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事变答疑

2007-12-29 00:00:00王锁劳
世界知识 2007年14期


  
  在持续爆发一段冲突后,加沙发生事变。哈马斯打得畅快,法塔赫节节溃败,阿巴斯连续出招,如今哈马斯控制加沙和法塔赫控制西岸的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
  回过头来看,加沙事变似乎有许多蹊跷,有人认为其背后不会没有“黑手”,有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还有人认为哈马斯是“被逼无奈”……不过,哈马斯自己可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赢了加沙却输掉了政权。巴勒斯坦裂痕已现,且短期内很难消除,下一步它又会怎么走呢?
  ——编者手记
  
  疑云重重
  
  埃及外长盖特曾讲过,巴勒斯坦内斗背后可能藏有“黑手”。巴勒斯坦情报机构高级官员提拉维也指责伊朗秘密协助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伊朗是幕后的一只“黑手”吗?
  王锁劳:“黑手”论目前在中东很流行,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性思维方式。2006年7月12日黎以冲突爆发,伊朗就被认为是一只“黑手”,根据就是伊朗想警告欧美不要在核问题上抓住伊朗不放。今年5月20日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爆发枪战,有人认为伊斯兰法塔赫背后也有“黑手”,称伊斯兰法塔赫是叙利亚的一个匪帮,闹事的目的是想阻止安理会通过成立哈里里案国际审判法庭的决议。叙利亚则称伊斯兰法塔赫背后的“黑手”是“基地”组织。如今哈马斯突然在加沙夺权,一些人自然也会问谁是幕后“黑手”。除了埃及外长和巴勒斯坦情报官员怀疑外,约旦首相巴希特和阿巴斯的高级助手拉布也认为伊朗“鼓励”了哈马斯使用武力控制加沙。不过,埃及总统穆巴拉克6月26日在回答以色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能确定,(伊朗)对巴勒斯坦有直接干涉”。
  伊朗之所以被怀疑是幕后“黑手”,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哈马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自去年哈马斯上台以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多次表示支持哈马斯政府。哈马斯外长扎哈尔2006年11月访问德黑兰时说:“迄今为止,伊朗已经给了巴勒斯坦政府1.2亿美元。”12月哈马斯总理哈尼亚访问伊朗,称伊朗为哈马斯提供了“战略纵深”。另据以色列情报机关披露,哈马斯上台后派出许多战斗人员到伊朗接受培训。凡此种种都使人联想到伊朗可能充当了幕后“黑手”。难以解释的是,如果伊朗真是加沙事变的幕后“黑手”,它的目的和打算是什么。事实上,伊朗国内有不少人批评哈马斯的夺权举动。伊朗巴兹台布新闻社指责哈马斯犯了严重错误。
  
  哈马斯占领加沙后似乎觉得胜利来得过于容易,它怀疑这是对手法塔赫的阴谋。果真如此吗?阿巴斯是将计就计吗,他要达到什么目的?
  王锁劳:哈马斯此次在加沙的胜利确实来得比较容易,人们没有想到法塔赫武装人员如此不堪一击。不少人包括哈马斯一些领导人怀疑阿巴斯是不是故意放弃加沙。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在哈马斯包围并进攻法塔赫在加沙的主要据点时,阿巴斯迟迟不下达主动还击的命令。一直到6月14日下午阿巴斯才下令,可为时已晚。
  在法塔赫内部,甚至也有人相信阿巴斯是故意丢弃加沙的。比如法塔赫的下属武装组织——阿克萨烈士旅在西岸的首领祖贝迪就是这样认为的。他模仿阿巴斯的口吻说:“我把加沙交给哈马斯,我会说他们用武力夺取加沙,我将把哈马斯赶出民族权力机构和立法议会。”祖贝迪认为阿巴斯是将计就计,一石击二鸟,“他摆脱了法塔赫在加沙的那些腐败分子,同时得到了国际援助。”那么阿巴斯主动放弃加沙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加沙被封闭,让哈马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阿布·马赞(阿巴斯的别名)到世界上说:‘我们需要和平,在西岸一切都是现成的。’这样无人再理睬哈尼亚和他的人,无人帮助他们,他们不能离开加沙,只能在阿布·马赞的允许下获得吃的喝的。”
  祖贝迪的上述言论,似乎可以被目前的实际情况所印证,但是却得不到阿巴斯本人的认可。从哈马斯占领加沙至今,阿巴斯在公开场合一直指责哈马斯的政变是精心策划的结果,不是法塔赫有意相让。如果法塔赫有什么过错,那就是官员们的腐败和无所作为。阿巴斯在6月20日下令成立事实真相调查委员会,查明加沙失利的确切原因。为了平息法塔赫内部的愤怒情绪,6月22日阿巴斯解除了舒贝克担任的加沙预警部队司令一职,6月27日解除了警卫部队司令布侯西和其两名副手的职务。
  
  法塔赫高级官员哈尼·哈桑最近在谈话中暗示,法塔赫有些人在美国资助下企图壮大自己武装,向哈马斯下手,于是,哈马斯先下了手。是这样吗?
  王锁劳:哈尼·哈桑是法塔赫中央委员会成员、阿巴斯的高级助手之一,据说还是法塔赫的创始成员之一。6月27日,哈桑在接受半岛电视台《无拘无束》节目访谈时说,哈马斯控制加沙是美国“代顿计划”的失败,不是法塔赫的失败。他在谈话中还暗示,是因为法塔赫强人达赫兰和法塔赫中5%的一小撮内斗分子,在美国和以色列的帮助下准备向哈马斯下手,才导致哈马斯发动了先发制人的进攻。
  这里要提一提“代顿计划”。“代顿计划”是以美国陆军中将基思·代顿命名的计划,代顿本人自哈马斯上台后被任命为美国负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安全事务的协调员。今年3月哈马斯与法塔赫组成联合政府以后,代顿与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和美国驻耶路撒冷总领事经过一个多月的酝酿,提出了一个号称“基准”的安全行动计划,即“代顿计划”(另一种译法是《巴勒斯坦总统行动计划》)。“代顿计划”的核心是加强阿巴斯警卫部队和法塔赫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被认为是一个敌视和针对哈马斯的计划。为此,美国国会在今年4月10日批准了布什政府向阿巴斯提供5900万美元援助的决定。代顿将其中的4000万美元用于增强阿巴斯警卫部队的实力,包括提供装备和训练。几乎与此同时,阿巴斯于4月15日宣布成立以他为主席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阿巴斯的安全顾问达赫兰实际负责。达赫兰是美国和以色列都欣赏的法塔赫强人,他历来主张对哈马斯实行高压政策,他是“代顿计划”的实际执行者。
  哈桑在半岛电视台的现身说法影响极大,连日来在阿拉伯世界引发了很大争议。按照他的说法,哈马斯武力夺取加沙好像是被逼无奈,是正当防卫,只不过防卫过激而已。这与阿巴斯给哈马斯定性的“军事政变”反差极大。法塔赫对哈桑擅自接受采访的行为给予了猛烈回击。法塔赫领导成员赛米尔·马什哈拉尼在次日指责哈桑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声称有证据表明:哈桑在加沙事变前一个月,与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尔联络,透露达赫兰准备向哈马斯进攻的消息,从而导致哈马斯先下手为强。哈桑与马什哈拉尼谁是谁非,目前尚难定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阿巴斯已经在7月2日解除了哈桑担任的高级助手职务。
  
  这场内斗是否又暗含宗教与世俗的斗争?
  王锁劳:法塔赫与哈马斯的这场斗争确实不是普通的权力之争,说到底是两种指导思想和两条奋斗道路的冲撞。法塔赫全称“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末,走的是一条通过世俗主义路线来解放巴勒斯坦的道路。哈马斯全称“伊斯兰抵抗运动”,出现于80年代末,走的是一条通过宗教变革来赢得解放的道路。其口号是:“安拉是目标,先知是榜样,《古兰经》是宪法,圣战是道路,为安拉的事业而死是最崇高的信仰。”
  哈马斯成立20年来充分利用清真寺这个宗教场所,向巴勒斯坦民众传播原教旨主义的宗教信仰,宣传伊斯兰的圣战理念和牺牲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前仆后继的反以烈士。宗教在哈马斯那里不仅是精神支柱,也是令以色列人畏惧的精神武器。在加沙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杀死你,我将进入天堂;杀死你们的家人和孩子,我将进入天堂。”阿巴斯6月20日在巴解中央全会上讲话说,“这不是我们的风格,这不是我们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决不接受这种言行。”阿巴斯指责哈马斯歪曲宗教教义,打着宗教的旗号滥杀无辜。
  
  为了避免加沙的悲剧在西岸重演,法塔赫经过深入反思,一方面大力搜捕哈马斯宗教人士和武装人员;另一方面从源头上堵截哈马斯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紧急政府总理法耶兹于6月28日在拉马拉召集大约800名宗教人士开会,表示:“我们不允许把清真寺变为煽动和胁迫的场所,宗教人士有责任将宗教宣传成为宽容的道路,而不是披上流血的外衣。”他特别要求宗教人士在每周五聚礼时的讲道中不要涉及政治内容。但是鉴于哈马斯在西岸清真寺渗透已久,法耶兹的训令在实际执行中将会遭遇许多困难。
  
  各自为政?
  
  在约旦河西岸办公的新政府还会管理加沙吗?哈马斯会不会成立一个“加沙政府”?
  
  王锁劳:法耶兹任总理的巴勒斯坦紧急政府于6月17日宣誓就职,在此之前阿巴斯已于6月14日宣布解除哈尼亚的总理职务。根据阿巴斯提倡的“同一个土地,同一个人民,同一个政府”的原则,紧急政府是联合政府的替代品,而法耶兹是哈尼亚的继任者。紧急政府虽然在西岸办公,但仍然肩负着管理加沙的责任。正如阿巴斯在6月20日讲话中所说:“我们为全体人民负责,为领土的统一负责,负责为每一个人提供食物。”据当天的报道,阿巴斯通知以色列方面,紧急政府准备为输入加沙的天然气、电力和其他服务埋单。以色列先前不承认巴勒斯坦联合政府,但在紧急政府成立后很快表态支持。6月28日,在奥尔默特政府、法耶兹政府和联合国三方磋商之后,中断两周之久的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济行动再次恢复。大约500吨小麦通过卡尔尼检查站从以色列进入加沙,随后被分发给86万加沙人。
  另外,在以色列政府向巴紧急政府移交1.18亿美元的代收税款后,法耶兹政府马上宣布从7月4日开始,向14万巴勒斯坦政府雇员发放一个月的足额工资。自哈马斯政府上台以来,由于国际四方委员会中断了对巴勒斯坦政府的援助,政府雇员们便没有领到过足额工资,这是17个月来的第一次。这次可以领到足额工资的雇员既包括西岸人,也包括加沙人;既包括在哈马斯政府时期的雇员,也包括在联合政府时期的雇员,但是唯独不包括上述两个政府中的哈马斯成员。
  尽管哈尼亚被免去总理职务,巴勒斯坦联合政府已经瓦解,但由于哈马斯控制着加沙,哈尼亚仍旧以总理自居,原来的哈马斯部长仍旧在办公。哈尼亚称紧急政府不是合法政府,因为没有经过巴勒斯坦立法议会的批准,他领导的政府才是合法政府。姑且不论这两个并存政府究竟谁是合法政府,加沙目前绝对不是真空状态,存在着一个哈马斯领导的政府。7月2日哈马斯政府根据原来的法律规定,下令在加沙恢复征税,履行了一个掌权政府的职责。不过,哈马斯政府目前维护的是其“合法”地位,而不太可能改名为“加沙政府”。
  
  巴勒斯坦的未来是分裂还是统一?
  王锁劳:自哈马斯独占加沙以后,一个统一的巴勒斯坦出现了裂痕,形成了哈马斯控制加沙和法塔赫控制西岸的对峙局面。6月28日出版的阿拉伯文《中东报》有篇文章将加沙比喻为北朝鲜,将西岸比喻为南朝鲜,意思是说不排除巴勒斯坦长期分裂的可能性。显然目前加沙和西岸的分裂状况不会很快消除,但是从长远来看,巴勒斯坦最终还是会统一的。这是因为:第一,法塔赫要求统一,眼下阿巴斯和法塔赫正在气头上,拒绝与哈马斯接触和对话,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第二,哈马斯也要求统一,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和哈尼亚一再呼吁与法塔赫重新对话或谈判。第三,阿拉伯国家要求统一,6月16日阿盟紧急外长会议要求维护巴勒斯坦的完整和统一。
  巴勒斯坦人可以不听以色列的建议,但是不能不听阿拉伯国家的意见,尤其是埃及、沙特和约旦三国领导人的讲话。这三国显然支持阿巴斯和紧急政府,但它们要求法塔赫与哈马斯通过对话来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6月25日,在沙姆沙伊赫召开的四方(埃及、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首脑会议上,穆巴拉克首先提出了对话问题,立即赢得了哈马斯的积极响应。此后在6月26日、27日和30日,穆巴拉克分别会见了来访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也门总统萨利赫和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以及突尼斯总理加努西。他们全都支持有关法塔赫和哈马斯对话的建议。现在的问题不是对话该不该进行,而是在什么时候进行。
  
  哈马斯和法塔赫将如何化解这场危机?
  王锁劳:加沙事变已经尘埃落定,哈马斯与法塔赫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化解双方之间的这场危机不仅事关两派各自的私利,而且事关巴勒斯坦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据6月21日披露的巴勒斯坦民意测验结果,59%的巴勒斯坦人表示哈马斯与法塔赫都应该为加沙事变承担责任;假如立即举行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选举,阿巴斯只能赢得49%的选票,而哈尼亚也只能得到42%的选票。另据6月28日发表的最新巴勒斯坦民意测验结果,41%的巴勒斯坦人支持解散民族权力机构,26%赞成以国际托管代替民族权力机构,另有16%要求回到以色列的全部占领时期。这些调查数据足以说明,加沙事变对巴勒斯坦人民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和影响。哈马斯和法塔赫为了取信于民,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危机。
  其实早在阿巴斯6月20日讲话中,就提出了化解危机的先决条件,即:哈马斯领导人必须向巴勒斯坦人民和巴解组织道歉;必须向新政府交出其占领的民族权力机关、中心和总部;根据新政府的决定处理加沙事变中杀人、掠夺等案件的罪犯。7月1日,紧急政府总理法耶兹在接受《中东报》采访时表示,法塔赫可以与哈马斯对话,但有一个原则条件:哈马斯不能继续声称自己拥有合法性,应该接受阿巴斯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宣布紧急状态、成立紧急政府、解除非法武装等等。全部接受上述条件对于哈马斯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哈马斯现在一心想与法塔赫对话,这就需要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从中调解。对话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两派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但只要对话能够开始,巴勒斯坦局势就会缓和下来。
  
  以色列反恐专家认为巴勒斯坦不少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都成了哈马斯获得资金的渠道。6月22日阿巴斯下令审查所有非政府组织,试图遏制哈马斯资金来源。哈马斯资金来源于哪儿?它会像有人分析的那样有一个严密的网络吗?
  王锁劳:要查明和切断哈马斯的所有资金来源是非常困难的,20年来以色列情报和安全机构付出了不懈努力,可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哈马斯一天天发展壮大。哈马斯的资金来源渠道肯定多种多样,至于是否有一个组织严密的网络,外人是很难得知的。巴勒斯坦不少宗教和慈善机构确实是哈马斯的资金来源渠道。据《纽约时报》7月2日报道,以色列安全机构在过去的18个月发现,大约有22.5万美元通过东耶路撒冷的钱庄、慈善团体和其他组织被转交给哈马斯。以色列安全机构没收了9.5万美元现金,逮捕了一些慈善团体的领导人。不过哈马斯发言人祖赫里当日称,东耶路撒冷慈善团体与哈马斯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从堵住资金来源这个角度来限制哈马斯的发展,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连以色列情报机构都无法干好的事情,法塔赫估计也难以奏效。
  
  加沙现状
  
  加沙的警察由法塔赫换成了哈马斯,哈马斯警察怎样执法?
  殷罡:加沙街面上原来的警察都是法塔赫,现在都是哈马斯。身上穿的制服是一样的,只是执法更严格一些。
  为了防止“基地”组织和法塔赫地下党混水摸鱼,哈马斯已经下令禁止蒙面持枪。但加沙仍不时发生枪战,各派武装还为抢夺战利品大打出手。加沙的枪支实在是太多了,最高的估计是40万条,平均不到四个人一条枪(也许没有那么多)。哈马斯在加沙事变后一直收缴“非法武器”,和当年法塔赫在加沙的做法一模一样,收效也会一模一样。
  
  这些枪有多种来源:以色列占领期间民间保留的旧枪、“奥斯陆协议”后法塔赫武警带到加沙的新枪、约旦和埃及援助法塔赫的更新的枪、哈马斯和“基地”组织走私进来的新枪,还有外界朋友在以色列撤出后支援他们“反抗占领”的更厉害的正规军工厂生产的火箭和反坦克导弹,当然还有加沙本地“金属加工厂”生产的土火箭和炸药包。几天前美国宣布:暂停支付埃及两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因为埃及未能有效制止向加沙的武器走私。
  
  同为兄弟,法塔赫官兵被哈马斯俘获后命运如何?
  殷罡:对放下武器的法塔赫官兵,哈马斯没有虐杀和大规模搜捕。一些被抓获的法塔赫官兵也被释放了。哈马斯当局现在很注意政策。过去不是常说政策和策略是生命么?何况双方的勇士本来就是表哥表叔外甥侄子的关系,见了面都认识。
  这样做是必要的,巴勒斯坦的内斗,底线很浅,只要把个别首恶分子收拾了,把对方打服了,就握手言和。况且谁都要考虑万一自己也败走麦城,人家怎么收拾你。
  “基地”组织呼吁哈马斯在加沙实施伊斯兰法,但哈马斯还没有那么傻。哈马斯领导人已经承诺不在加沙实施伊斯兰法,让市民安心生活。加沙人经历的朝代太多了:土耳其人、英国人、埃及人、以色列人、还有法塔赫,都曾经治理过他们。现在是哈马斯老熟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况且还有那么多哈马斯的支持者及其亲属。
  只是丑恶的场面会永远载入史册:阿拉法特夫人的裙子被抢走了,老人家的诺贝尔和平奖章据说也被抢走了。
  
  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去吗?
  殷罡:商店一直营业,就是物价不大一样了。战事紧张的时候,发生了抢购,物价也有所上涨,比如香烟涨价幅度最大,每盒至少涨了5个谢克尔,合人民币10元,加上原来的价钱,没有30元人民币抽不上一盒像样的烟。加沙的香烟有三个来源:欧洲美国进口的,最贵;以色列基布兹生产的,劲头很大,比较便宜;巴勒斯坦的小作坊生产的,居然还有假冒万宝路,都不好抽。这种涨价不是供应短缺造成的,而是哈马斯当局颁布香烟必须涨价的法令的结果。
  加沙人的日常生活不会有问题。加沙最基本的蔬菜种植和养鸡业比较兴旺,和平年景还可以向以色列出口,自给自足不成问题,只是苹果樱桃等加沙不能自产的水果要从以色列进口。加沙也种麦子,但数量不足,面粉和杂粮进口量比较大,精细加工的袋装罐装食品也需要进口,但这些进口不会遭到封锁。燃料油、天然气和电力也不会中断。
  由于局势已经平静,大约一半逃往埃及的难民返回家乡。有些试图进入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遇到了障碍,约旦河西岸方面也公开表示不希望加沙人大规模涌入。那样一来,岂不是将哈马斯的包袱甩给了法塔赫?
  
  哈马斯能管好加沙吗?
  殷罡:哈马斯占领了加沙,这话不假。但哈马斯的处境同过去的法塔赫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它的眼皮底下,土火箭依旧一枚接一枚射向以色列,尽管哈尼亚一再呼吁不要这样做。哈马斯任命了新的安全总管,但他管得住受国外操纵的“圣战”者吗?
  在巴勒斯坦人抛弃“阿拉伯解决”,即自我主导开展解放运动40多年来,从来都有暗流涌动,并最终颠覆行船。具体的表现就是:当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主流派取得有利于巴勒斯坦利益的重大进展的时候,貌似更革命的世俗极端派和更虔诚的宗教极端派总会制造恶性事端,将成果葬送。当年巴解组织在约旦如此,在黎巴嫩如此,奥斯陆协议之后在加沙更是如此。
  现在,哈马斯当家了。但巴勒斯坦的历史告诉我们:它的好日子也结束了。在野的时候,哈马斯比谁都厉害。在哈马斯眼里,别人都是叛徒和异教徒。叛徒要被处决,异教徒要被投入火狱。只有他们自己代表了神的意志和巴勒斯坦人的利益。等到他们上台了,担起社会责任了,面对国际社会,惟一的出路就是温和化。温和化的必然结果就是遭到更极端的“圣战”分子的非难和颠覆。
  
  法塔赫能管好约旦河西岸吗?
  殷罡:法塔赫在西岸的控制能力不成问题,那里不是哈马斯的地盘,哈马斯骨干很多已经被捕。
  紧急政府成立后,外部援助迅速恢复,西岸地区经济状况的好转已成定局,由于“国际任命”的财政部长法耶兹当了总理,经费严格把关。法塔赫干部想贪污也不那么容易了,群众支持率有望回升。
  未来法塔赫内部的斗争不可避免,短期内分裂的可能性不大,有斗争没关系,只要不动刀动枪就行。这就关系到阿克萨烈士旅是不是接受改编了。
  阿克萨烈士旅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首领,约旦河西岸最有声望的首领是祖贝迪,今年31岁,他的地盘是巴勒斯坦北部城市杰宁,在难民营里声望最高。他本人也是地方政府公务员,具有双重身份。
  现在阿巴斯主要是安抚阿克萨烈士旅,不让他们有过激行动。但阿克萨烈士旅被真正收编很难,尽管在内部政治上是配合阿巴斯的。阿拉法特和阿巴斯都努力过多次了。
  如果法塔赫新一代强硬派领导人巴尔古提被释放了,祖贝迪倒是有可能宣誓效忠。现在只能说,阿克萨烈士旅对达赫兰是有保留的,对阿巴斯是给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