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暨南大学第六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非英语专业“全英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
【摘要】本文是对采用“全英教学”的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从学生语言能力、“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会计学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国际化的高级人才,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非常强调国际化,其中重要的,也是普遍采用的措施就是课程的国际化,即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非英语专业的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的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非母语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在今后加以改进?这些问题是所有正在和即将推行会计学专业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学校和老师所共同关心的。笔者通过对暨南大学国际学院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为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研究设计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于2001年成立,在国内率先开创了非英语专业“全英教学”的新模式。其初衷是为了满足外国留学生不必先接受汉语培训就直接进入所喜爱专业学习的需求,同时使之成为国内、港澳台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造就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摇篮。2002年,国际学院开设了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专业,全程使用CGA的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采用全英文授课。
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先与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了解和总结了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随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问卷的试调查,根据试调查发现问卷设计中的不足,并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修改。修改后的问卷共有15个问题,主要包括了学生语言能力、“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大方面。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是72.67%。从已回收的问卷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地填写问卷,不过有少数同学可能因为做问卷的时候做得比较快,没有看清楚问卷的要求,回答了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或者是单选题选了多个答案,导致问卷无效,109份问卷中共有3份问卷无效,有效问卷共106份,收回问卷的有效率为97.35%。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的英语水平
“全英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能够熟练地听说读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这也是“全英教学””的前提。因此,调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问卷将英语水平分为“流利”、“熟练”、“基本掌握”和“简单会话”四个等级,在分析时,分别取值1、2、3和4。被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中,72%的学生没有达到熟练听说读写英语的程度,只是基本掌握听说读写或是只能进行简单的会话;被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评价值为2.69,说明目前正在接受“全英教学”的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只能够基本掌握听说读写。从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看,这些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语言能力,能够用英文进行普通的交流,但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二)“全英教学”的效果
对于“全英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以及学生的满意程度两个角度来衡量。关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问卷中设计了“完全吸收”、“基本吸收”、“很少吸收”以及“完全不吸收”,分别赋以1到4的取值;关于学生对“全英教学”的满意度,设计了“完全满足”、“基本满足”、“不太满足”和“一点都不满足”四个等级,赋值依次从1到4。
从表2的结果来看,58%(3%+55%)的学生认为“全英教学”能够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学生当初的期望目标。全体样本的评价值为2.4,说明平均而言,学生对“全英教学”基本感到满意。但要注意到,还有43%的学生感到不太满意或一点都不满意。从表3的结果来看,77%(8%+69%)的学生认为,在“全英教学”的模式下能够基本吸收或完全吸收专业知识。虽然有24%的学生很少或完全不能吸收专业知识,但是样本的评价值达到2.2,说明总的来看,学生基本能吸收专业知识。
本研究接着又从课程安排、教师的英语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材的选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从表4的结果来看,63%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一般,但认为课程安排很好和较好的学生也占到了23%,明显多于认为课程安排差和很差的学生。表5的数据说明,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问题最大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其评价值在三个因素中最大,为2.59,介于良好与及格之间且偏向及格的水平,说明平均而言,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只是略好于及格;与教师的语言水平相反,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三个因素中评价最好的一个,其评价值最小,为1.93,说明任课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在良好以上。综合以上两个结果可以看出,“全英教学”的师资还是能够满足学生要求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在使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时就变得“力不从心”了。教材的情况尚好,评价值非常接近良好,有78%(9%+69%)的学生认为教材非常合适或较为适合。
(三)“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有使用英语原版教材,但用中文授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本研究也调查了学生对“全英”与“双语”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对于“全英、双语和母语(普通话)教学,哪种教学模式更适合你”的问题,95%的学生认为双语或全英更适合自己,只有5%的同学选择“母语(普通话)教学”。可见,在学生中采用“全英”或“双语教学”的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在选择“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的学生中,51%选择“双语”,49%选择“全英”。认为“双语教学”优于“全英教学”的同学中有52%认为老师使用中文,也就是母语,能更好地讲解专业知识;37%的同学认为学生使用母语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11%的学生认为在中文的环境下,老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互动。认为“全英教学”比“双语教学”更适合自己的原因包括:(1)“全英教学”能使学生更加原汁原味地掌握专业知识(47%);(2)“全英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32%);(3)老师使用英语授课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22%)。
(四)“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在问卷设计前与学生进行的交谈发现,学生普遍赞同采用“全英教学”的理念,但是也认为目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按照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本研究在问卷中设计了一道多项选择题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师资跟不上——教师的语言能力”是最多人选的一项(19%);其次是“国内的学习环境无法提供全英学习氛围”(17%);其他还包括“教材和参考资料的缺乏”(15%),“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如母语教学”(12%),“学的知识很难深入,学得比较简单”(12%),“密集式的英语课程并不能带来英语水平的提高”(12%),“教师专业水平跟不上”(7%)以及“课程设置不符合中国国情”(7%)等。
四、结论与建议
这次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英语水平、“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大方面对会计学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总的来看,采用“全英教学”或是“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发展方向。而且,在目前的“全英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基本掌握专业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全英教学”的效果感到满意。但是,应该看到,在“全英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全英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和学双方的语言能力。
首先,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完全适应“全英教学”的要求。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评价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情绪下降,课堂的学习气氛不活跃等问题。
其次,学生反映问题最集中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生普遍认为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令人满意,但欠缺使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各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基本来自专业院系,教学和科研的方向不是英语,而是以中文为基础的专业知识,当他们用英语来教授复杂的专业知识时,其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影响。
可见,要提升会计专业“全英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为此,笔者建议,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学习“全英”专业课程前,先进行英语的强化学习,以改善整体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有计划地培训现有任课教师的英语能力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人才,既可以招聘留学回国人员,也可以短期聘请外籍教师,并让专业老师担任外籍教师的助教,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
最后,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绝大部分(95%)学生赞成“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但是更多的学生偏向“双语教学”,而不是“全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