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到部分地区对今年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调研,并召集了江苏、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等部分省发展改革委同志进行专门座谈,着重就今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形势进行了研讨,就明年的工作设想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今年的农村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农民现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进一步落实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各项举措,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继续扩大支持粮食生产各项补贴规模,及时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化肥、涉农收费和价格监管,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尤其是针对今年以来生猪、油料生产下滑,奶业效益下降等新问题,及时出台了促进家禽业、生猪、奶业、油料生产等四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粮食连续4年增产。各地普遍认为,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可望继续取得好收成。综合分析,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15.9亿亩,比上年增760多万亩,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四年增产。
——棉花、糖料增产,油料减产。预计全年棉花播种面积8224万亩,总产超过700万吨,实现面积、总产、单产全面增长的态势。糖料种植面积2900万亩左右,比上年增加200多万亩,预计糖料产量1185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产800多万吨,增幅7.4%,再创历史新高。受前几年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今年我国油料面积继续减少,初步预计油料产量2950万吨左右,比上年下降3.6%。蔬菜、水果等其他作物稳定增长。
——畜牧业生产开始回升。4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增长速度回落。目前,随着生猪饲养效益明显回升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生猪生产已经开始恢复,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8132万吨,比去年增长1%,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预计下降1.5%;禽蛋产量预计3030万吨,同比增长3.0%;奶类产量预计3650万吨,增长10.5%,增幅低于去年近5个百分点。
(二)农民收入增速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从各省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预期普遍较为乐观。综合分析,在农产品量增价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政策性增收力度加大、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增收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预计增收有望达到500元左右,实际增幅超过去年,有望达到8%。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全年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4318亿元,比去年增加801亿元。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林水利气象、扶贫、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路、电力等农村建设方面的投资总量620多亿元,占全年1304亿元投资总额的48%,比去年年初安排增加92亿元,其中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达360多亿元,比去年年初也有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中央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迫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安排中央投资64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年预计再解决315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再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万户;安排中央投资195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万公里;安排中央投资16亿元,继续完善中西部农村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中央和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不仅加快了农村落后工程建设,还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 政策全面实行,中央财政为此安排专项资金达289亿元。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推进。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6.85亿人,以县(市、区)为单位覆盖率超过80%。建立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地区和人数继续增加,年底将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
(五)农村改革继续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进展顺利。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试点,上半年已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农村小额贷款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农副产品供求关系出现阶段性变化。2006年四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为近几年所少见。综合分析,此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既有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因素,也与成本推动有关,还受国际上食品、能源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应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又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相一致,具有与国际市场走势相吻合的特点。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显现。目前我国棉花、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分别占国内消费量的30%、64%和33%,进口依存度很高。由于国内资源条件所限,今后这部分农产品将继续依靠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型价格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难以避免。特别是我国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加大,农业的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等都居世界前列,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日渐增强。近几年来,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带动了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导致粮食、油料在用途上向能源转化,能源与粮争地,与畜牧业争饲料的矛盾日益突出。初步判断,这轮农副产品价格的大范围上涨,一方面属于正常的恢复性上涨,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正从比较宽松的格局向总体偏紧方向转变,将会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应加以密切关注。
二是畜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今年4月份以来,随着生猪饲养效益明显回升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国大部分省份生猪生产已经开始恢复,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但由于担心疫病和市场风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散养户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加上生猪生产受周期性影响和年节临近,预计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还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今年以来,由于饲料价格上涨,我国奶牛养殖出现效益继续下滑现象,部分地区出现了集中宰杀奶牛的现象,直接影响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国务院已经专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防止奶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从今年生猪和奶业中出现的形势变化,折射出我国目前畜牧业增长方式落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动物防疫体系薄弱、产业链条各环节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这个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体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应切实加以解决。
三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较快,但绝对量还是增加;1991年后,我国农业劳动力首次出现绝对量和比重“双下降”,到2003年以后一直持续保持“双下降”,且下降幅度加快。这表明就业结构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加速度时期。截至到2006年,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42.6%,农业劳动力为3.2亿人,与1985年相当,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倍。2004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出现的“民工荒”正在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向供不应求转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2749个行政村进行的调查,有3/4的村庄已无青壮劳动力可向外转移。今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得到普遍上涨,农村劳动力价格也呈上升之势。以上变化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可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趋势加剧,农业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加大了农业推广的难度。这种趋势和变化将对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从根本上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二是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下降。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18.27亿亩,比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1.2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240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国耕地减少的趋势初步得到有效遏制,但各地征占用耕地的需求依然强劲,保持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的任务十分艰巨。现有耕地中,70%以上为中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继续下降趋势。三是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集成度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平均水平。四是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年就超过700亿斤左右。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五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农药及兽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动物疫病等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如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和化学添加剂等,也有市场监管不到位、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的影响,还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的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吃饱向吃好转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因素。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既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消费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要手段。要像对待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样,始终坚持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做好2008年农村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2008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政策性支农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大等有利因素,也存在保持粮食稳定生产和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
(一)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快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切实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中央政府投资要积极调整结构,切实做到向“三农”倾斜,向中西部倾斜,向直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倾斜。要按照连续4次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建立中央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深化政府支农投资改革,开辟新的支农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二)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促进重要农产品稳定生产
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严格保护耕地,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项目,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三是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在稳定粮食、棉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恢复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加大对油料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支持新疆棉花基地、东北地区等大豆生产等建设。四是实施种子工程和植保工程,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品质和效益。五是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的投入力度,推广可再生清洁能源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成果。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四)巩固、加强和完善现行有关农业补贴政策
一是继续巩固良种补贴、农机具、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培训等专项补贴,进一步加强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综合性收入补贴。二是针对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名目较多、相互交织、缺乏统筹考虑、容易对农产品之间固有的比价关系造成冲击等问题,加快农业补贴各项政策的系统研究和规范整合,以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的时效性。三是加快探索建立农业保险相关政策。
(五)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稳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加大对重点地区和种粮农民的投入补贴力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六)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一是要以统筹城乡为出发点,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二是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全面建立起合同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三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尽快出台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继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四是推进农村其他改革。加快制定农垦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及有关配套政策,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等改革。继续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加大投资整合力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作者:胡恒洋、张俊峰、邱国军、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