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真功夫 用硬手段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2007-12-29 00:00:00王仁洲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22期


  (一)
  
  近年来,宁波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最佳宜居城市和最佳创业城市这一目标,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抓好发展循环经济“十项行动计划”,加大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06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0.9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3.61%,能源消耗增幅多年以来首次低于生产总值增幅;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6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9.3%和41.2%,完成全年削减任务的74%和76%。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着重围绕“四个依托”。
  
  一、依托结构调整抓节减
  
  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落实服务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二是切实贯彻国家政策,坚决清理和淘汰一批小水泥、小火电、小砖瓦、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小电解铝等项目。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马。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幅69.7%,高出规上工业增幅43个百分点。能耗强度相对较低的设备仪表制造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大力推进区域统筹和集约发展。按照“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思路,着力推进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区域优势互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划分,研究和落实相关政策,提高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的集约化程度,加大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形成“13+1”即十三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和一个城市工业区块,园区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3%以上。
  
  二、依托技术进步抓节减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编制并发布《宁波市节能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分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商贸民用和机关节能、农村节能等方面,向全社会推广58项重点节能技术(产品)。
  优化能源结构。目前,我市东海天然气已经开始应用,风力发电也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下降。
  
  三、依托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节减
  
  以重点企业为主要抓手,实施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重点抓住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完成10家国家、省级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与25家综合能耗2万吨标准煤的市重点用能单位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通过评审和政策扶持,我市已经有7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年节约综合能源消耗近4万吨标准煤/年,减少SO2气体排放近3000吨,减少COD排放近500吨。
  加快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列入省“991行动计划”的14个重点项目进展良好,镇海电厂油改气发电项目2台机组竣工;北仑电厂脱硫工程2台机组投入使用,脱硫效率达到90%;江东南区污水处理厂、镇海后海塘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47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3.6%。
  实施重点园区生态化改造。通过强化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钢铁、电力、化工等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纵向耦合产业链,出现了化工区、金属园区等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 “亮点”园区。慈东工业区和镇海化工区将生活垃圾焚烧与园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结合起来,在节能减排上作出了新的示范。重点区域水资源循环系统基本形成。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区域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逐步完善。
  
  四、依托体制机制的调整完善抓节减
  
  强化组织和制度保障。先后成立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和问责机制,市政府与14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9个主要涉能部门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书,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县(市)、区和重点单位,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制定和实施了一批政策性文件。
  健全工作机制。加大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力度。建立水、气和污染源“三网合一”的监测监控系统,设立9个监控中心和233个在线监测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通过引进第三方能源公司,对企业能耗情况进行“诊断”和改造。
  建立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先后启动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差别电价、液化石油气价格改革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我市节能减排形势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