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维护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理解从传统的预防心理疾病逐步走向全面的开发心理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得到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众所周知,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心理健康的培养者。由此可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本人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价值
1.其心理健康是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的前提
如果说,有的职业中心理不健康的从业者所造成的损失是局部的、个人的,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不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则是总体的、长远的。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以一种交往关系为平台,这种交往关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确切地讲是他们之间精神与心灵的交流与互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健全的人格,喜怒无常,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困扰、适应不良,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因此,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态度和情绪的心理健康的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除情绪困扰、顺利地适应环境,做一个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其心理健康是其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的保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从业过程中也会像其他职业的从业者一样,面临生存和发展中的适应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问题。一般来说,他们在开始从事这一职业时通常都感觉自己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充满了工作热情,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当遇到一定的挫折与外在压力时,原有认知与现实情况产生强烈冲突,促使他们对工作的价值与前途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这时他们如果缺乏良好的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对工作失去信心与兴趣,这样势必会影响其工作潜能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成长与后续发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遇到压力与挫折时辨清方向、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发挥潜力、开创职业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是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的精神保障。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途径
1.培养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意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旦具备了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意识,可以说是向心理健康迈进了一大步。这样,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清晰的认识,勇于承认自己个性的不足或专业发展的危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整一些暂时性的不健康现象,进而保证工作中的旺盛精力和完好状态。相反,如果缺乏这种意识,就会在突然出现的问题面前手足无措,更谈不上及时调整与改进了。因此,培养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意识,可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做到有备无患,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2.记录并整理工作日志,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能做到注意并及时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然后定期进行整理,就可以在总结工作经验的过程中,顺利地达到肯定成绩、纠正错误的目的,为下一步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工作日志也可以帮助其梳理思路、疏通心灵,以便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避免对自己提出不恰当的要求与期望,合理评价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并科学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而如果对于自己的工作情况缺乏清醒的认识,就会在遇到问题时陷入困惑,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人的情绪是通过认知的折射而产生的,正确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绪,不良的认知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记录并整理工作日志,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提高对工作的认识,给自己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调动内在的潜力,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3.拥有自己的心理督导,或者拥有几位水平相当的朋辈知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由于职业角色而肩负着帮助别人、促进别人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但同时其作为一个自然人,也是一个生活在各种现实关系中、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与个性特点、也会遇到各种发展问题的普通人。对于具体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般能够自我调整;而对于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自己排解不了的心理问题,则应该勇于面对困境,暂时脱离工作,寻求他人帮助,而不能因为自己职业的关系而羞于启齿。应当认识到,寻找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如同医生自己生了重病而无法治疗时总要请其他医生诊治一样。如果拥有自己的心理督导或者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那么在遇到问题时就能从心理督导那里获得心理帮助,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处于健康的水平。
另外,拥有几位水平相当的朋辈知音,可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平日的不满情绪有处倾诉,快速恢复心理平衡,保持自信,体验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4.至少拥有一种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压力或挫折,并伴随着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这时,不应忽视或压抑自己心中的消极情绪,而是应当寻找适当的情绪宣泄渠道。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除去这句话的艺术夸张成分,它也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人的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宣泄的话,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情感势能”, 这种能量一旦超越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消极情绪的困扰,就应采取合理的宣泄方式将其释放出去,比如找合适的人进行倾诉、参与业余活动等都不失为好的方式,都可以有效地起到心理的自我保健作用。这样一来,在压力或挫折面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会及时摆脱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行为的正常能力。
5.保持正常的工作、家庭生活模式
首先,无论从事多么高尚的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保持正常的工作模式,这样就可以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解除后顾之忧,也利于其以更加纯净的心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次,对于在外工作、劳累的人来讲,家庭——这个心灵休憩的港湾应该说是其“休养生息”的最佳场所。正常的家庭生活模式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和谐的家庭气氛里,享受家庭特有的温馨与惬意,并获得心灵上的真正放松。因此,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模式和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理支持。
6.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说是人们心理健康的一条主要标准,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满足其归属感、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然而,据有关调查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压力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紧张或者不协调。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果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将快乐与朋友共享,就可以将痛苦与朋友分担,减少消极情绪在心理淤积的可能,在相互坦诚的沟通中获得启迪,激发改进工作的灵感;在相互的信任与欣赏中获得信心和勇气,摒弃对困难的畏难情绪,从而以更加积极、愉快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因此,具备正确的交往态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是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心理健康的工作者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并保证学生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策略或途径,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电邮:lcmcx@163.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