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崑zhaikun@yahoo.co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女娲补天是因为天有缺口。由此延伸,我们会发现“缺口”是个多么吸引人的本源性话题。缺口展现着世界的若干本质特征,比如说挑战、危机、灾难。人类对待缺口的方式,比如填补、绕开、陷入等,则展现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或改造世界的。
缺口无处不在。在托马斯·弗里德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惟一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的想像中,“十个大推土机”就能把世界辗平坦。但偏偏就有人不断占山为王,扯大旗反全球化,愣是戳破弗里德曼们想给世界铺块桌布的企图。当东亚正逐步融入地区合作的浩荡洪流中时,偏偏就出现中日矛盾导致东亚合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朝核问题导致东亚缺乏整体性安全感等问题。
在一体化道路上奔波了40年的东盟,也是千疮百孔。自东盟系列峰会于1997年底诞生以来,我一直关注它的成长——东盟系列峰会是东盟一体化理想的晴雨表。2007年1月中旬的宿务(菲律宾)峰会,进一步印证了我近十年来形成的印象:不管东盟国家领导人在会上表现出来的决心有多大,雄心有多强,激情有多高,创意有多牛,会外的舆论评价却恰恰相反。世人对东盟理想的质疑与年度东盟系列峰会如影随形。
有时我也怀疑,东盟的归宿,将是一个穿着破衣烂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朝圣者呢,还是一辆七零八落、不知将散架在何处的破汽车?
没有人有明确的答案,我只觉得种种怀疑大概来自上述的“缺口”理论。如果把欧洲一体化当成范本和模板,就会知道所谓东盟的一体化难看得就像块风干的奶酪。
欧洲有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欧盟的形成像投石激起的圈圈水波,是由中心到外围的涵盖和辐射。欧盟圈是补缺导向的,哪儿有洞就往哪儿补。只要外围国家趋于同质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比如,欧洲的非欧盟成员必须达到一定的综合指标,再经过严格审查之后才能入盟。而东盟10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多样。东南亚就像宗教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政治制度博物馆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博物馆的堆积。东盟的形成,是用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圆圈,把海啊、山啊等诸多不同质的东西圈起来。东盟圈是产生缺口导向的。它圈起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导致的不和谐就越多,产生的漏洞也就越多。
缅甸正成为可能导致东盟走向衰落的危险缺口。十年前,东盟不顾一切地强纳缅甸入盟。十年后,因为缅甸的军人统治,东盟的整体性民主化进程塌陷一隅;因为缅甸的落后经济,东盟长期难以填平穷东盟与富东盟的鸿沟;因为缅甸对地区合作的敷衍,东盟将很难在2015年建成类似欧盟的经济、安全、社会文化共同体。
在东盟无能为力之下,便出现了1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上演的一幕:中俄否决美国将缅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的提案。缅甸问题越过东南亚,直接成为大国利益的连接点。无形中,东盟将自己十年编织的、涵盖整个东南亚的地缘保护网撕开了一个缺口。
再加上东盟目前群龙无首、各国民间对东盟的认同程度低、东盟集体领导东亚合作的能力受到多方挑战等各种缺口,东盟的理想有可能被洞穿。
但是,如果我们把欧盟这块模板撤掉,从东盟国家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东盟又是一个弥补缺口导向的组织。尽管成员间的相互认同程度低,但东盟毕竟迫于对外部威胁的长远共同担心,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东盟弥补了本地区缺乏自身保护网的大缺口。
尽管目前东盟的领导力可能会下降,并在若干重要合作领域失去主导权,但它已经成为各大国争取的对象,完全可以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周旋于大国之间,使自己成为权力的中心———东盟弥补了自身缺乏权力基础的漏洞。
尽管东盟在机制化建设上口号多于行动,虚多实少,难以落实,但不惑之年的东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除欧盟以外第二成功的地区合作组织——东盟填补了东南亚没有地区方向感的缺口。
尽管东盟现在对缅甸问题无能为力,甚至有可能在组织建设上让缅甸靠边站,但有一点东盟必须认识到——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联动有可能打乱东盟造就的地区安全架构,东盟与缅甸互相背离将是双方绝对的战略失误。东盟坚决不能自点死穴,自挖坟墓。
因此,只要大方向不失,不管道路如何坑坑洼洼,也不管形状多么难看,东盟总是会向理想之路进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