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列报的主要内容及差异分析

2007-12-29 00:00:00徐丽娟
会计之友 2007年17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主要内容及与原准则和国际准则的差异,指出了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方面。
  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称“新准则”),各上市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第一次对财务报告以准则的形式作出规范。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六章组成。
  (一)第一章“总则”
  在总则部分,包括制定本准则的目标、依据、财务报表应包含的内容、特殊列报的要求。新准则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其目标是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财务报表应包含的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附注。特殊列报的要求是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以及其他会计准则的特殊列报要求,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和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二)第二章“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部分,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从持续经营、一致性、重要性、抵销、可比信息、应披露内容、涵盖期间等几个方面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规定。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财务报表的列报应区别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单独列报。抵销时应区分不得抵销部分和不属于抵销部分。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披露的内容主要有(1)编报企业的名称;(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人民币金额单位;(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涵盖期间规定了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告的,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
  (三)第三章“资产负债表”
  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规定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确认条件,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及资产负债表应列示项目。
  (四)第四章“利润表”
  在“利润表”部分,包括对费用的分类及利润表应列示的项目。费用应当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利润表应单独列示的项目:(1)营业收入;(2)营业成本;(3)营业税金;(4)管理费用;(5)销售费用;(6)财务费用;(7)投资收益;(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资产减值损失;(10)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所得税费用;(12)净利润。
  (五)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包括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反映的内容及应列示的项目。
  (六)第六章“附注”
  在“附注”部分,包括附注的定义,附注应披露的信息等。
  
  二、新准则与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差异比较
  
  在新准则发布前,我国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新旧准则、制度对比,其主要差异有:
  (一)对财务报表的定义有所不同。原准则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中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二)包含内容的改动。原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附注。权益的增减变动直接反映了主体在一定期间的总收益和总费用,新准则增加此部分更全面地反映了主体权益的综合变动。新准则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准则主要规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目前的潮流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新准则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的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宜通过会计准则来规范。
  (三)新准则取消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划分,将这些业务产生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统一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中列示。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已界限模糊,按大类列示,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做法。
  (四)新准则取消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综合列示的方法,而是作了分解,按具体项目列示,如: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五)新准则附注更加重视信息的披露,要求披露的内容更加全面。
  (六)新准则将少数股东权益由负债类变更为权益类。
  
  三、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有关财务报告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作了规范。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相比,主要差异有:
  (一)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分类不同:我国的新准则要求对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进行划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既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
  (二)资产负债表上负债的分类不同:我国的新准则要求对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进行划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既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
  (三)利润表上费用的分类标准不同:我国的新准则规定费用按功能分类;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按性质或功能分类。
  (四)可比信息的要求不同:我国的新准则对上年的比较财务信息对财务报表有此要求,但对附注没有,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附注中披露特定比较信息;而国际会计准则对上年的财务比较信息,对报表与附注都有要求。
  (五)对某项会计准则的背离(当遵从该准则会产生误导的情况时)的规定不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极少数情况下”,允许背离准则以“实现公允列报”;而我国新准则未涉及。
  
  四、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本准则不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没有什么影响;但在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上有改进:(1)新准则更加重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利于投资决策;(2)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更全面地反映了主体权益的综合变动;(3)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合并成营业收入,更加务实,删繁就简;(4)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使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内容更加完整、合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