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我国古代社会充满着和谐的理念,这些理念既体现在思想家的著书立说中,也体现在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政策中。通过对以唐代为代表的古代国家和农民的研究,可以看出此二者之间既有对立的关系,也有着和谐的因素。在唐代大多数时间里,统治者代表国家制定合理的土地和赋税政策,保障民生和稳定税收,惩治贪官和抑制土地兼并,并在一定程度上救助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民富则国强”,大唐盛世的局面也由此出现。因此,探讨唐代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对于探讨古代社会的和谐因素,进而丰富和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古代社会 国家与农民 和谐因素
〔中图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4-0165-08
我国从先秦时期就形成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及“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注:《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