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有目标、操作性强、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正基于此,辅导课中出现的个别拒绝参与团体活动的防卫现象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选择有效回应方式科学地加以引导,才能使同一年级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性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班级团体辅导;个体防卫;有效回应;提高
在一堂小学五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公开课上,我借班上课。课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组织全体学生过“魔王”关,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魔王”由一个学生扮演,戴上面具,拿一个充气玩具槌站在椅子上作欲敲人状,过关学生面对“魔王”要大声、清晰、流畅地说出过关的理由,且不能与别人重复。游戏开始了,首先是前排的学生列队依次过关,气氛热烈而紧张,这时我发现一名叫凡的女孩还端坐在位置上,于是我轻轻地走过去,邀请她参加游戏,可她怯怯地看着我,摇了摇头。游戏继续进行着,不时有一些因胆怯而临场发挥不佳的学生挨槌,被打回队伍后面等待重新过关,引得笑声一片。这时,凡的身边也多了几位顺利过关后回到座位的学生。我又走近凡,微笑着再次邀请她,可她还是摇摇头,身子往后撤了撤,我只好作罢。前排未能一次过关的学生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最终都顺利通过了“魔王”关,等到后排的学生开始过关时,我又一次走近凡,弯腰轻声细语地与之交流,期望她能加入过关的队伍,可我还是无功而返,她的神情也显得有些不自在了。当游戏已近尾声时,我发现凡在座位上微笑着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着。我又走到凡跟前,蹲下来,不厌其烦地劝导起她来,并让大家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她,希望她珍惜这最后一次机会。此时,大家的注意力也转向了我们这一边。凡先是沉默不语,眼神里充满绝望和无助,渐渐地眼圈变红了,继而泪流满面,最终她的哭声化作一场尴尬。这突如其来的现象让我始料未及、束手无策。最终这堂课只好草草收场。课后听课老师们“锲而不舍”、“关怀备至”的评价让我犹如芒刺在背。这堂心理辅导课虽已时过多日,但辅导课中凡拒绝参与游戏的现象却让我反思至今。
首先,我在这堂心理辅导课上过于强调预设的目标,而忽视了对个体防御行为的具体分析
班级心辅导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参与率很高、课堂活动流程动感很强的学校教育形式。辅导活动的现场是瞬息万变、很难预测的,很多原先在纸面上形成的方案设计拿到课堂上就实施不通。我在上此堂公开课之前试教过几次,也遇见过类似的因个别学生口吃、过度胆怯等原因不敢参加游戏的个体防御现象,但都能通过积极的回应和引导得以及时解决,因此我凭借这些粗浅的课堂积累,盲目刻意地追求课堂流程的完整性,而一旦出现像凡一样拒绝参与游戏的现象,我还是凭借直觉猛追穷打,想促成其主动参与,而忽略了对个体信息的分析和再思考。这纯粹属于经验主义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辅导思路。
第二,没能做到高度尊重团体中的每一位学生,造成了尴尬的课堂辅导局面
我的一次次真诚的邀请,似乎体现了我对凡的极度关注,但其实正因为我的多次关注,无形中使其不自信、怯场等心理弱势暴露在众人面前,尤其是在公开课这样一个场合,面对众多的听课老师,一个凡所不熟悉的群体的介入,打破了她平时构建的自我所能保护的心理空间,无形中增加了她的心理负担,使其更加不敢尝试过“魔王”关,也许换成没有听课老师在场的班级辅导课,在她所熟悉团队环境下,通过我和其他学生的鼓励她就会参加游戏。因而,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凡选择拒绝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她的权利,但我却没能尊重她的这一选择,无意中伤害了她较脆弱的自尊。高度尊重是一种真正人性观的反映,尤其要无条件尊重学生的选择,换句话说就是“给人面子”,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现状,不偏激、不侮辱、不训斥、不埋怨、不拒绝,当然也包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以真诚信任的目光和语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现有基础上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前提是必须要创设一种温暖的、安全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自我的防卫心理,充分保护每一位学生在团体中免受不必要的心理伤害,让其在团体中充分成长,这才是班级团体辅导的最终目的。
第三,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对回应技巧的有效性选择
作为一名初涉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非专业教师,我在对辅导理念的认识上还很不到位。重结果、走过程是我们在辅导课中的通病。面对凡的第一次拒绝参与游戏的防卫现象,我的回应是及时准确的,但随后几次的关注、引导就显得重复,致使回应无效并走向消极的一面。事后我想,也许换一种方式去邀请她,不让其成为大家的关注点,运用一些可行的回应技巧消除她的焦虑心理,或让与其关系密切的同学陪同过关,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面对凡的心理变化,我若能及时调整回应方式,理清辅导思路,抛开公开课追求完美展示的束缚,静下心来,用同理心感受凡的需求,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以适度要求和适时引导,即使她最终不愿意过关,起码不会伤害她的自尊,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有目标、操作性强、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正基于此,辅导课中出现的个别拒绝参与团体活动的防卫现象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选择有效回应方式科学地加以引导,才能使同一年级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性地得到发展和提高,才能借助班级团体辅导的特殊形式预防因缺少必要的关注、疏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一、创设轻松、安全的团体辅导氛围是减少出现个体防卫现象的关键
这首先要求辅导者在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时必须具备罗杰斯提出的三种基本态度,那就是真情、真诚和无条件关注。团体辅导者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良好的气氛,一种令团体成员接纳与信任的气氛可以使每个成员不必防卫及隐藏自己,自由自在地表达释放自己,敢于尝试,有勇气接受失败,这样才能使团体辅导产生效果,并促使当事人改变和成长。钟志农老师在一次讲座中就说过,班级团体辅导要注重氛围,不要注重理性探讨的完美,也就是说班级辅导是建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成员的心扉会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在这一氛围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回应,并使学生的认识和行为发生变化。因此,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是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最主要的任务和最高超的技能的体现,也是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最基本的环节,更是预防团体辅导中出现个体拒绝现象的关键所在。当然,辅导氛围的创设还包括辅导教师对课堂游戏的精心设计,对各环节的仔细推敲以及对辅导方法的有效选择,尤其要考虑几种可能出现的学生反馈现象的回应方式,并能及时作出调整,不打没有把握的战,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还要不断地积累临场经验,严格遵从以人为本的辅导理念。
二、面对“个体拒绝参与”的防卫现象要充分体现“高度尊重”的回应原则
“高度尊重”就是要无条件尊重学生拒绝参与游戏的选择,包含对个体学生选择的接纳和自我情绪的控制。只有高度尊重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取得“水到渠成”的辅导效果。团体辅导中的个体学生千差万别,在团体辅导气氛不成熟的情况下,个别学生拒绝参与游戏或某个辅导环节,不能达到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要摆正心态,高度关注个体选择,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共情、共感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传递自己充分理解学生的信息;要体会学生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并采用表达同理心的语言如“你是不是觉得……”、“你拒绝参与的原因是……吗”、“我觉得你的意思并不是……”等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积极的鼓励和正面强化,并调动现场一切有利因素增强学生在团体中的自信。面对学生的拒绝,我们在课堂上要审时度势,不可一味强求,尤其要注意不露声色地保护其自尊,这也必将对辅导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辅导教师对学生个体的“高度尊重”。团体辅导课应该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做,不应仅限于一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如何,要以“来日方长”的思想原则来指导我们的辅导思路,在“高度尊重”的基础上也许下一次的“适当要求”与“适当引导”就能奏效。“高度尊重”的理论倡导者罗杰斯提出,“个体内部有一种趋向成熟的倾向能力,个体有能力理解自己的痛苦,有能力探查深层的经验,虽然这种能力被防御机制层包围,但它确确实实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合适的心理气氛下,它就会显露出来改变实际的行动。这是人本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决定,耐心等待吧!
三、用“无为而治”有效回应“个别拒绝参与”的防卫现象
面对班级团体辅课中个体学生因为某些心理障碍而拒绝参与游戏或某一课堂环节时,我们往往呈现出一种想马上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其实,单凭这份热情还不够,有时反而适得其反,造成了课堂不和谐的现象,也许这就叫做“欲速则不达”吧。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这种思想认为,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意愿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只能拔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只有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发展的自然状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无为”并非“不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背而为,讲求顺其自然。面对学生个体的拒绝参与现象,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究其原因:其实这只是团体辅导中个体的一种抗拒与防卫特征,由于个体的焦虑担忧,无法自然自发地展现自己以及与人互动,于是个体会本能地产生防御倾向,拒绝参与行为便是防御的表现之一。这时候,辅导教师要注意不能横加干涉,不可从主观意愿出发而“妄为”,要保持冷静,静观其变,适时而导,不妄加“外力”,要与辅导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像罗杰斯所主张的“非指导性”那样——强调辅导员的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尊重和接纳以及共鸣同感,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外部条件使辅导对象达到“自助”的目的,以外促内赢取“无为而治”的高效益。在提倡“无为而治”的大原则下,暗示技术的运用有非常好的回应效果。重视暗示技术在团体辅导中的运用,有利于保护个体学生,使其心理困惑得到解除。有拒绝参与行为的个体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具有负面暗示,某些游戏情景的设置刚好类似于他们曾经失败的经历,因此他们总担心再次失败。这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这种负面暗示就是阻碍个体参与团体辅导的一大阴影。辅导教师要根据个体反馈的情况及时作出回应,合理运用暗示技术,即相信他们本身具有的克服自己问题的潜能,除创设轻松、安全、融洽的团体交流氛围外,多用眼神和体态,少用口头语言,对于有严重焦虑、恐惧心理障碍的学生,尝试私底下教其自我暗示“我能行”等以达到自助的目的。
四、班级团体辅导课中的个体防卫现象还需课后延续辅导
防御心理严重的学生的心理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引发“个体拒绝参与”的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运用“暗示”等辅导技巧进行尝试辅导外,要想治本,仅仅靠一两节团体辅导课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课后的跟踪辅导尤为重要。而目前班级团体辅导这一方式还只是停留在解决普遍问题这一层面,同时受课前辅导预定目标设置的影响,我们对团体辅导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个体问题不可能当堂就能解决,对于个体防御心理严重的学生要通过表面现象分析内在原因,深入了解其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因素,课后进行延时辅导,掌握适当的时机再引入团体辅导氛围中来解决,这样做起来,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益。
当前,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已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班级团体辅导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既需要有一颗爱心,更需要有一颗智慧的心。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给老师的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何尝不是如此,一场危机的恶化或解除,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们。面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这个新兴的课题,我们还需通过不断的实践,认真积累经验,深刻把握课堂辅导理念,高度关注个体现象,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中心小学。电邮:Ljj24618@tom.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