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外资工作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统一思想,谋划思路,促进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时期对外开放工作总体要求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使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为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取得的重要成绩和面临的新形势
(一)十六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这既得益于我们抓住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也与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密不可分。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及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内发展进一步紧密结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突破。
第一,利用外商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显著。2002年以来,在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大起大伏的复杂形势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平稳发展,始终保持在世界前3位和发展中国家第1位,同时,通过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我国在巩固提高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电子信息、机械、化工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迅速成长,既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也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借用国外贷款有力支持了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我们集中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安排了一批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过去五年来,用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贷款比例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地区打通主要交通干线、加快人员和物资流动、改善投资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中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对中西部地区生活条件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境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有所增强。过去五年中,我国境外投资(含金融类)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11.6亿美元,增长了7倍,跃居全球第18位和发展中国家第2位。与此同时,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层次和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提高,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境外投资增长为降低我国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做出了贡献。
第四,运用法律和经济等手段管理涉外投资的能力逐步增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对涉外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包括修订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开展境外投资工作的总体指导性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对外投资合作的方针、目标、原则、主要工作和政策措施,标志着我国较为完整的境外投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二)十六大以来,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出现了新的趋势
1、我国利用外资已由粗放式增长开始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于建设资金和外汇短缺,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各类外商投资项目实施了以鼓励为主的普惠制政策,但外资经济的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主要体现在土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转让,承接了大量耗能较大、污染较重的项目,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整体水平较低等。十六大以来,我国的资金和外汇基本面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10月底,外汇储备已达14550亿美元,这就为我们利用外资的目标朝向促进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创造了条件。近几年,利用外资工作通过调整产业目录、加强准入管理,在推动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
2、外商投资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服务业并重转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5年过渡期中,开放的重点转到了服务业。截至去年底过渡期结束,我国的服务业开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从大的方面看,服务业外资的比重上升与我国二、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尽管我们还存在管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经验不足,处理服务业外资快速增长与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但投资于服务业领域的外商投资的增长总体上有助于促进我国相对水平较低的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3、借用国外优惠贷款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转变。国外优惠贷款规模保持平稳,着力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在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发展需要,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3—2006年,医疗、教育等社会发展领域借用国外优惠贷款约28.5亿美元,占全部贷款的17.4%,生态环保领域借用贷款约74亿美元,占全部贷款的44.3%,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4、利用外资由外商直接投资、国外贷款为主向方式多样化转变。一是境外上市发行股票融资增长较快;二是证券市场人民币证券资产对外资开放,目前QFII规模已接近100亿美元,并将扩大到300亿美元;三是外资风险投资越来越多进入我国,有助于我国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对内资风险投资公司也能够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5、境外投资由局部探索向全面开拓转变。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投资领域多元化。目前境外投资行业已比较齐全,采矿业、制造业、农林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等行业均已涉足。此外,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家电等行业,我国企业通过在亚洲、非洲、南美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一些电力企业发挥技术、资金优势,在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周边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第二,投资形式多样化。除传统的绿地投资外,逐步采取了并购、换股、参股等更为灵活的方式。例如,电子行业,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部门,TCL与法国汤姆逊合并了电视业务;汽车行业,上汽收购了韩国双龙,并和南汽共同购买了罗孚汽车公司的资产;化工行业,蓝星集团收购了法国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蛋氨酸及有机硅资产。第三,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保持了对外投资主体地位,私营企业对外投资主体数量不断上升。境外投资的全面开拓,为“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仍然存在值得重视的一系列问题,如外资对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仍然不够明显;促进外资区域转移的机制和基础条件有待完善;国外贷款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外部阻力增大,企业能力不强,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依然存在挑战;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苗头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增多。
二、抓住重点,促进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000美元,步入低中收入国家行列,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涉外投资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目标和结构都将逐渐发生深层次变化,资本双向流动的趋势日益增强,与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要落实党的十七大的新要求,要求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切实抓住以下重点:
(一)抓好外商投资产业方向引导,提高参与全球分工协作的水平
制造业方面,一是要稳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要通过引导外资企业产品、技术升级以及区域转移,保持我国服装、纺织、轻工、家电等产业在全球供应体系中的份额,继续发挥外资在吸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提升我国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使我国在精密仪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生物制药等领域后来居上,增强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三是要拓展外资产业链条。要促进外商投资由简单加工装配为主向采购、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延伸,改变低成本竞争特征,并加强与国内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增强外资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服务业方面,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外资在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趋利避害,着力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抓好外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要把中西部地区承接跨国直接投资和东部地区外资两个转移,共同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利用外资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抓紧完善产业转移的条件。
(三)抓好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环境。二是优化境外投资产业结构。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四是规范境外投资行为。
(四)抓好法规和机制建设,全面增强维护经济安全的能力
面对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所增加的实际情况,要抓住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机制,在促进对外经济快速发展中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第一,要采取措施缓解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的矛盾。第二,既要继续允许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也要切实防范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不利影响。这里的关键是切实把握好利弊关系。
(五)抓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双向互动的格局,完全有条件、有必要加强有机结合,发挥协同效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一前一后,利用外资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多经验,境外投资起步相对较晚。一方面,要总结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的经验,更好地指导我国企业在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活动。另一方面,要发挥“走出去”对“引进来”的积极促进作用。
(六)抓好重大投资项目的技术转移工作,在对外开放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渠道作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自主创新,切实增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能力。一是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智力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要支持企业通过收购国外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增强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
三、对明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明年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将继续面临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跨国投资仍处于上升期;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北京奥运会将吸引全球的关注。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将给明年的工作带来新的机会。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又好又快”为目标,按照《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和《境外投资“十一五”规划》部署,改革和完善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发展模式,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扎扎实实推进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制定,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明年在对外资区域投向的引导上也要取得积极进展。要结合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结合我国利用外资新形势、新特点,尽快完成《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意见征集和修订工作,争取在上半年能发布实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打开新局面。。
(二)抓紧完善配套政策,巩固开发区清理整顿成果,促进开发区规范健康发展
开发区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的一件大事。要进一步巩固清理整顿成果,防范新形式的违规违法圈地行为,抓紧研究起草规范性文件,促进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一定要力争取得更大进展。
(三)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借用国外贷款效益
要继续积极、合理、高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努力使贷款方向更好地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大区域倾斜力度,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借用国外优惠贷款的比重不低于80%。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外优惠贷款作为公共财政有益补充的作用,通过使用不同贷款、采取多种方式,借重和利用好国际金融组织的智力资源,在技术援助、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上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医疗、教育、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支持。针对国外优惠贷款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深层次原因,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项目前、中、后全过程管理水平,坚决杜绝违纪行为。要以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全口径外债管理,改革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外资银行外债的管理,有效监控我国企业境外机构的或有债务,维护金融稳定。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也要在体制、机制上着力完善,发挥好国外优惠贷款在改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搞好协调,落实好配套资金,保证贷款项目顺利实施。
(四)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
明年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以产业指导政策为手段,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上取得积极进展。
要继续发挥政府间合作的作用,为企业境外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完善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南非、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家合作机制,提升投资合作水平,完善金融支持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加强双边高层对话机制的建设,积极推进我国与东南亚、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其他重点国家的合作。要加强统筹协调,有效利用优惠贷款、援外工程、技术援助等手段,促进我国企业在非洲、周边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合作。
我们还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有效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发展改革系统外资战线的同志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增强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做出新成绩。
(摘自在2007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外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