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东城区心理课教学改革第一期试验,主要通过对东城区育芳小学60名学生及其教师和家庭2个月的自信心培养训练来完成。经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的配对样本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实验后学生的自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孤独感有所降低,城市生活的适应性有所增强,但后两项指标实验前后的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关键词:心灵关怀;贫困学生;自信心培养
一、课题的提出
城市贫困学生不仅在生活水平上远远低于城市普通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面对着城市中巨大的经济差距,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生活与学习的自信心以及人生的孤独感都与城市人口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我们所选择的北京市育芳小学,无论教师、学生还是他们的家长,生活水平都相对低于周边重点校。教师的工资较低,教学资源较少,已经培养出的骨干教师大多流动到周边的重点学校,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拥有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灵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的较少;该校生源的三分之二来自于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家庭和城市中吃低保的家庭,家长因生活所迫无暇顾及或因文化程度的限制不知如何顾及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们在双重的无助中滋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疏导,暴力倾向学生和极度自卑的学生越来越多。
在此状况下,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限制了其今后改变命运的心理能力的成长。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证明,对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的重要他人对于他们自己和对于孩子、社会的态度和能力,将极大地影响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因此,北京市东城区心理课教学改革课题组第一期实验重点放在了对儿童进行自信心训练上,与此同时还特别重视改变儿童生存环境中重要他人的意识和能力,用以考察能否通过“心灵关注”的形式给这些贫困人口特别是他们的子女以长期根本并促其自助的帮助。
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完成对城市贫困人口子女的心灵帮助,探索对特殊人群帮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累更为全面的心灵关注的经验,为今后向更多的贫困人群及其子女提供有效的帮助积累好的经验。同时,探索心理课教学改革富有成效的经验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单组前后测实验研究
1.前后测问卷的选择。主要有自信心问卷、儿童孤独问卷、城市生活适应性问卷。
2.问卷结果的统计。根据评分标准,统计每张问卷每一道题的成绩,最后再汇总每张问卷的总成绩。根据编码系统,对每张问卷进行了单独的编码并登统到计算机中。
3.被试选择。前后共有65名学生参与到训练当中,因春节放假,6名学生中途退出,又补充6名学生参与训练。所以前测问卷59人,后测问卷65人,前后共发放问卷124份,其中两次数据不全的问卷12份(因为共有12名学生或者只参加了前测后返乡无后测成绩,或者只参加了后测没有前测成绩),共回收有效问卷124份,回收率100%。
学生中二年级7人,占11%;三年级7人,占11%;四年级12人,占18.5%;五年级20人,占30.8%;六年级19人,占29.2%;涉及北京市、江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7个省市的在京打工的65个家庭的贫困子女。
4.实验的实施。2005年11月~2005年12月聘请教育专家对育芳小学的40名教师进行了全员心理培训,每周二、四各一次,共8次,之后选派本校自愿参与的教师20人作为培训者参与对学生的训练。
2005年10月,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招聘到心理学硕士12名和不同学科的学士2名,北京171中学、北京朝阳区外国语学校、东城区府学小学心理教师5名,朝阳区语文特级教师1名,共20名志愿者,于2005年12月~2006年1月,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了四次培训。志愿者除了参与培训教材的开发与完善以外,还负责进入每个小组进行观察和现场指导,每一次活动后,在课题组负责教师的主持下,育芳小学的培训教师先自我总结,再由志愿者进行点评,及时总结,及时提高。
2005年12月,为可能参与实验的贫困学生家长发放家长信100份,征求家长意见,选择其中签署了对课题组授权书并且愿意参与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参与实验;2006年初,实验教师分别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与59位家长作了沟通;2006年寒假放假后召开家长会一次,实验过程中邀请家长参与实验活动三次。
对学生的培训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形式进行,培训进行三次后6名学生刚一退出,马上通过电话的形式又邀请另外6名学生参与。
5.数据的录入。聘请计算机使用熟练的两位教师,在Excell中将前后测数据录入,存成Excell4.0格式,然后导入SPSS。
6.数据处理。利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配对样本的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四、研究结论
1.经过两个月的自信心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显著提高。训练前有15%的学生忧虑抑郁、烦恼自扰。他们觉得世道艰辛,人生不如意,甚至沮丧悲观,时时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觉得不如别人,缺乏和他人接近的勇气。训练后比例降低为5%,这可能是因为对于那些极度缺乏自信的孩子,两个月的自信心训练还没有充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应该给予后续的更多关注。
训练前有37.5%的学生相信自己在一些一般性问题上有应付的能力,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则会忧虑抑郁、优柔寡断,甚至沮丧悲观。训练前只有40%的学生安详、沉着、信心十足,相信自己有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有安全感,能运用自如。训练后,则有57.5%(超过一半多)的学生有很强的自信心了。
2.两个月的训练后,部分学生的城市生活适应性有了提高,但变化的差异不显著。从学生总的分布看,训练前城市生活适应性很强的学生没有,训练以后,有2.5%的学生变化很强烈;训练前10.5%的学生适应性较差,训练后减少了2.5%。看来,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性处在两端的少数学生容易变化,适应较强和适应性一般的学生变化不明显,占到学生总数的87.5%,这就是为什么城市生活的适应性不如自信心那样变化明显的原因。
3.两个月的训练后,部分学生的孤独感有了降低,但变化的差异不显著。
五、心理课改及未来研究中的几点设想
1.用环境的改变带动人的改变。本次研究的最大成果不是孩子的自信心水平有了多大的提高(尽管这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是培训了影响他们的教师和家长,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最成功的一点,不仅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对于改变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课程重点应该放在生态效应上,即改变其环境,改变其重要他人的态度进而再去改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2.激发人的潜能,彻底改变自身命运。中国自古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导。对于贫困家庭子女的关注,在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如果没有资金的持续支持,很多课程改革可能就要搁浅。因此,从课程改革设计之初,就应该想到所有的活动设计,要从激发学生和他们的教师、家长的潜能下手,让他们学会改变现状的方法,建立改变现状的自信,最终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仍能利用自身的动力持续改变自己。我们的课程改革得到了加拿大政府资金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为更多的贫困人口服务。
3.在改变别人的同时改变自己,让每一个课改参与者获得不竭的前进动力。不论是课改的设计实施者还是项目的培训者、观察者、参与者,在这一次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都深刻地感到了自身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在自我的关注下获得的,它必须是通过向社会、向别人奉献爱心、奉献智慧,看到因为有了你的奉献而使别人发生了发自内心的改变以后才可以领略到的。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无可替代,又可以促使人不断地参与奉献、收获惊喜,这份惊喜也是人的最高的理想——自我实现的理想。
4.持续考察这些孩子的变化,追踪研究。愿我们的心理课程改革能够持续到第二期、第三期……这样我们可以作深入的追踪研究,也可以让没有参与实验的孩子有机会参与到课改的受益者群体中来,将课改试验成果不断扩大,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家庭受益,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北京一七一中学、北京市府学小学、北京市育芳小学。电邮:chenlijuan8325@yahoo.com.cn)
编辑/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