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

2007-12-29 00:00:00秦艺妮
中外企业家 2007年5期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史,Internet的在全球的普及,网络经济的兴起,电子货币应运而生。1993年我国政府组织实施了“金卡工程”,它是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启动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旨在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深化金融改革、加速金融商贸现代化建设。截至2006年9月,我国银行卡发卡机构共175家,发卡量达到10.3亿张。IC卡在其他领域也获得了快速应用,发卡量已经超过银行卡,在金融、电信、社会保障、税务、公安、交通、建设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IC卡的产业支持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5年,我国IC卡发卡总量已达20亿张,有IC卡相关企业约2 8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显而易见,电子货币正在我国蓬勃发展。但我国电子货币发展还在初级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比,电子货币使用率很低。美国通过银行卡进行的个人日常支出比例已占25%,我国不到1%。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其特点分析:
  
  1.电子货币,从字面上看就是采用电子形式的货币,它不具有实体性,而是电子载体所包含的信息,其价值以电子形式储存。1973年Roland Mornno发明了IC卡作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