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所属单位现装机容量129.3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39.3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90万千瓦(其中新建机组60万千瓦),有前期火电建设项目两个——镇雄项目4×60万千瓦和巡检司扩建工程2×30万千瓦。公司在职职工3606人,离、退休人员2147人,职工总数5753人。除新投产的昆明二电厂外,其余都是老、小企业,单位人员严重超编。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与国家发改委签订的“关停小火电机组目标责任书”,华电集团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关停小火电机组78台484.5万千瓦。华电云南公司涉及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的电厂有巡检司发电厂和昆明发电厂两家,关停时间分别是2007年和2010年,两厂关停总规模30万千瓦,涉及分流职工1671人,分流职工占公司在职职工总数的46%。关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依靠华电云南板块内单一企业进行体制内分流,对于稳定队伍、确保和谐是有利的,但面对占职工近半数的艰巨分流任务显然并非明智之举。现有新建项目少,新建项目按照定员组织生产承担分流能力有限,若忽视分流后接收企业的赢利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势必影响接收企业的健康正常发展甚至生存,必将造成新的难题。依托区域项目发展进行分流对资产并不优良的华电云南公司来说仍然是其长远之计。针对华电云南板块的实际,当务之急是解决巡检司发电厂职工分流问题,只有敞开分流渠道,争取新项目核准,同时按照跨区域与打破水、火电界限相结合,内部核算单位与公司制企业结合的方式,向华电云南板块内外不同体制的企业分流职工,同时实施内部退养、退休、鼓励自谋职业、离岗休养等政策性分流措施,敞开分流渠道,优化、科学分流方案,才能确保关停目标的实现和队伍的稳定。
从企业分流的主渠道看,新项目建设无疑是首选。巡检司发电厂所在地距离云南省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小龙潭煤矿公路距离仅30公里,处于滇南电网和滇中电网结合部,邻近滇中电网,扩建新项目除满足当地负荷发展需求外,对满足滇中电网用电增长需求,支援西电东送将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老厂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对促进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形成了一笔难得的无形资产,为新项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项目的建设,可以为巡检司发电厂关停提供依托,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和资产一并纳入新项目公司进行管理,通过主业按定员组织生产,围绕主营业务开展综合产业工作,并采取其它渠道分流富余人员,既可以实现老厂人员的稳定有序分流,对促进地方经济,充分利用老厂资产,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将发挥更大作用。
从企业分流的其它渠道看。一是办理退休;二是实施内部退养政策;三是实施鼓励再就业机制;四是在华电云南板块内外、华电集团系统内的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职工夫妻两地分居情况,分流安置部分职工;五是跨体制分流,按照保留原有职工全民身份、就近安置、多体制就业的原则,在华电云南公司所属的内核算电厂、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及公司员工出资组建的综合产业公司中,合理确定定员,分流部分职工。六是积极探索其它分流方式。
从关停分流的政策因素上看。作为主渠道接纳巡检司发电厂分流职工的巡检司发电公司,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必然是分担改革成本最大的承担者,有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在竞争中淘汰,出现“关停一家,拖垮一家”的被动局面。因此,我们在科学制定、优化方案的决策中,不仅应该从企业集团内部出台措施减轻承担者的成本压力,更要争取上级各级政府关停小火电机组的鼓励政策,分担承担者的成本压力。
火电建设具有一定的周期。在关停过程中,替代的新建电源项目如果不能及时投入运营,关停企业遇到的难题积累到企业自身无法解决时,必然推向社会,成为新的社会负担和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要认真执行好鼓励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政策措施,才能尽量减少关停企业造成的社会负担和不稳定因素,确保国家“十一五”降耗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确保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华电云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