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家大院》看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

2007-12-29 00:00:00李长红
会计之友 2007年17期


  【摘要】晋商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诚信为本的商业文化,广拓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实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乔家作为晋商的杰出代表,曾为晋商创建了辉煌业绩,研讨弘扬晋商精神,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和探讨内部控制及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200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已经结束,仍然是开卷考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以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剧情为背景,通过某财经大学举办的辩论赛,正反两方围绕晋商在加强票号内部管理的经验教训,分别以“晋商文化值得弘扬”和“晋商文化值得反思”为题,提出了正、反方观点。要求考生从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分析、判断并指出晋商在内部控制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作为一名考生,当笔者拿到这道题后,尽管对内部控制理论条文很清楚,可却不知如何下手。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之一。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而乔家的许多谋略,如诚信为本、以义制利、勤俭吃苦,群体精神,公平竞争,讲究信用和质量等,在中国经济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不难看出,内部控制是随着管理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并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内部控制概念的出现及其理论的形成源于20世纪以后,其基本理论是由外部审计人员为了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而提出和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促使内部控制由模糊的思想进入到“内部牵制阶段”,即:劳动分工的提出有利于实现内部牵制,组织的发展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找到了基础,管理控制职能的提出则确定了内部控制的重点。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阶段,促使管理者开始重视企业中最有活力的影响因素——人。管理理论的发展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管理理论发展到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管理阶段,这一时期,管理理论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与此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进入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会计学说和控制程序是内部控制学说的三个要素。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原有的企业组织难以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管理理论者又提出了从企业管理制度、流程、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这时内部控制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将这五个要素贯穿于企业管理中各个方面,不难看出管理因素纳入了内部控制范畴。
  控制不仅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而且也是管理成败的关键。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今,美国科索委员会于2004年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指出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始终。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区别风险的预警主流,并形成危机处理系统,以应对无处不在的风险。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包括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八个要素,致力于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以规避风险,检测漏洞,并制定出处理风险的方案,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控制职能的深入和发展。
  
  二、晋商管理制度的可取之处
  
  在长期经营管理中,晋商深深认识到:“号事之兴衰,全在人位之高下。”事在人为,得人则兴,失人则衰。晋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手法,具有独特的效用。晋商称雄商界五百年,其先进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
  (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一个企业能不能用好管好人,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大公无私、严于律己、不断进取的总经理。因为总经理拥有资本经营管理大权,在企业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体制是封建文化传统的延续,具有家长制的特征。从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一点说类似现代企业制度,但比现代企业制度更具有集权性。总经理在企业的地位,决定着企业能否任人唯贤和知人善任,决定着企业职工人格塑造能否坚持始终如一。应该说,晋商在这一点上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形成了经理负责制,他们认为:商号经理聘用,唯才是举。同时,明确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职责权限,注重选用业务强、德才兼备的掌柜。
  (二)创建顶身股制度,实施激励机制
  人力股制度是晋商企业管理机制中最有特色的、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在晋商的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它不仅为财东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也使经营管理人员获得极大的利益。激励经理和伙计的物质利益与商号的发展休戚相关,辛劳所得要到最后分红时才见分晓,这就使企业的员工不再抱按酬付劳、得过且过的苟且心理,“人人都可当东家”的灿烂前景摆在每一位票号人的面前。不难看出,人力股已把票商和票号的命运紧紧栓在了一起。当然,晋商的“人力股”不是每个职工都能得到的待遇。在这方面,晋商有着自己的衡量和考核标准,是由劳动者的品质、能力和绩效来决定的。如:商号新招的员工学徒期为三年,三年期满合格,才能录用为正式职工。而正式职工一般要经过几年的锻炼,在思想和业务等方面表现良好,德、勤、能、绩表现优秀者才能顶股。可以说晋商所创造的顶身股制度,是一项能极大刺激职工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劳资制度。
  (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约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想长治久安,没有规章是不行的。晋商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制定了严密且有些苛刻的号规,为商号或是票号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商号还是票号,都具有连锁的性质,所以对分号和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的原则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都规定得比较详尽,内容也非常细致、严密。如:商号人员设置的原则是“因事设人”绝不“因人设职”,也就说以岗位定人,绝不因人定岗。这一方面能够体现人尽其才,同时也避免人浮于事。这样精干的机构设置,大大提高了商号的办事效率,减少了管理费用,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为晋商资本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职能的关系
  
  内部控制强调的重点是管理的控制职能,但内部控制超越了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内部控制的内容可分为风险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次。其中,风险控制是在设置和实现整个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相应的风险,制定适合企业自己情况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管理控制是为了确保整体目标能够进一步分解和实现而进行的组织和权责分派,其根本目的是使所有组织成员以一种合作的形式执行本职工作,以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作业控制考虑的是作业层次为确保具体的作业和任务得到恰当执行而设置的程序性的控制。内部控制中虽然强调了控制的职能,但是也包含了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并把这些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虽然内部控制的范畴超越了管理控制,其本质仍然是一种管理控制活动,其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其他管理职能的配合,而其他管理职能又影响、制约着内部控制的实施,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笔者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应与经营管理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上。因此,企业要改善经营管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借助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能够为单位管理层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管理层的逾越行为和串通舞弊等原因,难以确保其实施必定取得成功,所以说内部控制也并不是绝对的保证。
  先进的晋商管理制度并非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可能照搬过来约束今天的人,但是,晋商企业制度在很多方面体现的具有东方色彩的人情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