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杭州市萧山区团委的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团委就“创新能力建设与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萧山区位于钱塘江南岸,2001年撤市建区,成为杭州市城区之一。地区生产总值699.81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7位。
一、萧山区区域创新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
萧山区内基本没有大学、科研院所,创新资源集中在企业内。到2006年底,区内企业技术中心16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企业创新能力强,2003—2005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2428件,授权1064件,大部分都是企业或企业与其它单位合作申请的。全区名牌产品达161只,著(驰)名商标达162只。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大,但比重偏低
萧山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庞大,到2006年底,各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一批高新产业技术水平较高。尽管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大,但所占比重偏低,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6.9%,同期全国水平约为8%。与当地创新产业化大区的地位不相称。
传统产业中已有48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7%。但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仍普遍偏低,一些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改意向不明,存在着观望苗头;地区内仍有大量的手工作坊,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较高的能源消耗。
(三)政府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但缺乏科学的创新规划
萧山区各政府部门为区域创新培育了良好的环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奖励企业创新;2003年开始实施的“百亿研发、百亿技改”双百工程进展顺利,打造了“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了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示范县(市、区)和浙江省科技强县(市、区)等称号。
但受到诸多因素的约束,当地还未制定较为全面的科学创新规划。已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内容主要是针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规划,缺少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缺乏对地区创新的总体定位。
(四)当地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广泛利用区外资源,但还未建立起促进创新的长效机制
萧山区以企业为主体、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广泛利用了各地的创新资源。
以项目合作为主的创新模式,使创新直接与产品、企业、市场挂钩,缩短了创新的实现周期,降低了产品成本,引领了产品升级换代。但仅凭项目合作还不能建立起促进创新的长效机制。项目合作的特点是一事一议,项目完成后合作总结,这与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所要求的长期固定合作模式不一致。尤其是创新环境还不尽完善,阻碍了地区全面创新的实现。
目前,影响萧山区创新的主要因素:一是区域定位还不够明确。长三角都市圈是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萧山区距上海约为2小时车程,属于长三角都市圈的外圈层的基本组成部分。从都市圈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当地的发展现状来看,萧山区应建设成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一区域定位意味着萧山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应同时符合都市圈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要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体系。目前,萧山区采取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也即吸引高端产业、不弃低端产业。但地区内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无力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生产工艺较为低下,只能处于国际产业链条的低端,不利于提升都市圈竞争力。
这一定位还意味着萧山区应当充分利用长三角的创新资源。方便的利用创新能力强、节点等级较高的上海、杭州等地资源,通过网络通道共享创新资源,以及通过长三角创新网络与全国、世界其他创新节点连接。但实际上,目前仍然局限在接受有形的产业转移、资金投入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利用上海的创新网络、综合优势有效促进发展。
二是地区传统经济收益高制约着创新步伐。萧山区工业结构以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电子电器、钢构为主,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存的多元特征。
一些传统产业投资额度相对较小,技术简单,地区内技术发育成熟,极容易模仿,因此进入门槛低;而且资金回报率高、回报周期短。而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性大,实现周期较长,许多企业和创业者多投资于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并不愿意涉足高新技术产业。
二、提升萧山区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一)融入长三角,建成世界级专业技术型创新区
丰富地区创新资源,培育区域自身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地区大型企业与全国、世界研发网络的接轨,提升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水平。吸引上海市、杭州市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在萧山区建设分部、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等。遵循“先用人才,再引人才”的次序,完善异地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打造吸引留住创新人才的平台。近期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逐渐从设备引进、技术引进向共享人才和研究能力进而引进人才和研究能力转变,形成区域自身创新能力。
接轨全国乃至世界创新网络,提升创新资源的档次。依托长三角都市圈的创新网络,接轨世界创新节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打通与全国乃至世界相关研究机构的联系通道,提升引进资源的层次。联合都市圈内其他地区,建设世界级专业技术型创新区。增强纺织等专门知识技术的聚集,提高专门技术的国际化水平;依托上海市等地高校资源,联合绍兴、湖州以及苏南地区,共建世界性纺织工业研发中心,将萧山区建设成为纺织工业世界级技术创新基地之一。
(二)服务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富有创新活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尽快确立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定位,深化与都市圈内其它地区的分工与合作。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加快建设成为上海市汽车电子技术创新转化基地之一。立足区域特色资源,培育引进技术含量高、加工链条长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鼓励大型传统产业企业向世界技术水平最高行列迈进,推动创新能力差的中小型传统企业向其它地区转移,坚决控制传统产业再上中小企业项目。
有选择的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直接服务于地区经济的金融、餐饮、宾馆等产业。根据区位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临(空)港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等。对促进创新的配套产业求精不求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风险投资产业等,利用好杭州市和上海市的资源,防止片面追求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三)推动企业、体制和文化创新,建设成为我国区域创新的示范区
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利用技术成果的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组织制度改造,加快企业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并重,保障区域内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供给。
推动体制创新,高标准建设创新型政府。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创新收益;促进风险担保等产业发展,确保创新普遍开展;完善行业创新平台,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能力。加大力度推动当地经济、政治、管理等体制改革,将萧山区建设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推动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继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创新文化由经济领域向全社会扩散。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的创新内涵,以更加明确的方式鼓励创新,形成包含企业、中介组织、居民、政府等成员的创新文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