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身边数位会计同仁茶间闲谈,彼此之间得出一个共识:学会计、当会计、教会计的,其实属于“非驴非马”的群体。仔细品味过几桩事之后,让我感受到了游走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别样会计人生。
先是随着股市的持续“牛”气冲天,家里人总嘟囔着别人如何炒股挣大钱了,而我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舞动会计数字的却对股票一窍不通。再是今年高考季节,一位老朋友为小孩填报高考志愿向我“请教”: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专业之间选择何者为好?他们认为,要么学经济去“挣钱”,要么学管理去“当官”,千万不能当会计去“算账”。当然,最终他们还是以我为“镜”地选择了会计学专业。不过这也给了我一些启迪。联想到人们常把经济和管理、经济学和管理学、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混为一谈,顿感需要厘清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边界线。遂撰此短文对游走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会计学来个“班门弄斧”式的点滴诠释。
同物种生存、繁衍、进化一样,学科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都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特定背景与条件,这就是学科的生态环境。会计作为一个古老学科,诞生于农业社会,成长于工业社会。从学科视角看,她经历了归属于数学、经济学到管理学的变化,而每一次学科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学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济学和数学曾构成过会计学的两大支柱。不过,作为新兴学科,管理学派生于经济学,并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客观地说,会计学归类于管理学,更好地体现了会计学的本质特征,会计职能也由经济核算职能为主向经济管理职能为主提升。作为权威证明,国家教育部门学科分类中,已将会计学由经济学改换为管理学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有所不同。我们知道,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二者都需要“以人为本”地开展其研究活动。但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人的一般行为出发来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通常,经济人的决策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管理学则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过渡到“社会人”、“管理人”等理论。很显然,“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于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和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许多方法、原理和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偏激一点,经济学多少带有一些“坏人假设”,而管理学则多少有些“好人假设”的成分。
经济学注重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开发制度资源。因为经济学对人的假设简化而一致,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管理学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因而管理学假定人是具有多种动机与需要的复杂人;相应地,对人的假设丰富且分歧较大,这就导致了管理学特有的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可以这样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优化配置社会有限资源的,而管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效果的;经济学强调抽象、一般和科学,管理学则强调具体、特殊和艺术。
由于假设与使命的不同,经济学和管理学分别拥有自己的独特天地。当然,二者之间也并不是可以随意抛开对方而孤立存在的,他们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核算经济交易、监管经济活动的会计学就有了给人以游走在二者之间的印象和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