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裕,人们日益追求新奇、独特和多样化的感受,渐渐地,观念价值在大众消费取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当今社会愈来愈多的方面属于意义逻辑和象征规则的范畴,物品不仅是物质上的占有和财富或地位上的炫耀,而是赋予生活意义以及情感价值的媒介。人们更多地是根据感性和意向来选择那些种种能引起情感和诗意反应的物品。也就是说,在消费社会,产品中承载着消费者的意义诉求,消费者通过作为符号的产品来表征自己的个性、情感和群体归属等价值属性。
意义在消费社会话语权的确立,日益引起不同学科对其研究的重视。就设计师而言,意义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在设计中对既定的意义进行有效的表达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意义本身的复杂性,对产品中的意义属性进行层次上的分类,并论述表达不同层次意义在原型选择上的差异性,以期为设计师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
一、造型的意义与原型
我们知道,产品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意义指向的,而需要通过其形式、材料、质地以及互动等设计要素所营造的整体感觉来表达。产品设计领域对意义的讨论主要是在符号学范围进行,即如何通过产品造型(广义上的)来进行意义的表达。通常认为,只要产品造型能引起消费者的愉悦或者联想,表达了一定的情感诉求,不论它是浅显或晦涩,都认为该产品具有意义指向。因此,任何意义指向均能进入产品设计表达的范围。
《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将意义解释为所传达或象征的东西,既感觉或意味(Something that is conveyed or sign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