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应对

2007-12-29 00:00:0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11期


  新课程来了,赋予信息技术课程不同的地位,也带来了不同的内容,改变了以往的方法。面对全新的新课程,教师应该怎么办?是对抗抵触,还是积极应对?面对崭新的任务,教师如何提升自己以适应新课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本期《对话》,我们邀请了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张义兵博士以及两位来自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共谈新课程下如何应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我们期待着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敢于迎接挑战,提升自身素养,转变教育观念,践行高中新课程,以我们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美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
  
  新课程呼唤新型信息技术教师
  张义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能否创新,改革能否深入,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担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任务的执行者——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一个全新的转型。信息技术教师能否提升自身素养,决定了他们在实践中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能否真正地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高中新课程呼唤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面对新课程,教师能够适应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浪潮,这种改革的共同趋势是对传统的学校、教师和教学等的全方位冲击。教师对此不适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说,新课程改革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需要一个彻底的转变。譬如,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师需要由被动的教学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设计者、教学研究者、专业发展者,这种转变不可谓不巨大。
  显然,教师面对新课程,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这种转变。原因有二:其一,存在旧课程的惯性,特别是一些已经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老教师,不仅会存在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且还更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其二,面向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需要有个周期,教师在短时间内既要完成常规的教学活动,又要参加研习活动、规划校本课程……是相当不容易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受到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可以肯定地说,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提升自己的素养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转换
  回顾一下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的“发展史”,他们的命运与信息技术学科地位是休戚相关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由此,信息技术教师在不同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活动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如果说计算机课程从无到有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第一次转型的话,那么,从“文化论”走向“工具论”则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第二次转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由“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变,同时,这也标志着信息技术教师的第三次转型。但是,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尽管已经被列为必修课程,其地位与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师自然也成为学校的“鸡肋”了。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课程改革赋予教师以新的角色、新的地位,许多在新课程实施前几乎难以想象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并不是说制度的问题解决了,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坐享“天下太平”了。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做很多工作,要对得起新课程所赋予的新角色、新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主动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应该表现在教师的教师观——自我意识、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教学观、教育观、课程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主动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史上的第四次转型!这一次转型与以往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如下几点:①从改善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导引者。②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③从新的课程观来看,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④从新的教师发展观来看,信息技术教师不应只是个“教书匠”,而应该是个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研究者。⑤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教育来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是个终身学习者。
  培养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
  狭义地说,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因此,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而言,信息技术教师不同于“电化教育”时代的教师,信息时代的教育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不同于此前的教师素养。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提高技术素养,特别是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更应该具备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所应有的处理与交流信息的能力与习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素养;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具有信息时代所应有的信息伦理与道德,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善于组织协调,科学探讨与运用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
  广义地说,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角色,他们还不得不承担“分外”之事,在教育实践中还承担着多项工作。当然,随着信息技术教师不断专业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学校的“电教工作”应该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逐步分离,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逐步走向专职教学工作。
  凡此种种,意味着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素养体系。笔者从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出发,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从新时期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需要出发,提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结构。显然,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人一样,并非“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多地是提出一种相对“理想”的素养结构,以试图导引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体系包括:①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从根本上说,信息技术教育是个教育问题而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是技术教育的一部分。既然是教育问题,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中,教育理论素养则首当其冲。实践证明,培养一个懂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比培养一个只懂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难得多。新课程改革需要大批真正懂教育的技术类教师。②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尽管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但对于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力军——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更高层次上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身信息素养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确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信息素养,理解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方向,知道通过有效途径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③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是信息技术工程师,他们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例如,在编程、网站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能够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简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其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能够成功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第三,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化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视野,能够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等。④信息技术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除了需要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外,还有许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务,如非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计算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校内各科室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中小学生兴趣小组的组织与活动、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和训练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能够胜任信息技术教学,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教学和活动的能力、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软硬件应用与制作的能力。⑤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素养: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已经不再是“教书匠”,更不是计算机“维修工”或是课件“制作师”,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型教师。⑥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一样,都应该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对专业的态度;对教育对象态度,对同事的态度(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关系)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态度等。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爱职业、爱专业、爱孩子的真挚情感,这是做一名教师的力量源泉。
  
  
  新课程来了,我的应对之策
  夏学华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来了,似一股春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那么,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面对?下面是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心得,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明道:学习并领悟新课程的有关理念
  “所做永远不会超越所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初次参加新课程培训,我感受到了它的活力;第一次见到高中技术新教材,我一筹莫展:以前都是类似微软培训说明书,上课照本宣科就可以游刃有余了,但是新教材不同了,可实施性不大,通用性不强,我该怎么办?问身边的同事,大家也是一头雾水。新课程到底是什么?我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开始了求知若渴的学习阶段。《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等与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书籍成了我的首选。我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搜集着、汲取着其中的精髓。《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也成了我床头桌面的必备。在阅读的同时,用心做了笔记,及时整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随着资料的搜集与阅读,我对新课程的感受和认识也渐渐深刻和清晰起来了。
  合众: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学习和交流的途径
  由于山东是全国新课程实验的首批省份,对于我的教育教学来说,可以就近搜集学习的资料、书籍还是非常有限的,身边可以交流的同行也是寥寥无几。怎么办?充分利用网络!作为一名技术学科的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网络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广东、宁夏、海南作为和山东一起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省份引起了我的重点关注。同时,借助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听讲座、读书看报等机会,我用心地搜集着培训教师和相关课程专家的联系方式、博客、网站地址,并及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交流,不仅明晰了自己的认识,也解除了自己的疑惑。特别是苗逢春老师领衔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和李艺老师的信息技术课程网,不仅云集了国内信息技术教育界的专家和优秀同行,成了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大本营,而且也成了诸多信息技术老师的网上的心灵家园,给了我最强有力的支持。
  践行:积极实践,及时总结、反思、提升
  实践出真知。如何根据所在学校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呢?没有可以直接照搬的经验,只有积极进行校本教研,结合生活“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才是唯一出路。当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课堂生动了,知识也“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在“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积极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等诸多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分析学生特点、研读课标、深挖教材、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联系社会生活、把知识“活”化、生动活泼地解放自己和学生,一次次破茧成蝶,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思考,才能进步。积累,才有提升。期间的挫折与困惑,成功与喜悦,我都一一诉诸笔端,整理成文,不断反思自己的利弊得失,进行自我激励和鼓舞,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随着相关博文的陆续发表,我的教研博客的点击率和回复率一路飙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同行的关注和指导。这给了我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支持,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投身新课程实验的热情。我深刻感受到课堂是问题的积聚地,灵感的萌发地,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体味到了教育教学的真正乐趣,领悟了教育是创造性活动的真正含义。
  优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随着自己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我越来越感觉自己教育教学理论的缺乏,于是在2005年,我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这一段学习生活给我打开了更广阔的天空,《教育心理学》成了我的新宠儿,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教师专业成长等也成了我关注的对象。《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等书籍也渐渐充实了我的案头。这些都使我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对我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的专业成长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不再单纯追求把我的课上好,而是以审慎的态度、以研究的眼光来关注我所做的每一份工作,这不仅为我打开了开辟事业新境界的一扇窗,而且使我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课程的实施已全面展开,全国上下关于新课程的是非论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徘徊观望者有之,批评斥责者有之。我想,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担负起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责任,从自身做起,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用自身的实践来积极践行。希望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同行能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努力专研,开拓创新,获得职业生涯的新生,感受教育的快乐,也希望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借新课程实施之风获得进一步长足发展。
  
  除了技术,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
   ——新课程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刘毅婉广东省汕头市华侨中学
  
  新课程对原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做了重大的改革。在责任和现状的矛盾中,信息技术教师何去何从?除了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事?还拥有什么?其实,我们还会观察、会思考、会寻找问题、会规划设计,我们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有感性的描述,我们拥有了比较高层次的信息素养……
  
  积淀底蕴,树立学科品牌
  讲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不得不理清一个问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1.技术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要建设好信息技术学科,就要回归到这个学科的核心上来。信息技术学科属于技术领域,因而,它的核心还是技术,学校对这个学科建设的立足点也是技术!但技术不等于操作,技术教育不等于操作教学。信息技术课最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了学生们操作步骤与要领,还应当能够使学生学会用这种工具进行学习、体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善学习与生活的策略与方法。要让学生关注信息技术本身,更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
  2.磨练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信息技术教师。要谈专业的发展就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我们可以这样概括:课堂上要关注学生,要与学生有恰当的沟通;语言表达要严谨;问题描述要规范;知识的归纳和操作流程的梳理要有适当的板书或演示文稿的设计;示范操作要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坚持技术为根本的同时磨练教学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学科建设。
  
  钻研教学,构建积极课堂
  1.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我们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鼓励学生做研究,做有创意、有价值、有个性、有情趣的研究。例如,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庭收支调查”为主题组织关于数据处理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家长沟通,询问当天家庭的收支情况,并用电子表格登记、统计,从而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但掌握了电子表格的相关知识,更体会到了与家长交流的乐趣,理解了家长挣钱的艰辛,在学习中体会真实的情感。
  2.把握住首次见面的机会。很多教师忽视了第一课的教学,但很多学生正是通过第一课的印象去判断他是否愿意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第一课上就深深感受到课程与以往不同的魅力。我们可以凭借初次见面的微笑,来实现创建积极课堂的第一步。我们还可以适时地直呼学生的姓名,这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一般来讲,信息技术教师任教班级多、课时少,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别让名字“冻”住我们的课堂。
  
  3.让设计充实我们的课堂。良好的课堂教学依赖良好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第一,关注相应的课标;第二,从教学对象、教学需要、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分析,寻找教学设计的思路;第三,从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等四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使教师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活动的开展服务。
  4.让评价激活我们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动力来推动。我们要努力、有针对性、有效地去尝试多种形式的评价。例如,捕捉学生参与活动的镜头并在教学网站中体现出来,达到激励的作用;用课堂表现记录的形式,将个人、小组、互助组学习表现综合起来,有助于激励课堂学习团队的良好形成。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学习、评价常常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就对学习和评价进行设计,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立足专业,谋求学校发展
  曾经有人在论坛上惊人地提出:信息技术教师,你会下岗吗?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有着类似的命运:身兼数职,信息技术课是副业。目前我们无法去改变现状,但我们要坚信:这种状况只是一种过0b1b489f49fd73cc60c98a26a3a50e7539a6f538916ceca15ea08e2942e38024渡现象。要时刻告诫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我们把握住课堂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学生的关注和理解、对教材的关注和创造、对教学环境的关注和改造。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为学校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即是从系统决策能力出发,提升学校层面信息化发展的设计规划能力。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着眼于当前的机遇,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协助校领导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布局、制订计划。
  
  发挥优势,开展教师培训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承担着校本教师培训的责任。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专业为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网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学校教师们做关于网络教学、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培训。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正是走着这样的路子成长起来的。有的教师利用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中所获取的文档和学习方式,策划、组织了学校的“校本课题研究”,培养教师自觉的研究意识,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试验能力、撰写能力、网络能力,让教师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掌握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的教师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主讲者。有的教师从为学科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即是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发,帮助其他学科教师提升设计和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为学科教师策划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