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报表

2007-12-29 00:00:00李训洋
会计之友 2007年30期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财务报告的内涵、作用以及有效分析财务报表的五大步骤。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健康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有关附表。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获取企业有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渠道。要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挖掘掩埋在数字背后的秘密和混杂在字里行间的真相,就必须研究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和目前状况,研究企业在其行业中所选择的具体竞争战略及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企业与风险相关的盈利能力,评价企业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然后,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和现金流量,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因此,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必须遵循五个相互联系的连续步骤(如图1所示),即:识别行业经济特征;识别企业战略;理解和调整财务报表;分析盈利性和风险;评估公司价值。
  
  
  一、识别行业经济特征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希望从一系列的财务报表中得出多种财务关系,而统领这些财务关系的关键正是行业的经济特征。比如:有的行业中存在数量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都销售类似的产品;而有的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相互竞争,它们销售的产品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行业中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有的行业中并非如此。有的行业销售额增长非常迅速;而有的行业需求增长缓慢等。
  行业经济特征,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财务报表的内在关系,比如:竞争激烈、产品无差异的行业一般具有较低的销售利润率,但资产周转率通常较高;资本密集型、进入门槛高和产品差异化的行业,一般具有较低的资产周转率,但可以实现较高的销售利润率,以抵销该行业相对较低的资产周转率的影响。技术过时风险、产品责任风险高的行业,一般较少采用债务融资;具有垄断地位和政府保护的行业风险较低,通常采用大比例债务融资等。
  研究一个行业的经济特征,通常采用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分类和经济特征框架等分析工具。
  (一)价值链分析。首先,描绘出相应行业创造、生产以及分销其产品和服务的各种活动;然后,在价值链各阶段产品或服务价格确定的前提下,找出整个行业中的增值环节;最后,结合特定企业在其行业中的战略定位,评估其盈利性。
  (二)波特五力分类。根据波特的理论,按照买方的力量、卖方的力量、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和替代产品的威胁等强弱程度,评估一个行业的平均盈利性。
  (三)经济特征框架。从需求、供给、生产、市场营销和融资等五个方面研究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因为它与财务报表中披露的项目紧密相关而非常有效。
  
  二、识别企业战略
  
  企业要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营战略。尽管行业的经济特征影响着企业制定战略的灵活性,但各行各业的企业还是会面临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考察企业的战略选择,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企业是在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尝试创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被称为产品差异化战略),还是提供无差异产品获取较低的利润率,从而提高资产周转率作为回报(被称为低成本的成本领先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是否有可能通过培育品牌的忠诚度并保持对生产成本的控制来同时达到以上两个目标?
  (二)在价值链中的一体化程度。企业是追求纵向一体化战略,参与价值链过程中所有的阶段,还是只选择价值链中几个特定的阶段?就生产而言,企业是要自己进行所有的生产过程,还是要外包所有的生产过程,又或是将零部件的生产加工外包,而企业进行组装?就分销而言,企业是自己直接控制分销职能,还是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分销?
  (三)地区分散化程度。企业是将其产品的目标市场集中于国内市场,还是分布到许多国家市场?在其它国家开展经营可以创造增长的机会,但企业也会因此面临更多的风险,例如汇率风险、政治不确定性以及竞争者的增加。
  (四)行业分散化程度。企业是在单一行业开展经营,还是分散投资于多个行业?通过在多个行业开展经营,企业可以分散和降低其风险,但对企业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理解和调整财务报表
  
  企业通常要编制三种主要财务报表来报告其主要活动的结果,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时还提供一系列附注对这些报表的有关项目做出说明。在评估一家企业的盈利性、风险及其价值时,经常会考察财务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会计方法和人为操纵等原因,致使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完整、精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技术知识不作为资产出现、所有资产均按购置成本报告、表外融资安排不作为债务反映等),损益表未必能很好地说明企业未来的收益情况(如:非再生项目的影响、研发费用的当期确认和盈余管理等),现金流量表也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于现金状况的影响(如:企业对于不直接涉及现金流入流出的投资和融资的交易通常不加解释披露),这就需要对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改进财务状况和收益质量。
  
  四、盈利性和风险分析
  
  源于投资决策对于收益和风险的重视,绝大多数的财务报表分析旨在评估企业的盈利性和风险。盈利性和风险分析的工具主要有:财务报表同型表、财务报表百分比变动表和财务报表比率等。
  (一)财务报表同型表。可以将特定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项目都按照某一个共同基础的百分比来表达,形成财务报表同型表。如:以总资产为基础形成资产负债表同型表,以销售收入为基础形成损益表同型表。
  同型表内的百分比数据提供了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一般信息,便于考察企业资产、资本、收入和费用的结构及其变化。生成财务报表同型表后,还应该结合行业经济特征、企业战略、管理层的解释以及竞争情况等,解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项目的绝对数额也许在两个期间有所增长,但是,如果其增长的速度慢于其它项目,则在同型表中其相对百分比就可能表现为下降。因此,应谨慎地解释财务报表同型表中的数据,因为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
  (二)财务报表百分比变动表。这种财务报表反映了各个项目从前一期到本期的变动百分比,或者多个会计期间的平均变动百分比,从而提供了各个项目的变动趋势,也便于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三)财务报表比率。财务报表比率是从三种主要财务报表中选出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评估企业盈利性或者风险的有效判断指标,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
  1.盈利性比率。盈利性分析可以按照四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评估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盈利性,包括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权益收益率;第二层次,将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权益收益率按照各自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解,资产收益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普通股权益收益率分解为资产收益率和杠杆比率;第三层次,将销售利润率分解为各种费用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而资产周转率分解为各种具体资产周转率;第四层次,运用产品或者地区分部数据更为深入细致地研究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周转率。
  2.风险比率。进行风险分析,主要是从现金流量的数额和时间两个方面,比较企业创造或者获得现金的能力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现金需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改变,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和偿付现金的需要之间的对比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同时分析企业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和长期偿债风险。
  
  (1)短期流动性风险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率和营运资本活动比率等;
  (2)长期偿债风险比率主要有: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总负债比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资本支出比率。
  通过研究财务报表比率,可以考察企业过去的业绩,并预计企业未来可能的盈利性;判断企业过去在应对各种风险方面的成败以及企业在未来作为实体持续经营的可能性。分析考察企业财务报表比率,应将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横向比较分析法结合使用。前者主要是研究,在长期中,企业的盈利性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企业的战略、一般经济状况、行业条件、市场竞争或其它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盈利性和风险变动的?后者是通过对照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或者行业平均水平,考察企业的财务报表比率。
  
  五、评估企业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最为常见的用途之一就是评估企业价值,也可以通过对企业过去以及当前的盈利性和风险的研究,结合对未来一般经济状况、特定行业状况以及公司能力和战略等方面的预测来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并将这些预测转换成一套预计财务报表数据。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运用预计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现金流量的方法和基于收益的方法。其中基于收益的方法又包括市场价格与收益(P-E比率,又称市盈率)的理论模型和普通股权益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P-BV比率)的理论模型。
  1.现金流量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价值=预期现金流量×(1+预期现金流量增长率)/(权益资本成本-预期现金流量增长率)
  2.市盈率价值评估方法
  市盈率=(1+收益增长率)/(权益资本成本-收益增长率)
  企业价值=市盈率×实际收益
  3.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价值评估方法
  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1+(预期普通股权益收益率-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普通股权益账面价值增长率)
  企业价值=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普通股权益账面价值
  最新研究表明:考察的期限越长,收益和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越有类似的相关性;对于更短的时期来说,企业价值与收益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与现金流量的关系相对较远。当股东权益收益率较高,而本期收益率不包含暂时性因素时,本期收益对于评估价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当本期收益难以很好地反映未来收益情况,而企业也将进入其它业务领域时,累计收益可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