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在近日召开的重庆市招标投标协会成立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副司长李亢就我国招投标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我国的招投标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招投标领域中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政出多门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一些有关招投标的规章和文件与《招标投标法》不一致,甚至相抵触。有些应当修改或者废止的文件规定至今还在执行,一些新发布的规定与《招标投标法》不一致的情形仍时有发生,政出多门的问题未根本解决。二是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屡禁不止,一些部门违法设置投标许可、资质验证、注册登记等手续,阻碍甚至排斥其他地区或系统的投标人投标。三是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一些项目业主规避招标,将应当公开招标的变为邀请招标;有些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人挂靠投标,相互串通,低价抢标、高价结算,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四是评标不公正问题日益突出,一些评标专家泄密或与投标人串通,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五是信用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对守信者缺乏保护,对失信者缺乏惩罚。六是招投标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很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人员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与此同时,招投标行政监管乏力,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状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能满足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李亢强调,“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招投标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对统一完善的招投标制度充满着期待。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法规政策。抓紧制定和上报《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草案)》,统一市场规则,增强可操作性。九部委联合发布实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促进招投标活动公平和公正。二是加强评标管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建跨行业、跨部门综合性国家评标专家库,统一专家管理制度和惩戒办法,为专家独立、公正、科学地评标创造基本条件。各部门不再单独组建评标专家库。三是建立信用机制。按照统一规则、分步实施的思路,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研究制定统一的招投标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当前,要抓紧研究建立招投标活动当事人违法行为记录公布制度。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五是切实发挥招投标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各部门在规则制定、执法监督、重大案件处理等方面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