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先生的古筝艺术生涯及成就

2007-12-29 00:00:00
人民音乐 2007年4期


  
  曹正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古筝演奏家,也是全面系统地传授专业古筝技术和理论的音乐教育家。古筝艺术在现代的蓬勃发展是与他一生“不遗余力、贯彻始终”①的奋斗分不开的。从1947年第一个开独奏音乐会,到1948年将古筝带入高等音乐学府讲坛;从1950年东北鲁艺古筝专业的创建,到1984年中国第一个幼儿古筝班的开设;从理论研究,到教材建设,方方面面,他都是站在了古筝艺术阵地的最前沿。
  
  1. 北京求学
  
  曹正原名郭成学,字缉光。1920年12月31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家里做杂货铺生意兼开绳麻作坊,取名大生祥。由于经营有道,待曹正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了五个门面。20年代末期的直奉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1931年大生祥被土匪洗劫一空,全家只好回到祖籍河北昌黎县。
  1936年曹正高小毕业,当时的家境已不允许他继续上学了。在北京道德学社②做事的大姐郭静珍来信告诉他,在学社只要尽义务,不花钱也能学知识。求学心盛的曹正来到了北京,开始替文人做些抄写工作,后来学社里开办了“经学讲习所”,曹正抓住机会学《周易》、学古文、学隶书。其中对其治学帮助最大的当属邹因陈先生,他是前清拔贡出身并曾留学德国,由于曹正替他做抄写工作,很认真加之聪明好学,博得了邹先生对他的器重,经常指点他如何写文章并耐心地为他的文章做修改。
  在这里曹正不仅学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还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娄树华先生。此时娄先生也在学社边尽义务边向河南遂平的魏子猷先生学古筝。1935年,曹正便拜娄树华先生为师开始学习古筝。为了充实教学内容,娄树华在魏子猷传谱的《中州古调》基础上,移植了古琴曲、江南丝竹等曲目,并借鉴古琴减字谱的指法符号和名称,改造了工尺谱为专用的“古筝指法谱”,同时还编订了《古筝练习曲二十一首》以及《古筝曲选集》。曹正早年学习均得益于娄先生为他安排的这些教材。《渔舟唱晚》是此时学到的曲目之一,它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古筝的弹按技巧和声韵配合的妙用,突破了地方风格的时空界限,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佳作。曹正一句一句地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将旋律与意境结合起来,做到每一个音都有意,每一句旋律都入境,左手的按颤揉滑也是韵味深长,含蓄得法。曹正对《渔》的深刻理解与科学的练习,使此曲成为他的代表曲目。
  1940年曹正离开道德学社,临行前他的学生韩哲武请来日本在北平的唱片公司为他录制了生平第一张唱片,有《高山流水》《渔舟唱晚》。
  
  2.在徐州
  
  
  1945年曹正来到江苏徐州,在铜山中学任教,其间开始业余古筝教学。1947年11月,在徐州市商会大礼堂售票公演的“郭缉光古筝独奏音乐会”盛况空前。音乐会连续开了两天,这是近代史上我国第一个古筝独奏音乐会,它的成功说明古筝这件民间乐器已具备了开独奏音乐会的能力,它不仅达到了主办者宣扬国乐的初衷,还使曹正看到了古筝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促使他义无返顾地走上推广、普及古筝艺术的道路。
  窦树百是铜山中学的教务主任,与曹正很投缘,谈话间曾建议他“在理论上多用些工夫,一方面从演奏技术上用工夫,一方面从理论上用工夫,双方并进。在这古乐式微的时代,要振一振古乐的精神”。③曹正接受了建议,开始编纂古筝的教材并研究古筝理论。
  1946年他编辑了《古筝谱》,这是古筝界最早的简谱油印本之一,书中介绍了古筝的历史渊源、演奏指法及曲谱。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窦先生在评论中称赞它“芥子纳须弥”,有“尺幅具千里之势,既能入门,也能深入学习”。
  除此,他还先后发表了《谈筝》《为爱好音乐的同志们进一言》《筝话》④等文章。在《为》文中写到:“学习国乐的人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弱点,接受别人的批评,更要采长补短,来充实我们的本身才是,至于学习西乐的人们,也不能卑视国乐太幼稚。爱好国乐的同志们胡不就此负起发扬音乐的使命。”铿锵有力的文字为大家指出了如何看待和改善国乐的方式、方法。
  在《谈筝》一文中更是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我们一般负有发扬斯道责任的人绝不能以一古调独弹和夜郎自大的行为而辱没了他的身价,一定要肩负起复兴的责任来向大众化的途径上走去,才不负发扬古筝的使命。”这段肺腑之言与1927年刘天华先生在《我对本社(国乐改进社)的计划》中的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既然是中国人,又是以研究音乐为职志的人,若然对于垂绝的国乐不能有所补救,当然是件很惭愧的事。”)曹正和刘天华先生要拯救国乐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要发扬光大国乐的信心是令我们每一位国人所钦佩的,尤其是他们都通过开音乐会感受到二胡、古筝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地认识到要发展就要走大众化道路。《谈筝》中的这段文字无疑是曹正决意走上古筝艺术道路的宣言书。
  1948年曹正与范乐天、郑培新、刘玉龙、毛蓬春、童宜风等人共同发起创办了“薰风筝社”,为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徐州是一座文化古城,曹正的艺术道路从这里起步,三年间从开独奏音乐会到编纂教材到理论研究无不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在徐州的所作所为已经与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有了质的区别,因为他身上洋溢着更多的文化气息,背负着更多的思考。
  
  3.国立音乐学院专业教学与古筝指法符号的诞生
  
  
  1948年经程午嘉的引荐,曹正被聘为国立音乐院国乐组的古筝教员,从此古筝这一古老的民间乐器在专业院校的讲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并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为了使教学更加正规、专业,他借鉴设计古琴指法符号的原则删繁就简地设计了古筝指法简化符号,并把工尺谱译成简谱和五线谱传授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琴效率。
  
  4.改名“曹正”
  
  1948年淮海战役的开始将国内解放战争推向了高潮,没有全国的解放,就没有国乐的发展与振兴。曹正的心沸腾了,他要去苏北解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表明自己奔赴正确方向的追求与决心,他改名“曹正”(“朝正”之谐音,并具“操筝”之意)。同年,他还编写了《大众筝谱》。
  
  5.古筝艺术在东北14年的蓬勃发展
  
  1950年曹正从皖北文工团调入鲁艺,开始了在东北这块沃土上古筝事业的建设。教材建设上拘泥于一家之长是无法让古筝事业发扬光大的。他遍访筝友,搜集并抄写整理一切有价值的曲谱。其先后向张鹤鸣学习了山东琴书和山东筝曲;向赵玉斋学了《汉宫秋月》等曲目并抄写了《山东筝曲真抄本》《山东乐曲抄本》《山东琴曲汇集真抄本》《山东杂牌乐曲抄本》;到河南向曹东扶学习了《百鸟朝凤》《赏秋》等曲目,并从《赏》一曲中领悟了古变调曲的使用,证实了“促调移柱,变调改曲”的说法,并通过曹东扶口述的工尺谱原谱得出河南地区(南阳、泌阳、遂平地区)所流传曲谱同出一辙;从郭鹰那里记录了《寒鸦戏水》等曲并与其合编了《潮州筝曲》一册;从罗九香处记录了客家筝曲《出水莲》等曲;在西安了解了高自成山东筝派的演奏手法;在上海向王巽之、孙裕德两位先生请教,对武林筝作了深入的了解;从澄海高哲睿处学习了《柳青娘》;苏文贤先生将他珍藏多年、大量颇为罕见的潮乐“弦诗谱”提供给曹正,使古筝有了可靠和有利的研究条件。
  在他访筝学筝的同时,一本本曲集诞生了,《筝曲选集》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曲集中囊括了各家筝曲四五十首,搜集曲目之多,范围之广,曲目之精,在当时筝界可谓仅此一套。1958年4月曹正的《古筝弹奏法》第一版由音乐出版社出版。
  1961年8月,曹正发起主持了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古筝教材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举办的第一个关于古筝教材问题的会议,会后他撰写了《古筝教材座谈会辑要》以及《古谱读法》《古筝书谱、序、跋集》。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他不仅自己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开门教学原则,还大力推荐各筝派的佼佼者、代表人到各院校任教。在他的引荐下,张鹤鸣来到了鲁艺任教,赵玉斋来到了东北音专任教等等。
  有了教材、师资做基础,理论建设更显得迫不及待。此时的理论工作不再像以前为推广国乐而呐喊,而是更深入更广泛地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古筝的历史、曲谱及技术与发展问题。为此他相继发表了《工尺谱的来历》《民间音乐标题介绍》《谈筝的演奏技术及其革新》以及《关于〈高山流水〉的说明》等。
  其中《谈》文是这一时期的重头戏,文章中最具发展目光地写到了“技术改革问题”,指出右手依附用指弹筝法的流弊及右手用指的局限性,大胆设想了弹奏中加进无名、小两指,以增加古筝艺术的表现力。关于左手他还追本溯源地提出可以不局限按变音之用,还可进行拨弦,以便能完成比较丰富的和声效果,一改只有右手的单旋律进行。最后还倡导广大教师将这些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使下一代从根本上获得这种技术的掌握。这篇立论鲜明、结构清晰的文章在50年代全国学习古筝还没有形成气候的环境下完成,说明他的认识是具有开拓性的、不拘于传统的。曹先生晚年曾有人称他老传统、老古董,那是不了解他,如若看了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他是一位与时俱进、走在潮流前面的人,我们不要用技术而是要用思想去了解他。
  在东北,曹正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音响资料,他先后为中央和地方广播电台录制了《广播独弹十三弦》盒式磁带,中国唱片公司出版了他独奏的《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和《天下大同》。1952年他与朱郁之合作的筝、二胡二重奏《渔舟唱晚》获辽宁省音乐创作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演奏,曹正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苍劲古朴而深沉含蕴。
  14年的辛勤耕耘,曹正培养了大量的人材,与此同时沈阳音乐学院已逐渐成为全国古筝育才基地,各院校及文艺团体纷纷派人前来进修,古筝艺术事业正像曹正所期望的那样蓬勃发展起来。
  
  6.在北京34载的耕耘与收获
  
  1964年随着中国音乐学院建院,曹正来到了北京,然而局面刚刚打开,“文化大革命”就使一切音乐工作都停滞不前,直到复校。年已六旬的他像枯木逢春,竟以一个年轻人般的旺盛精力投入到古筝事业的重建中来。
  他招收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古筝研究生邱大成,研究生的出现促进了古筝专业的演奏及理论水平的提升,为音乐学院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举措也震动了整个民乐界,从此各地民乐专家也开始招收研究生。其后林玲、李萌、周望等一批集演奏与理论于一身的年轻人的崛起极大地充实和改善了两院的教学环境,使教师队伍不断地优化组合成为现实。
  1980年当各地专业院校都各自为政无暇进行交流学习的时候,曹正深感古筝界自己的事还要自己办,便自筹资金在自己的家中挂牌成立了北京古筝研究会。它的成立沟通了全国筝人的联系渠道,为以后一系列的大型活动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指挥的平台。
  “我们学院每年只招收一名专业学生,这和十亿人口大国国情相比较很不协调。民族音乐的前景是令人忧虑的。我只想别把古筝园圃撂荒,而要一茬一茬地出绿,让古筝艺术返老还童。”为了古筝事业的明天,曹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并且付诸了行动。1984年在北京第六幼儿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古筝幼儿班。“抓好古筝教育,从娃娃们做起”马上又成为全国古筝普及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口号,学筝热似春潮般冲击着中华大地,在正统音乐处于低谷之时,古筝却创造了民族音乐大发展的奇迹。1988年龙年音乐周,人民大会堂71面古筝合奏更是普及教育的里程碑。
  在这大发展的形势下,曹正又敏感地意识到要想保持其势头,必须有活动基地,全国学术交流会势在必行。1986年首届“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在扬州召开了,在这里新的技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具有革命性的作品让大家目不暇接,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学习,还给每一个弹筝人指明了以后事业奋斗的方向。会议的受益者远非弹筝人,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生产古筝的乐器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曹正奔波于各地讲学、作报告,香港、武汉、汕头、扬州甚至美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日益增多的社会活动并没有影响他的理论研究。一篇篇论文不断地发表在各专业刊物上,如《潮州古筝流派介绍》《古筝沿革略谈》《关于二四谱和二四谱与工尺谱关系的探讨》《关于古筝历史的探讨》《河南古筝曲和河南曲子》《话说箜篌》《介绍山东的几首传统筝曲》《历代文艺作品中的筝》《重视古代乐谱的研究》《埙和埙的制作工艺》《“周易”和中国音乐的若干问题》《关于潮州二四谱和工尺谱关系的探讨》等。研究范围之广、之精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1998年4月13日这一天,曹正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献身艺术的一生。他奠定了现代古筝演奏技法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