八百岁则瞳子方”。其实,“重瞳”、“方瞳”都是先天畸形或病变所致,他们都是眼科的病人。
异样瞳孔——疾病的指示灯
病人两眼瞳孔大小不等,往往是颅内病变的表现。如果双侧瞳孔不等大,应考虑到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等疾病。若大小变化不定,则提示有脑疝,是临床危象。临床观察发现,酒精中毒者、癫痫病人、中风昏迷病人、阿托品或颠茄中毒者的双侧瞳孔会扩大;服用过量的镇静安眠药以后,瞳孔会缩小;吗啡和有机磷中毒者瞳孔缩小如针尖样;而双侧瞳孔散大,伴有对光反射消失,往往是死亡的前兆。此外,瞳孔的变化还有利于对糖尿病和梅毒等病做出正确的判断。近年来,学者们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瞳孔变化可作为这些病的诊断线索。吸毒成瘾者吸食毒品前后瞳孔变化的特点,可以界定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程度,这将对戒毒治疗提供帮助。
据《健康》
编辑 /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