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教育者”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那么,如何才能使二者一体化呢?纽带主要是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家庭的一种访问,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是架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
不过,家访如今已不多见了,科技发展了,现代通讯手段迅速普及了,有人认为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交流和联系完全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ICQ(网络寻呼)等渠道完成,没有必要再进行费时费力的家访了。是不是家访真的过时了,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了呢?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周长根说:“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代替不了面对面感情的交流和实地的踏访。”由此可见,家访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好形式,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在传统记忆中,家访是个贬义词,似乎只有表现差了或成绩倒退了的学生才会招致家访,家访就是教师“告状”。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共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家访的科学性,在家访中摆正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地逐步转变学生与家长的观念,使家访的作用得以发挥。
一、巧妙地安排家访的形式和内容
家访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普访、随访和定访。
普访:是对多数学生家庭的普遍访问。这是我在初接新班或开学初多采用的一种形式。因为还未与新生有过接触,此时去家访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恐慌,极利于很快沟通师生感情,为以后的家访奠定和谐的基调;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班级工作打下基础。
随防:顾名思义就是随时进行家访。不过我采用的随访决不是发现“苗头”(问题)后才进行(因为这时家访效果是最糟糕的),我去随访多数出于以下目的:
1.当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时进行家访,向家长报喜,增强家长和学生的信心。
2.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认识并在改正时进行家访,目的是及时表扬,鼓足他的后劲。
3.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进行家访,目的在于慰问学生,帮助他正确处理矛盾。
4.当学生生病没上学时进行家访,给他补课,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关心与爱护。
适时地随访,易于教师走入学生内心,触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真情,唤起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热情。
定访:是教师与家长采用合同式的方法,定期联系的一种家访。它适用于重点教育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时间,组班的初始阶段不宜,待教师、学生、家长互相了解之后,方可应用。
二、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
家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出了问题之后”,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差生”身上,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这里着重提出两类学生。
其一是对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好学生,有必要进行家访。家访中对好学生表扬、肯定,自不在话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感情,促使家长协助强化、巩固学校教育的效果,使好学生不安于现状,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二是对中等学生进行家访。因为在班级里,中等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忽视的群体。班主任可以在家访中对他们进行仔细地观察与研究,找到教育的突破口。
总之,家访需要全方位地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消除学生与家长的紧张感。
三、把家访作为与家长、学生沟通的通道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没有哪个学生不渴望自己成才。这一普遍的心态,正是班主任搞好家访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每次家访时,我们不妨打破家访是“了解情况”、 “商量对策”的定格,把它作为一个联系学生与家长的契机、一条便捷的通道、一个有效的途径,加强交流,从而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使家长从心底萌发出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
家访的益处确实很多,它可以让我们融洽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使教育落到实处;可以使班集体众志一心,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可以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使教育管理充满活力……
一位教育家曾讲:“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满怀爱心地进行家访,有时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本文荣获全国第三届“健康杯”征文一等奖。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柳城小学)
编辑/张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