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公布的香水产业调查报告,身罩明星光环的名人香水极大地提高了香水销售额,但在大众香水市场渐渐失宠。
在美国,名人香水曾经推动了香水市场增长。大众香水市场呈现过饱和状态,预计到2010年将减少25%。
随着大量香水新品上市,香水制造商必须承担着相应的风险,即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香水无从下手挑选造成的结果。
香水的品质决定了全球香水市场未来走向。全球高档香水市场高达187亿美元,高居化妆品和盥洗品市场60%分额。由此可见,产品品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们期望香水制造商花大力气研发新品,只有这样,香水产品才不会受到快速发展的名人时尚的影响。
根据Elizabeth Arden公司的分析,“从经典返回大众”的倾向已经强烈影响着女用香水的销售。2006年,高档香水在食杂店的销售增长近2%,而大众香水的销售却下降了7%。
根据Mintel International公司公布的一份市场报告,截止到2006年年底,食杂店和超市共出售Burberry、Oscar de la Renta、Esteé Laude、Elizabeth Arden、Christian Dior、Calvin Klein和Fendi等多种高端品牌女用香水。百货商场出售香水的最新动向包括刚刚推出了Coach,Vera Wang和Juicy Couture等香水。
NPD集团是一家市场研究公司,高级美容产品分析师Karen Grant指出:“设计师香水的寿命长远,当然这不仅局限于香水的货架期。”
根据Mintel公司公布的市场报告,消费者在杂货店能以大众香水的价格买到高档香水,这使得杂货店成为更多消费者采购香水的目的地。杂货店出售女用香水的销售额占香水销售额的8%。在杂货店等渠道出售香水市场从2004年的3.02亿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3.31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6%。相比而言,同期在百货商场渠道销售香水增长率只有5.1%。
虽然目前食杂店香水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百货商场香水销售额增长速度高,但是,百货商场香水销售额仍雄居市场榜首。为此,食杂店和超市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以提高香水的销售。
店内美容顾问和香水测试机一直是食杂店和超市促销香水的利器,然而,这种营销方式仍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Walgreens在美国共雇有20000多名美容顾问,同时他们还有一套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例如2005年推广了名为CVS的美容顾问培训方案。至2006年,配有美容顾问的门店已由400家增加到6200多家。
Grand指出:“现在香水师开始出现在香水卖场帮助顾客挑选香水。像美容品一样,女性消费者喜欢试用香水并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Elizabeth Arden同Target以及其他零售商合作,推出了一项名为“SolidTester”的香水试用机的新技术。
Griffin指出:“要使消费者真正购买我们的香水,她必须试用数种香水才能下决心。我们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让消费者嗅闻香水,她们决不会购买。”自从食杂店和超市增设了美容顾问以及香水试用机以后,零售额迅速增长。香水制造商提议改善香水卖场的布置,例如提高香水产品形象的展示以及增加产品陈列等。Griffin指出:“香水能够引发人的情感反应,香水卖场环境对此要做出相应部署,香水摆放同样也相应做出调整。”
编译/李宏编辑/胡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