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支持: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d426
【摘要】为了顺应全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形势和基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纷纷选择了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文章首先对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然后指出现阶段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了构建高校负债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跃式的发展。普通高校为了顺应全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形势和基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和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比较理想可行的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但是,负债是需要高校在未来一个确定时期内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从而构成高校的一项确定的负担。毋庸讳言,如果对负债的借贷计划不周,管理使用不当,势必会使学校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背负巨额的债务“包袱”。审计长李金华在第二届计算机审计国际研讨会上就曾说:“目前少数高校的财务管理有失控现象”并警告说,“如果高校对财务的管理跟不上,就很容易把高等教育在这两年来的增长度抵消”。所以,为保证高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需要客观、正确地构建一套科学长效的负债风险控制体系,以确保高校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负债风险。
一、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规律性分析
负债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举债或过度举债后产生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规律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定程度的可控制性
高校身处市场经济之中,对于负债风险的控制,一方面可通过市场调查、理论分析来掌握导致负债风险的因素及其程度,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些技术方法来预测和抑制风险的发生。
(二)不确定性
由于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作用,高校在人、财、物的消耗上,不能量化;在毕业生走向社会时,不能确定其就业率;在科技成果是否出售、转让,转化为生产力上,不能确定其转化率;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上,不能确定其正负面。
(三)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负债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收益率小于成本率时,债务人就得面临严峻的负债风险,负债规模不合理和高额的利息更会加剧债务人经济资源的损失。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一)高校并不符合具备法人资格的全部条件,为负债主体责任转移创造了条件
《高等教育法》在第30条规定高校可以取得法人地位的同时,又在第38条规定高校只能依法自主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所以高等学校并没有独立的财产,更没有权力处分这些财产,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发生重大的负债危机,最后收拾局面的将还是政府,不可能是学校。同时高校负债缺乏体制上的有效约束,对于最终由政府承担风险的预期导致高校和金融机构的盲目贷款,最终形成总体上的财务困境。
(二)会计信息失真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反映不充分
高校执行的财务制度和核算体系不能全面反映资金运作和负债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和抵御财务风险。众所周知,高校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这种方式简单可操作,但无法明确各阶段的经济责任。在预算收支与基建收支分离的财务报告模式下,对于已经完成购建过程而尚未支付款项的经济事项并不估价反映,形成隐性债务,尤其是一些贷款项目上,高校会计报表无法准确真实反映。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债务信息严重失真的,大量的隐性债务游离于会计核算之外,最终会造成高校财务状况在反映上的严重扭曲和失实,弱化负债的风险,不利于高校领导的财务决策,使得高校决策层自觉不自觉地夸大能支配的财务资金,造成虚假的平衡现象,无形中对高校的宏观决策和财务运行产生了误导。
(三)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形成资金结构性风险
资金结构性风险主要在于负债与自有资金结构上,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高校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筹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金融信贷资金。有的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新校区基建工程所需资金,由银行贷款解决”。各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在高校基建投入所占比例不到10%。只有很少的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少量社会资金用于学校校区、校舍建设。
(四)负债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
高校负债投资的初衷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负债资金一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回收期长。根据负债经营能够产生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当负债投入项目的增量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学校使用一部分负债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经济效益,加速学校发展;反之负债资金会降低其经济效益。一些高校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未来的经济效益把握不准,建设工期长,还贷政策不健全,负债资金超过实际偿还能力,严重时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负债,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
三、高校负债风险的危害性
(一)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
从高校的所有制性质和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我们不难总结出:高校负债风险是通过三种途径转化成为政府负债即财政风险的。第一种途径:高校——政府:当高校不能偿还负债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时,政府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出面救助学校,承担负债风险。第二种途径:高校——学生——社会公众——政府:高校不能偿还负债时,学校会提高学费标准或维持原有标准压缩教学科研经费,降低教学质量,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使政府面临社会压力与政治风险。第三种途径:金融机构——政府:当高校不能偿还金融机构的巨额债务时,金融机构势必会采取诉讼等法律手段向高校索取,高校只有向政府寻求支持,政府被迫出台相关政策来承担高校负债。
(二)对未来生源市场的严重冲击
虽然近年来高校的规模因扩招而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200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的逐渐减少,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是否能够偿还所欠债务决定于未来的生源市场的竞争。一旦招生规模下降,目前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就有闲置的可能,在负债过重的情况下,给学校的打击将会很大。
(三)还款压力将影响学校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还未形成。学校目前对国家的拨款依赖性还很强,自主统筹能力还很弱。在经济责任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将会给后任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负债额超出高校净资产,还款恐怕有很大难度,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投入,银行停止支持,学校将难以为继,以前年度的负债将变成学校学生负担,影响高校长远发展。
四、构建高校负债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一)政府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完善高校负债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缺陷
作为最终责任人的政府,当务之急要加强对高校负债行为的立法建设。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下去,在于实实在在的法律政策体现。在高校负债问题上,如果真正做到政府提出的“谁贷款,谁负责”,那么政府就应当采取措施完善法规政策,赋予高校完全的主体资格,让高校成为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比如:将绩效审计作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将领导任期内负债资金产生的效益及潜在的风险列入审计考核的内容,实施负债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高校贷款的申报审批程序和负债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负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和健全负债资金核算制度。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才能担负起其应有的责任。
(二)加强高校资金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吸纳和培养具有融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目前高校落后的理财理念,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长期停留在重核算、轻管理,重预算、轻筹资,重投资、轻经济效益分析的观念上,无论是在财务管理意识还是财务管理水平上都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责,从管好钱,用好钱变为筹资用款,运作资金和效益核算。所以必须对人员知识能力结构进行优化,培养具有融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不断提高资金管理人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规避负债风险。
(三)通过管理创新,对内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对外拓宽非偿还性资金的筹措
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形成一套“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高校应经常联络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委,为学校建设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债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支持,以减少负债资金。在依法争取政府增加投资的同时,广开财源,利用各种能扩大高校收入的渠道。如:以技术入股企业,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相应利润以弥补资金缺口;积极寻求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捐赠和赞助;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改变办学思路,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可与企业合作建设学生公寓、浴室、食堂等基础设施。
(四)适度举债,合理确定高校负债规模和科学测算负债偿还能力
举债办学,其风险是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借钱还债,天经地义。为了减少负债风险,负债必须适度。总的来说,既要敢于举债,更要善于还款。即使经过可行性论证后的贷款,也应当把沉淀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高校的贷款既要考虑学校的建设规模、发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也要考虑学校的偿债能力。高校举债规模不能超过学校的偿债能力,学校年度内偿还贷款本金、支付利息的数额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开支,这是合理确定高校举债规模最基本的标准。不同的举债规模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应根据长、短期负债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和措施。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综合分析考核指标比如:
该指标反映学校实际偿付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率越低,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五)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负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负债风险的评价是从负面效益的角度反映高校负债风险承受能力。全面考核和衡量高校的负债和风险承受能力,是负债控制体系的核心。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1.学校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反映校级财力的资产负债头部,比率越低风险越小。2.学校年末负债总额,是学校年末从校外获得的借入款总额。在绝对量上反映学校财务风险的高低,金额越大风险越大。3.学校年末负债总额占学校总经费比重。反映学校承担财务风险的程度,比率越大风险越大。4.学校年末净存款与学校总支出的比率。比率越大说明学校财务潜力越大,比率越小说明学校流动资金不足,财务周转可能发生困难。5.学校年度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比例。比例大于1,反映出现了负债和赤字数额越大,数额越大说明财务运转越困难。若总支出小于总收入,说明学校的财务运行处于正常状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