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个民族合唱唱响世界

2007-12-29 00:00:00周正松
人民音乐 2007年6期


   2006年8月3日,“中国56个民族合唱精选音乐会”唱响在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中国高校实验合唱团”与“中国南海合唱学校合唱团”由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教师、歌唱家等组成,小到7岁儿童,大到70岁老教授……二部童声、三部女声、四部混声,一人单独领唱、二人重唱领唱、三人四人多种形式领唱,有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带表演合唱……200多人的歌声、1000多观众的掌声,从始至终响彻整个金色大厅!
  
   中国驻联合国多边大使唐国强先生、维也纳市副市长里得尔先生和一千多名维也纳观众热情赞誉,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外交官员黎一健参赞说,“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唱响了中国56个民族合唱……。”
  
  民族特点是“根”
  
   音乐会打破传统的合唱形式,糅入中国56个民族的许多特点,从词曲唱法到音乐表现,从服装配饰到动作表演,都注重民族的各自特点,所以作为这台音乐会的艺术总监兼指挥,我把民族特点视为“根”。
   从第一组混声合唱开始,一首维吾尔族的《青春舞曲》一唱出,一对青年随之高兴地舞起来;当彝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前奏一响起,三个领唱的姑娘就热情地站出来……
   第二组童声合唱《节日舞曲》唱出柯尔克孜族儿童的天真;《道拉基》则表现出朝鲜族少儿的童趣;白族的《七色童年》使人感觉到小朋友喜悦的心儿跳起来……
   第三组无伴奏混声合唱更是充分体现人声的独有魅力,高山族《快乐的聚会》只用了一句民族语言的歌词,高亢嘹亮;蒙古族《雕花的马鞍》用了捏指、弹舌模拟骑在马上,优美抒缓;仡佬族的《仡佬欢歌》快与慢的速度对比,强与弱的力度对比,令人感动;苗族的《踩鼓》由静到动的鼓点使人跟着节奏,禁不住要蹦!加上各个民族的服装配着边唱边跳的体态律动,出神入画地体现了各个民族的风格、韵味、风情、民俗……
   第四组女声合唱中的《裕固族姑娘就是我》用了裕固族欢乐的舞蹈动作;傣族的《翠竹楼》则是用安静而优美的队形造型,而无伴奏三部和声烘托着领唱极富深情;极具动态感的景颇族《舂米歌》,是用原始的民族音调与现代的唱法处理,加上劳动的呼喊与动作,使观众耳目一新……
   第五组混声合唱由1人领唱全体合唱的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勾画出乌苏里江迷人的风光美景;而4人领唱、171人合唱“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一曲最终将音乐会推上高潮。
   经久不息的掌声感动了作为指挥的我,顺应听众的情绪,我们突然用人声唱出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5号》这首当地家喻户晓的乐曲,别出心裁地用“Bong Dage Dige Li”等母音模仿管弦乐器演奏,让听众为之一震……
   观众的热情使我们无法退场,200多位演员上台,这时我只能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规方式指挥全体演员和观众同唱《拉德斯基进行曲》,台上台下一片歌声、掌声、乐曲声、欢呼声,热烈亲切感人,气氛非常欢腾。奥地利华人报纸与网上评价:“演出阵容强大,演员演艺精湛,整个晚上,美妙的乐曲和阵阵热烈的掌声充满金色大厅,此次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2006年 8月4日我们应邀赴莫扎特故乡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同时又获得了当地政府颁发的荣誉奖证。总之,两场音乐会在形式上将歌、舞、乐结合,自始至终充满动感,色彩斑斓,在内容上突出了各民族的特点,可见,演出的成功在于我们的合唱有56个民族的“根”。
  
  经济杠杆是“本”
  
   演出活动是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和维也纳“中欧国际关系促进协会”与“中欧国际旅游贸易有限公司”(VCE)邀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派出,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
  
  “中国高校实验合唱团”是以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汕头大学音乐专业师生为主,邀请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音乐教师组成,“中国南海合唱学校合唱团”是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的高中、初中、小学多所学校组成。
   本次活动领队中国文化部刘永红司长说:“过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都是国家出钱,此次活动是老师、学生们自费,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很是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感谢你们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贡献。”
   的确,近250人从中国去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厅演出,经济是基础。要国家或单位出钱都不现实,但是,“自费”二字好说也好写,真正要每个人拿出钱来并不容易,从国内组织到国外演出,我们碰到许多困难。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把56个民族的合唱推向世界,首先得有舞台!金色大厅的场地租金半年前就要交钱,除了演出场地,还有钢琴使用费、录音录像费、版权费、广告宣传等等费用……
   由于是自费,一些优秀的合唱团员因为没有钱去不了,而能去的不一定都是唱得最好的,加之跨年龄、跨行业、跨省市,排练、集训也有诸多不便,自然也就会直接影响到演出的质量。
   “56个民族56首合唱”不是一个人独唱那么简单,近250人的队伍,办护照送签证要钱,买机票定食宿要钱,旅游观光更是少不了钱,没有钱再有好的想法也不能实现……
   国际惯例是要靠市场运作,运作要成本,成本就是钱,可见“本钱”关键是“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没有“自费”作为经济杠杆是不可能成行的,我认为这就是这次活动的“本”。
  
  越走越宽是 “路”
  
   曾记得2000年在奥地利林茨市参加首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节”,有一位外国朋友听了中国孩子唱完一首民歌,激动地想要歌谱,热情的小朋友好不容易翻遍书包,找出一份手抄汉字简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发现咱们中国民族民歌合唱很受欢迎,但没能很好地推广出去,当时我暗下决心要做这事,回国后开始奔波、努力……在全国80多位词、曲作家和指挥家的帮助参与下,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2003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中英文对照、歌词加注拼音、五线谱排版的《中华民族民歌合唱大全》第一辑,56个民族56首合唱。
   音乐不能没有声音!而把乐谱变为歌声,是在太平洋影音公司的有力支持下,4张一套的“56个民族56首合唱”CD得以录制出版、发行。但是,最终合唱需要大家唱,需要真正搬上舞台!那是2004年1月9日,我们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中华民族民歌合唱大全出版答谢会”时,接到香港某合唱团想演出的电话,我既高兴也担心……
   到了香港排练,我被感动了,香港的合唱团员不但牺牲业余时间来排练,而且是自己出钱请指挥、租场地,并且自己买票请人看,可用他们的话说:“把56个民族的56首合唱全部唱完一遍,确实骄傲地过了一把瘾!”2004年10月、11月、12月我们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香港大会堂连续三个月,排练演出了56个民族56首合唱。后又到澳门唱,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唱,在德国不莱梅也唱……直到2006年这才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2007年4月2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省电视台主办;广东省星海音乐厅承办;广州东方国际旅行社、广州爱乐艺术培训中心周正松合唱学校协办,“中国56个民族合唱精选音乐会”在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又一次唱响,这是“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归来的汇报,也是悉尼歌剧院行前热身预演”。8月18日由澳大利亚激情传播集团公司承办,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也将全力支持此项活动!
   有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经验,寻找出方方面面的不足与教训,这次活动应该做得更好。为了提高水平、保证质量,同时也是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民族合唱也可以通过“海选”选出优秀的人才出国表演!根据演出节目需要,我们选出领唱、重唱18人,钢琴伴奏8人,领舞伴舞4人、边唱边舞18人,合唱队员若干人,合唱指挥8人,主持人4人。给予优秀的入选者奖励,补贴赴悉尼歌剧院的演出。
   有人说,中国的合唱“落后”外国多少多少年,我倒觉得“中国56个民族的合唱”不但进入世界顶级音乐殿堂唱响,还增进了国际交流与民族团结,有了它,中国合唱在世界舞台将不再沉默!
  
  周正松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指挥副教授、硕 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