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新的审计环境中继续进一步改善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政府审计研究者和政府审计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审计环境的十大变迁及影响,指出审计未来的发展必须独立化、开展绩效审计、改革审计方法并适时开展环境审计。
一、引言
我国政府审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我国的政府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惩治腐败,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保持政府形象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阶段,即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国有企业转制、政府职能转换。这些大的环境变迁,对于我国的政府审计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需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理念;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党心民心的高度认识政府审计工作在新环境下的重要性,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
二、十大环境变迁及其潜在影响
(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及其潜在影响
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强我党及我国的民主建设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加强民主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加强监督。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政府审计监督体制,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国的政府审计部门更多地是向政府自身负责,即相当于一种政府的内部审计。而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西方主要国家的审计体制都是非行政型的,分属于立法型、司法型等。一般来说,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弊端就是独立性较差,审计部门既要听从上级审计部门的领导,又要服从当地行政长官的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效率的低下。应该说,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目前的国情,但是,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审计体制将来必须解决好 “向谁负责”这个问题。是继续担任政府“内部审计”的角色,还是担任向人民直接负责的监督员角色,还是在解决好独立性的前提下同时担任这两种角色,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此外,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纳税人意识也日益高涨,这些变化都要求政府审计机构的报告公开化、透明化,以公开审计结果为惯例,以不公开审计结果为例外。如何将这种审计信息公开的趋势与建设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相结合、相统一,需要审计工作者详加考虑。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及其潜在影响
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将是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首先强调的便是“效率”二字。它是指政府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运作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在未来,绩效将成为评价政府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政府审计部门一般会采用开展绩效审计以及加大绩效审计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比重的方法来适应这一变革。那么,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银行改制上市及其潜在影响
国有银行体制改革。早在2001年,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就提出:“争取用5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把我国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为实现这一目标,从2001年开始,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分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加入WTO以后,四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积极进行了改制上市、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等体制改革。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我国的金融审计工作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为国家金融审计工作重新定位,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审计已经或即将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银行,如何处理好审计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等)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审计与其他非国有股东(海外战略投资者、普通股民)的关系,这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四)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潜在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的体制也将会发生与形势相适应的变革。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手段,即“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出台,事实上进一步加强了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单位的受托责任关系,这就使得政府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了加强。这需要我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审计在继续原来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同时,如何处理好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国资委等)及其他非国有股东的关系,也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审计中将会遇到的问题。
(五)环境保护呼声及其潜在影响
在我国,政府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