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2007-12-29 00:00:00郭俊华任保平
人文杂志 2007年4期


  内容提要 由于我 国现代市场体系正常发育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不完全具备,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体系的统一性 、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市场体系的不完全不仅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而且阻 碍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为重点,建立和 完善中国的现代市场体系,解决市场体系发育过程中的市场分割、垄断、封锁和无序现象。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市场分割 统一大市场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4-0094 -05
  
  一、统一大市场是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基础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 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得以实现它的基本要求是经济运 行方式的市场化。正是基于工业化、信息化自身的内在要求和特点,决定了新型工业化必然 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统一大市场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要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就必然需要一定的实现平台。只有通过这一平台才能将信息化与工业 化有机地联系起来,而这一链接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市场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过程中主要起中介和平台 作用,统一大市场则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保障,其中,资本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 场起着关键作用。第一,从资本市场来看,一个成熟健全的资本市场,可以将社会中的闲散 资金聚集起来,投向能够有效利用资金的生产领域,使得资金在全社会中达到优化配置,这 对于资金相对紧缺的我国而言,更有重大意义;第二,从信息市场来看,一个完善的信息市 场可以降低企业 乃至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使得无论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还是从宏观层面的地区、国家来看 ,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可以做到目的性、现实性及战略性的有机统一,从而避免了在创新 过程中的盲目性,使得技术创新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从技术市场来看, 技术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技术的交易和扩散。技术产品之所以重要,因为一旦将其与生产 力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放大效应。但这种放大效应能否有效发挥直接依赖于技 术市场。一个 完善健全的技术市场为技术成果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使得技术成果的真正 价值得以实现,作用得以发挥,进而使得一项创新技术最大效率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这 一角度讲,统一大市场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2、统一的大市场可以为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可以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为可持续发展提 供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 时,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地均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了一些或明或暗的措施来封锁 市场,保护本地企业,最终的结果是统一的大市场被分割开来,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受到阻碍 ,这种人为的割裂市场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难以得到最佳配置,资源浪费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结果。
  3、建立健全统一的大市场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从“新型工业化的 本质特征来看 ,是一种专业化分工”(注: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对工业化的重新认 识及现实意义》,《中国工业经济》, 2004年第7期,第2页。)。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提到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是由市场范围决定的, 所以市场化是推进工业化的基本保障。可以从两方面来界定市场范围:一方面是市场范围的 深度,即在某一区域或某一部门,其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是市场范围的广度。从 地域看,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从市场产品看,品种越来越齐全。由上面的界定可以推知: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品种越来越全、市场范围和交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专业化分 工程度就越深,进而产业种类也越来越多,最终将使得工业化程度提高。但得出这一结论的 前提条件是具备一个统一完备的市场体系。因为即使专业化分工达到很精很细的程度,但由 于各类市场的分割,使得各类市场产品不能交换,必然导致专业化分工的萎缩,进而阻碍工 业化进程。所以从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来看,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为其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