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大师曹正先生与埙

2007-12-29 00:00:00
人民音乐 2007年4期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曹正”这两个字,之前我虽然也来到了中国音乐学院学习,但对先生一无所知。一个小小的疑惑,使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的世界,一个广阔、坦诚而博大的世界,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曹正原名郭成学,字缉光,1920年12月31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祖籍河北昌黎。他9岁上小学,16岁高小毕业,1936年由姑父资助到北平求学。为了维持生活,他在群众慈善团体“道德学社”中帮忙做些抄写工作。他白天工作,早上和晚上的时间用来看书、练字、记日记,久之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一个偶然的机会,曹正看到古筝演奏家娄树华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道德学社“尽义务”)的演奏,十分着迷。精诚所至,16岁那年得以正式拜娄先生为师学习古筝,冥冥中拉开了他音乐生涯的序幕。道德学社期间,曹正在北平见到过埙,很喜欢(当时的北平埙是很少见的)。他见到的埙很可能是7孔的①。
  30年代末,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埙的历史发展进行了一番考证研究之后,曹正决定亲自动手制作陶埙(仿古)。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领域,生活周围无人涉足此道,实践中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循。在多次的摸索与尝试中,在解决制埙过程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他一点一点积累了经验。
  20世纪40年代初曹正回到河北昌黎教小学,学校附近有个瓦盆窑,他试制埙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他常常带着学生到海边,大家一起动手在沙滩上挖个大坑,到四五尺深时,胶泥出现了。他教孩子们用胶泥做埙、笔筒和其他小东西,然后拿到窑上烧制,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为我们今天的多样教学提供了参考。他利用假期到北平继续查找资料,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在1943至1944年期间试制成功了七孔仿古陶埙。
  1947至1948年,曹正在南京国立音乐院教学期间,上海电台曾播放了曹正创作并吹奏的埙曲《堤边柳》和日本童谣《月亮出来了》。
  1964年秋,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成立,曹正应邀至该院从事古筝教学与研究工作。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1年评为教授,古筝教学及社会活动日益繁忙,但他从未间断过对埙的研制和改革。
  60年代末曹正研制成功体积略大的九孔陶埙,其内部结构合理,外型美观典雅,音域宽,音量大,演奏效果好。九孔陶埙一经研制成功便传入美国。
  1980年曹正开始每天做埙,什么时间做都很讲究。春天空气湿润,埙干得慢;冬天空气干燥,是做埙的好时节。他不断对埙进行研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始使用模具、印章和编号,使制埙工艺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1至1982年,邱大成(第一个古筝专业研究生)与王明君(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学生)在电台演奏了曹正改编的埙与古筝二重奏《高山流水》和《水龙吟》。
  1982年曹正开始进行增加埙孔、拓展音域的实验,在1984年之前他已成功研制出十孔陶埙。
  曹正每天很早起床,习惯于坐在桌前写写文字。他治学严谨,爱琢磨事儿,身上常常带着纸笔,以便及时记下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他对埙的历史发展和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发表了《埙和埙的制作工艺》《壶埙》等文章。1983年2月5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冯德珍的《曹正与古老乐器埙》一文。
  曹正把自己烧制的埙赠送给同事和学生。由于他的积极推广和他在古筝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曹正做埙的消息逐渐传开了。特别是1982年他的《埙和埙的制作工艺》(现代埙制作工艺的早期探索)一文发表以后,国内反响强烈,北京及外地的文艺工作者纷纷登门求教和索要埙;有的吃住都在家里,一住就是几天。曹正当时古筝方面的教学任务重、社会活动繁忙,但他热情地接待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造访者。他当场演示,无偿地传授制埙技术,提供相关资料。他常说喜欢就是有缘,不管是传授制埙技术或是古筝艺术,他没有收过学生的费用。
  他不仅在国内给演奏者传授埙的制作和吹奏技术,将埙赠送给国内研究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民族传统音乐的实物,而且他烧制的埙传入美国、意大利、英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参加了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会。他的埙被日本大阪音乐大学附属博物馆收藏,博物志上写着:“埙——中国乐器。制作者曹正。”
  鉴于曹正对埙做出的贡献,文化部在1990年左右拨专款1000元作为基金,让他用于发扬、推广埙的艺术。但曹先生一直没用,这笔钱至今仍留在中国音乐学院财务处的账上。
  1994年秋,曹正在学生王世璜(现北京市古筝研究学会会长)的陪同下到扬州师范大学讲学,介绍埙的历史发展、意义、自己对埙的研制和做埙的工艺流程。他到扬州乐器厂,教授制埙工艺。
  1998年4月,曹正先生溘然长逝。他写的很多文章尚未发表,如《中国陶埙艺术》等,今天还存放在他的家里。
  为了弘扬陶埙艺术,曹先生一生广收门徒,代表性的有曹建国、陆金山、李大中、薛淳等,张维良也曾受到曹老先生的影响。
  埙,以古朴醇厚、低沉悲壮的声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久久回荡,它是7000多年华夏历史文明的见证。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在古代“八音”之一的土类乐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古老乐器,在20世纪初正濒临失传,将成为绝响……
  在这样的时刻,曹正先生和像他一样的音乐工作者出于对传统音乐文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经过呕心沥血的研制,才使埙在近代得以复鸣。之后他又广招门徒,使此器不失传,并通过自己在音乐界和筝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一直致力于埙的弘扬与推广,在近现代埙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不但传承了物件,更为重要的是他传承了一种将要丢失的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兴会神到’的神韵说和‘天道自然’的审美原则,不约而同地把‘神似’和‘征之以天’、‘奏之以阴阳之和’、‘调之以自然之命’看作是最高的艺术审美追求。埙所独具的古雅深沉、浑圆醇厚、幽静深邃的音色和表现风格恰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形神兼顾,养神为先,虚静养神’的气韵和特征,特别注重凝练和提升内在生命力的文化心态和达‘天趣自然之妙’的艺术境界”。《诗经·小雅》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句,古代人们常常把埙、篪作为兄弟乐器来看待,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和为美与“和为贵”的哲学思想。
  埙空灵淡雅的音色和简淡和谐的演奏风格与我们现代人由于精神紧张而产生的寻觅精神家园、回归大自然的返璞意识相吻合。它对陶冶性情、安详精神有很好的效果。是曹正先生等让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还能分享到本来要离我们悄然而去的文化遗产,还能让我们从远古淳朴、迷人的音色中找回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得到精神慰藉。
  21世纪将是埙艺术深化发展的世纪。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埙的研制、演奏及教学这一伟大的事业当中来,埙将以更加独特而优雅的风采为越来越多的中外听众所熟悉和喜爱。我们不应忘记20世纪那些为了使千年古埙重获新生、焕发出灿烂艺术光芒而呕心沥血的音乐家们。谨以此文缅怀我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陶埙制作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曹正先生!
  
  ①根据如下:
  A.在曹正《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文中插图“图1”上所用的他试制成功的仿古陶埙图样是七孔。
  B.“目前,他制作的埙已从原来的六孔发展为九孔”(指的是音孔数量,不包含吹孔)。
  王中山《纪念古筝大师曹正先生》[J].《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