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大课题。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应该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国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根本上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把“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由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转变。我们必须站在建设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当前,在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矛盾中,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不仅惠及城市人口,也要惠及广大农村人口。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在要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走向现代化。这是人类社会要普遍遵循的一个发展规律。我国13亿人口中有7亿多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实质性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只有从全局角度出发,使农业的产业链得到延伸,使相当大一部分农民的身份得到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多次强调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必须要加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我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与实际国情相结合,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就必须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不能单一地考虑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工业化。这也是为什么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需要我们紧紧地、牢牢地把握住,并把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西部移向东部以后,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和制度方面也出现了矛盾,这通常被说成是一种新的二元结构;比如,如何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使组团式的城市发展能够与新农村建设交相辉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是新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我们的社会和谐就会出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所以,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逐步使城乡广大居民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基础。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二产的比重偏大,三产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当前资源消耗过大,出口过大、外汇顺差过大,以及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也出现了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增长过热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人口的转化,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收入的提高也必将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进而提高对产品的选择和质量的要求,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不仅将产生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也将带动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建设等方面的有效需求,会强劲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中心镇发展壮大后,对农村的辐射、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没有现代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很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目标。反之,如果仅仅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考虑城镇与周边农村产业结构的相连,基础设施的相通,不考虑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即便城镇化在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得不到有力的反哺和支持。
第四,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节能减排问题非常突出。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较快,4月份仍然保持着较快的速度。由于认识不到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偏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支撑节能减排的财政、价格、金融等政策还未完全到位,全国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是上升的,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如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两个三角洲地区,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对具有7亿多人口的农村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行统筹的考虑;对城市中偏重于重工业、偏重于高耗能工业的结构、偏重于简单的加工出口的结构及时地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我们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更多地、比较稳定地向城市集聚,使其成为新的消费的增长点。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在充分认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重大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这项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要统筹规划。
当前国家正在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以推动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和城乡统筹发展密切相关的规划主要有三类:第一是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二是城乡建设规划,第三是土地利用规划。如何将这三个规划有机整体协调,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法律框架的约束下,制订统一的目标任务和明确的政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如何突出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发展阶段的特点,正确解决好当前本地区需要重点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合理安排重点项目和资金流向;如何合理布局城市群和新农村建设,使城乡都非常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如何使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错位发展,自成特色,以及如何在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等,都是需要我们充分考虑的问题。
第二,要深化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和二元结构相关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教育等制度,都带有一些传统的色彩,影响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当前,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非常重要的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有序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要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对于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农民工的待遇问题要特别关注。在深化改革中,还要注意行政区划的合理设置问题,对有的村、乡(镇)以及县的设置,需要根据新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新的格局下,还有一个如何加强行政管理和社区管理的问题,并且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需要挖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第三,要明确责任。
除了统筹规划、深化改革任务外,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各地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要明确其目标取向是什么,近5年、10年内具体应该做哪些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要考虑好自身财力的安排以及政策的设计。具体到财力安排上,要加强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的功能,强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反哺。要特别注意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统一考虑,就有可能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要把节能减排问题放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广东省始终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有着宝贵的经验。佛山市已经取消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实行了统一的居民户籍制度;东莞市将比本地居民多4倍以上的外来农民工称为“新莞人”,尽可能地给他们在各种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各地要借鉴他们的有益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改进工作,共同努力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