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析

2007-12-29 00:00:00
会计之友 2007年32期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但融资难仍然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以吕梁市的调查数据为例,说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4年底,全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9%、出口总额的68%、税收总额的48%、发明专利的66%、技术创新的74%、新产品开发的82%,提供了全国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近十几年来,国家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妥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吕梁市的调查数据为例加以说明。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据统计,到2006年6月末,吕梁市41013户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33.3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98.67%。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90.7%,比200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其中,新增贷款占全市新增额的93%,比2000年上升了11.6个百分点。
  2.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日益增强。近年来,吕梁市非正规金融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发挥了积极的补充作用。据调查,到2006年6月末,全市非正规金融借款余额72亿元,相当于同期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54%。
  3.中长期融资以内部筹集和民间借贷为主。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等融资方式,而吕梁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本、固定资产建设资金主要通过内部筹集、民间借贷、商业信用(主指下游企业贷款)等方式筹资。在样本企业固定资产项目融资中,内部筹集占64.2%,民间借贷占13.6%,银行贷款占9.8%,商业信用占8.4%,租赁融资占2.3%,创投资基金、证券市场和外商投资占比为零。这说明:吕梁市中小企业股票、债券、基金、项目融资、财政基金等中长期融资渠道很不畅通。
  4.短期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目前,吕梁市中小企业短期资金主要通过企业银行贷款、内部筹集、民间借贷、商业信用及应付税金、租赁、典当等其他渠道筹集。其中,银行贷款是吕梁市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突出问题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突出。近年来,随着经营战略的转移,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不断上收,特别是2005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煤炭、钢铁产业的宏观调控,吕梁市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预收付款、内部筹集、银行贷款的难度明显加大。2006年上半年,全市120户样本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458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28%。实际得到贷款162笔,贷款笔数满足率为13.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在全部样本企业中,有93.33%的企业反映贷款比以前更难了。
  2.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局限在很小的领域。这些年吕梁市银行信贷投向主要集中在煤、焦、铁(钢)等资源型行业中的重点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总量虽然有较大的增长,但90%以上的贷款投向了这些重点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依然难以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机会。
  3.融资期限结构不协调。目前,吕梁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以短期为主,长期缺少稳定的来源。以贷款为例,在120户企业中,有90户没有中长期贷款,占75%;在获得中长期贷款的30户企业中,只有16.67%的企业满足了需要,53.33%的企业部分满足需要,30%的企业不能满足需要。
  
  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金融改革政策取向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按照1998年国务院“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主要面向大中城市和大中企业,农业银行主要服务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农村农业经济。由此,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撤消基层网点,农业银行实际上也向“双大”看齐,导致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缺失,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不断萎缩,金融机构存贷比例逐年下降。
  
  (二)金融运行机制和信贷管理体制不适于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金融体系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印记,经营管理人员官本位意识很强,在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中,行政权力的刚性约束远比国家间接调控手段强硬,尤其在行政职位、风险责任与既得利益的对比下,商业银行很难按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措施的要求,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适宜的金融产品、机构设置、信用评级、信贷管理服务,即使有也多为“观赏之物”。
  
  (三)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制约了企业融资
  由于政府重视不够、财政困难,对外开放不够,市场化运作不足,2002年,吕梁市成立了吕梁市担保公司和孝义市担保公司,规模分别为2000万元和500万元。目前,孝义市担保公司已经关停,吕梁市担保公司仅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业务关系,担保范围相当狭窄。吕梁市担保体系和担保机构发展滞后,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机会,不少企业由于缺少贷款担保而导致贷款申请被拒。
  
  (四)企业治理结构不稳定妨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健康发展
  企业治理结构分为内外部两个层次。内部治理指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力划分与激励约束;外部治理指投资者及相关利益团体、经理队伍和社会道德法律制度对企业经营的激励约束。我国目前经济法律体系不全不细,执法系统效率不高,国民维权意识薄弱,经理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使企业外部治理刚性约束不强。如每年都有许多企业关停倒闭,但人们很少看到企业依法破产、债务清偿以及金融机构对非法人企业无限追究债权的事例。这些都削弱了企业信用观念,增加了信贷风险控制的难度,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
  
  (五)资金供求双方的“非对称信息”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
  企业融资渠道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根本的区别在于外源融资的资金供给者并不亲自参与企业日常管理,因而资金使用者往往比供给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非对称信息”。融资企业往往会利用“非对称信息”的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签约或事后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损害资金供给者的利益,使资金供给者承担过多的风险,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经济实践中,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会计制度不健全,有的根本没有财务报表,即使有通常也分为自用型、融资型、税务型三类,且数据相差很大,差别大的可达上百倍。这就往往导致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最有偿还能力的企业人不会前来借款,而前来借款的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经营风险。因此,在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约束下,如果没有上级行的指示,基层分支行会尽可能地不发放或少发放贷款,导致信贷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充分使用,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的一个原因。
  
  (六)小农经济排他意识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合理进程
  现代经济讲求合作、互惠、多赢,但中小企业主的小农经济排他意识也影响了各类资本的合作发展。例如,吕梁市某民营钢铁公司与山西某国有钢铁企业合资建设冶炼、轧钢联合生产项目,项目建成前双方关系密切,项目建成后,民营企业借故将国有企业投资方排挤出厂。这种人文背景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发展。
  
  
  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几点建议
  
  按照激励金融服务、运用市场手段、符合宏观政策和就业优先的原则,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
  首先,要认真贯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货币信贷政策要求,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经营作用,通过改革信贷管理程序,完善信用评价标准,扩大授信范围,下放信贷权限,提高基层分支行营销的积极性;要加强业务创新,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库保全贷款、联保贷款等。其次,要健全中小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鼓励非公有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引导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入股农村信用社,以改善股权结构,创办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软信息”为城乡中小企业全面服务;要鼓励中小企业按地区、分行业成立“商会基金”,建立“互保联保”关系,发展带有行会性质的融资组织。再次,要利用税收优惠、利率补贴、再贷款、再贴现等倾斜性政策,鼓励银行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同时,政策性银行要依托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
  
  (二)鼓励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
  要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实际的资信评估制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要适量增加信用贷款,开办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业务;要放宽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条件,支持开办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中小企业专用险种;进一步发挥典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补充作用。
  
  (三)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第一,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建设,完善二级市场功能,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导体系,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逐步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建立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股权流通、证券交易和股权转让提供服务,为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奠定基础。第二,要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到国外筹集资金。第三,要按照“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原则,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开放或取消一些领域对民间资本的进入壁垒,通过发行国债、税收优惠、开放基础设施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第四,为避免金融风险、规范管理,政府应引导建立一批实力雄厚、运作规范、专业的投资基金组织,统一管理分散的民间资金,为政府投资提供必要补充。第五,应尽快出台对民间资本流动的监管法规,防止金融欺诈,降低金融风险。
  
  (四)尽快完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
  研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的奖励惩戒制度,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要尽快通过法律规范,建立以由政府牵头,银行、工商、税务、科技、司法和工商联等部门协作的企业信用建设领导组织体系,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础上建立中小企业征信制度。同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减少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五)加速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应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各项政策要求,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的推动者。要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免征营业税等方式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资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逐步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担保业自律性组织,强化对担保机构的监管。
  
  (六)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
  按照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要求,一方面积极通过股权改造转变家族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逐步提高企业内部约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职业经理人员的竞争,公民维权意识的培育,逐步实现企业外部治理的硬约束。同时,企业要注重形象塑造,要规范财务管理,坚持合法经营,及时把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传递给融资单位,构建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并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实施科学决策,尽快实现经营体制和管理向现代企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