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帕拉天奴”杯
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
本刊讯为了建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繁荣和推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促进钢琴音乐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将于2007年2月至6月举办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
此次大赛得到文化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和上海超拨乐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同意将决赛音乐会作为他们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的活动项目之一,并于展览会期间(2007年6月2日至4日)在现场以及利用各种媒体刊登和公布本次大赛的信息。
为保证整个比赛的权威性和广泛性,组委会特邀请全国各地(包括九大音乐院校)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理论家担任评委,还邀请了具有一定国际声望的旅居海外的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担任评委;评审委员会主席为作曲家杜鸣心教授和钢琴家周广仁教授。评奖之后,将组织专场音乐会演出,并出版乐谱和光盘。比赛的投稿参与者为全世界的华人作曲家。
(新)
浙江民族乐团凯旋
“中国新年音乐会”感动欧洲
本刊讯浙江民族乐团继2006年春节期间首次与“吴氏策划”合作,成功赴瑞士、荷兰、德国、奥地利、埃及等五国十城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10场“中国新春民族音乐会”后,2007年继续与“吴氏策划”合作,于2月10日至3月5日再度赴欧洲各国举办“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
浙江民族乐团出访巡演一行90多人,行程五万里,历时一个月的中国民族文化播种之旅,分别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埃森、汉诺威、不莱梅、汉堡;丹麦的哥本哈根,瑞典的哥德堡、韦克舍、林克平、瓦拉、斯德哥尔摩,芬兰的赫尔辛基,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六国13城的一流音乐厅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会,引起了所到国家及城市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演出被誉为“美妙的音乐、精彩的演出、优秀的乐团”。
本次演出之所以广受好评,其中演奏曲目的组合颇具匠心。曲目以浙江音乐为主,突出了浙江省列入联合国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音乐(如昆曲、越剧、江南丝竹、田歌等),形成了富有江南情韵、更具艺术张力的曲目组合,也有新创作的乐曲,如:合奏《将军得胜令》《西湖寻梦》(钱兆熹曲)、《龙腾虎跃》(李民雄曲),蒋国基笛子独奏《鹧鸪飞》,二胡协奏曲《穆桂英》(于红梅二胡独奏,刘湲曲),侯彦秋双管葫芦丝独奏《田歌》,弹拨乐合奏《三六》等。
(新)
弹拨乐新作品在北京举行
2007年3月24日,由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国际女音乐家联合会、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与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的 “弹拨乐新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
此次音乐会演奏的作品由主办者中前三个单位委约创作,集中了陈怡、王强、苏凡凌、李一丁、林品晶、朱婕等海内外作曲家的11首弹拨乐新作品。这是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北京的第一次大型演出,也是一场弹拨乐新作品的展示会。其中,《中国寓言》《蓝面具戏》《金缕衣》《一枝花》《歌乐》等作品在弹拨乐器的演奏形式、演奏技巧、作曲手法及传统民族音调的借鉴和运用上,都颇有创意和想法。
此次演出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对于中国弹拨音乐及乐队组合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新一代弹拨乐演奏家们对新作的呼唤和探索,它是音乐表演团体与创作团体联袂推出的一次新型的音乐会。
“鬼戏情歌”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 2007年3月18日,曾获“格莱美”奖的古典先锋四重奏的克罗诺斯乐团与旅美琵琶演奏家吴蛮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了名为“鬼戏情歌”音乐会,演奏谭盾的《鬼戏》及特里·瑞利的《神奇的月牙儿》选段。特里·瑞利在《神奇的月牙儿》中运用了“极简主义音乐”的节奏循环,不仅融合了印第安和古巴音乐的元素,还加入了俄罗斯民间乐曲的声音剪辑。谭盾作品《鬼戏》的灵感则来自家乡的古老仪式“傩戏”,并巧妙地把巴赫的一首钢琴前奏曲与中国民歌《小白菜》叠加形成第一乐章Kal2P3+qQ2d7F1Jpjaav6A==。
胡咏言携中央音乐学院EOS交响乐学院奏响上海音乐厅
2007年3月9日晚,上海音乐厅迎来了由指挥家胡咏言创立并担纲的中央音乐学院EOS交响乐学院。本场音乐会由德意志银行提供独家赞助,德行长期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推广,如对国际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的鼎力支持,已成为德行发展企业文化的深厚传统。这次德意志银行与中央音乐学院EOS交响乐学院的首度合作将掀起新一轮的EOS音乐季高潮。钢琴家茅为蕙、小提琴家高参以及女高音柯绿娃参加了此次演出。
作为亚太地区首家专业的交响乐学院,EOS致力为年轻演奏家们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重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日常乐团专业训练和演出中,培养年轻精英们独奏和乐团合奏的能力,而这种能量的持续积累必将加速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
79岁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
荣获总统奖
生于苏联的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享誉世界的大提琴家,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他总统奖,表彰了罗斯特罗波维奇作为音乐家和指挥家的卓越成就,以及他通过罗斯特罗波维奇基金会对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给予的支持。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年生于苏联的阿塞拜疆,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他7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大提琴,多次获奖,1964年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过几乎所有著名的大提琴乐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曾为他作曲。近年来,他作为指挥家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先后为美国和欧洲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受到世界各国听众的热烈欢迎。
第三十六届“普契尼奖”颁奖典礼
在意大利隆重举行
2006年12月20日,第三十六届“普契尼奖”颁奖典礼在意大利托斯卡大区的Torre del Lago(普契尼的故乡)隆重举行。
歌剧大师普契尼出生于1858年12月22日,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由普契尼基金会(Fondazione Festival Pucciniano)主办“普契尼奖”的颁奖典礼。今年的获奖者是男高音卢切亚诺·帕瓦罗蒂(Lucciano Pavarotti)和女高音米莱拉·弗莱妮(Mirella Freni)。
“普契尼奖”创办的初衷是奖励那些把普契尼笔下女主角饰演的栩栩如生的女性歌唱家。历届的获奖者有玛利亚·卡拉斯(Maria Callas)、卡堤娅·莉卡莱丽(Katia Riccavelli)、蒙特塞拉特·卡拜里(Montserrat Caballè)等。从1983年开始普契尼基金会也开始给为普契尼歌剧作出杰出贡献的男艺术家颁奖。其中包括夫兰克•泽菲索利(Franco Zeffirelli)、何塞•卡雷拉斯(Josè Carreras)、罗林•马泽尔(Lorin Mazel)、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等。
今年的颁奖仪式上还举行了小型的音乐会。中央歌剧院的青年女高音徐春雨作为弗莱妮大师班上的最佳学生与其他三位意大利歌唱家一起演唱了《波西米亚人》的片断。同时徐春雨将在2007年夏季第53届普契尼歌剧节上饰演该剧中的穆塞塔(Musetta)。
(郝维亚发自意大利)
第四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
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在武汉举行
2006年11月4日至11日,第四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此次比赛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举办,华中师范大学和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全国45所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艺术学院及音乐学院教育系的119名选手,参加了钢琴演奏、歌唱与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综合音乐知识测试五个项目的比赛,并进行了两项专题的学术研讨与一次专家点评。
比赛项目与内容倡导服务基础教育的方向,根据培养合格老师的基本要求设置,其中的歌唱与伴奏、自弹自唱、合唱与指挥体现了教育专业的特点,要求选手有综合音乐知识、钢琴演奏的专业功底。整个比赛呈现出知识与技能并重,音乐与技术合一,专业技能与综合运用相结合,全方位的音乐交流等特点。
(任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