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财务理论研究,都着眼于当代人类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问题,基本上未涉及影响后代人类经济发展的财务问题。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问题分三个部分作了归纳。
一、环境成本论
(一)环境成本的经济学基础: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相对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可以是有益的(外部经济性),也可以是不利的(外部不经济性)。对于环境问题而言,外部不经济性的表现非常明显。
外部性理论说明,解决外部性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途径加以解决:
1.外部效应内部化,使企业生产中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效应纳入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中,利用经济杠杆或市场机制有效地控制外部不经济,扩大外部经济。
2.通过政府行为或法律的手段控制外部不经济的发生,鼓励对社会产生额外效应的生产行为。显然第一种途径就要求我们进行环境会计的处理,即把企业对环境产生的外部影响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计量核算环境成本,并进行追踪与分配,从而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第二种途径则要求加强环保立法,通过法令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与法律的作用。
(二)环境成本论的目标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成本效益模式
世界各国的许多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效率与公平问题。即要求以“不损害为了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为前提实现发展,使自然资源的存量在发展中至少不应该减少,可使未来世代至少能保持与当代人同样的产出。
效率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努力方向是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力求创造的每一份人类福利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水、环境自净能力、土地和其他再生资源。
公平观:主要包括代际公平,其含义大致是“可持续是我们世代资源基础管理的一种要求,以保证我们能确保的平均生活质量被未来世代所分享。”
可持续发展的效率和公平都与环境成本有关。其效率观要求计算经济活动的收益时,必须计算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未考虑的环境成本,并予以扣除,再根据其结果的正负来判定。同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最大化,就要从管理角度尽可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降低成本,谋求成本效益最优化。其公平则要求为了实现代际公平,我们当代人必须有效地治理退化的资源环境因子,保护好环境资源,着眼于长远看待环境成本的投入和产出。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环境成本处于协调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意义不仅仅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环境成本本身,而且通过这一途径还可评判环境成本投入的环境效果与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靠实施。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可以说环境成本论的目标,就是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投入、产出效益之比的最优化。
(三)环境成本的分类
1.美国环保署对环境成本的分类
美国环境保护署于1995年将环境成本划分为传统成本、潜在的隐没成本、或有环境成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