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弱学生因智力低下,而派生出了多种缺陷,行为活动常常受到某种局限,这往往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周围环境的某些冷遇、歧视,更加重了他们自信心的丧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智弱教育首要问题是恢复学生的自信心,补偿其自信心。几年来,我们在培养智弱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上有了一点收获,摸索出了以下几点工作经验。
一、“爱心” 是帮助智弱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根本点”
我们的办公地点就在启智学校的楼上,不经意的偶遇常令我感动至深。一天,我去卫生间打水,刚一推门,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扑来。我定神一看,是启智学校的李红老师在清洗裤子,班里的一名学生把大便便在了裤子里。听过我由衷的称赞后,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没什么,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做过。”她的话语平淡而真实,而我却被深深地折服了。上学期,学校新来了一名学生,智残体残,走路必须人搀扶,我们教研室的老师都为启智学校的老师犯愁。但是她们并没有嫌弃他,平日有专人照顾,对他进行科学的专项体能训练,经过一学期,他居然能够独立行走了。
热爱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人都有爱的需求,特别是智弱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智弱儿童由于大脑疾病带来了智力损伤,学习能力差、速度慢。这就要求教师理解他们的痛苦,并给予最大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关心,在学习上、生活上认真地帮助他们,使之享有同龄人的平等待遇。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有意损伤智弱学生的自尊,就会引发智弱学生教育工作的极大障碍。
二、“信任”是帮助智弱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动力源”
对智弱学生不但要以“爱”为本,还要以“信任”为源。
对待智弱学生,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学生心理也会因此受到驱动,化为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不然。贾雨动作慢,自私,从不帮助别的同学。基于这种情况,班主任王老师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而且相信她一定能办好。经过一段时间,她不但自己主动取饭盒,还帮助同学喂饭、穿鞋等。她的进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因人而异,采用信念语并付诸行动来帮助智弱学生树立自信。如对多动症儿童采用的信念语是“我是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抑郁型学生的信念语是“我是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小天使”,懒惰的孩子的信念语是“我是勤劳能干的小蜜蜂”等。我们通过实践,效果非常好。
总之,我们应辨证地看待智弱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爱抚,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燃起自信的勇气,找到“我能行”的感觉,从而不断地克服自身缺点,争取进步。
三、“能力培养”是提高智弱学生自信心的“助推器”。
生存能力是人们适应社会需要、能够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这种能力获得对智弱儿童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智弱儿童智力低下,表现出知觉和抽象概括能力很差,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智弱儿童由于先天的禀赋缺陷,因而教师在训练中要下大功夫,才能使他们的能力有一定提高。为此,我区启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不计辛苦,定期组织学生去商场购物,去公园游玩,与其他普通小学联谊。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耐心地教学生认识学校、老师、同学,使学生懂得老师教他们很辛苦,因此要尊敬老师;同学之间要团结,不打架、不骂人,应该互相帮助;教育他们要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要求他们懂得对客人有礼貌,学校来客人要让路,进教室时说客人好,客人走了说再见等。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外出买菜,能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商店购物,去书店买书,去同学、亲友家办事,自己骑车上、下学。这些能力的获得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存能力打下了基础。在这些训练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保护和提高。
四、“成功教育”是提高智弱学生自信心的“检阅台”
古有“事非经过不知难”之说,就是说能不能完成某一活动,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然而,在智弱学生那里,却往往存在着“事非经过不知易”的情况,这是由于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缺陷和潜在能力所造成的。克服这种现象惟一可行的办法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种实践活动必须是一种适度的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引导智弱学生品尝成功的甜头,从而使他们摆脱因屡遭失败而丧失自信心。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智弱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打下“容易成功”的基础。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一次“系鞋带比赛”,学生体会了分秒必争的意义,懂得了珍惜时间;一次跳绳比赛,学生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一场拔河比赛,学生懂得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次次简单的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活动成功的内在支柱,是活动的心理准备条件。恢复和提高智弱学生的自信心,是特殊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几年来,由于我们注重了对智弱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智弱学生的缺陷获得了最大的补偿,并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学校文艺队曾代表市、区参加各级各类的文艺演出数十次,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现在,孩子们无论在课上课下都有了很大变化,他们活泼、爱动、开朗、快乐,找到了自我,每一天都充满自信地迎接蓬勃升起的太阳。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电邮:zxhlsh@126.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