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猪年开幕到2007年猪年落幕,扳着指头算来已25年了。年年三十晚上,这“文化年夜饭”便撩起神秘的面纱,在团圆的饭桌前、浓郁的年味中、幸福的体验里,按照熟悉的节拍起舞欢歌,场面依旧火热,“星”光依然灿烂。毫无疑问,“春晚”已经成为现今国人守岁不可缺少的节目了。不过,就是这场年年被人们热切企盼的“年夜饭”,近年却每每播出后招致一片骂声,甚至取消之声与日俱增。然而,央视却依旧乐此不疲地操持着,导演照旧殚精竭虑地策划着,“大腕”“新星”也不辞劳苦地排练着。方方面面围绕着“春晚”,从年前打造气势,到年后评头论足,战线越拉越长,俨然成了一个“春晚”产业链。
这种“春晚”现象,看起来似乎有些费解,其实,从经济学视角看,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经济现象罢了。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加里·贝克尔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趋利避害的效用最大化动机,都可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因此,“春晚”现象也便有了经济学解读上的可能。
“春晚”作为一年一度、一国一台所特定的平台,其天时、地利、人和无疑是一种特别的稀缺资源。经济学直觉告诉我们,像“春晚”这种万人艳羡的稀缺资源,在市场上必定是处于高价位的。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实现企业家、老百姓、演艺界和电视台之间的“多赢”,可以说是一种效率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首先看商家,“春晚”的广告商家无疑是“春晚”的“衣食父母”。在这些精明的商家眼里,“春晚”也成了注意力经济下的“大金山”,广告赞助的热诚度也愈演愈烈。原因就是任何一家商家都越来越关注高端营销卖点。在精于算计的商家眼里,央视的套播广告是个性价比值得推崇的营销方案,只要能带动市场销售,就是暂时“砸锅卖铁”也要搭上“春晚”这趟快车。
对艺人来说,“春晚”成了出名的捷径,成了演员抬高身价的名利场,越来越多的人拼着挤着上“春晚”。新人们为了能在“春晚”露个脸,找关系,花钞票,在所不辞。因为这也是一种投资!当然,以往通过“春晚”一夜成名的腕儿们,为保持足够的曝光度,还是年复一年地往里挤。
对咱百姓来说,每到大年三十,“春晚”便散发着香气,尽管陪着几个小时,但是一年一次吧,费点时间、费点电力,也是能够消费得起的,平日里忙忙碌碌,终于在这一天能够“休闲”地消费一下这场高水平的“精神食粮”,也算咱品尝了一次“阳春白雪”。
央视自然是这场游戏中的主角,他们完全按照商业化原则来运作,这也符合“理性经济人”的成本收益最大化原则。基于央视独一无二的“权威”与“主流”身份,加上各种造势,“春晚”自然赢得了“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广告收入。20点报时、零点报时、拜年贺电,还有形形色色的软性广告,黄金时段就是要黄金效应嘛!曾有媒体披露,“春晚”4小时的广告收益是四五亿元。成本方面,尽管也有设备折旧、人员劳务支出,但比起广告费的流进量而言,那只是“小菜一碟”。
以前,人们狂热于“春晚”,更多是源于文化的贫瘠,一年都看不上几台文艺晚会,而现在几乎是“天天小会,周周大会”,精彩的晚会看多了人们也就失去了热情。在经济学上,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了。更有意思的是,“春晚”的走淡其实也是经济学竞争产生效率的表现,地方台联欢的“分流”和网络联欢的“前卫”,对消费者来说,应该会多一些选择与机会。不过,我看这种新“秀”并不会在短期内就将“春晚”的“奶酪”挪动。
如此一来,“春晚”不再单纯是一台令人爱恨交织、又不得不看的文艺演出,而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商业活动了。难怪,年年不落好,年年还要搞。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