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2007-12-29 00:00:00张占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4期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对工业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阶段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几大问题,妥善处理这几大问题将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非常必要。
  
  一、关于工业增加值和增长速度:保持较快增速,做大总量,仍然是自治区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工业经济规模较小,总量较少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完成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经济总量走进全国中等行列”的目标,必须保持较长时期的较快增长,实现增量上的新跃升,促进工业经济在总量上的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
  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30%左右的增速,保持了连续4年全国第一的水平,成为历史上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2006年,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总量是2002年的4.5倍,纯增1299.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在西部12省区中,由2003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位;在全国的位次中,由2002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8位,占全国的份额由1.24%上升到2.1%。工业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37.8%上升到60.7%。
  分析2006年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超1万亿元的地区有山东、广东和江苏等3个省,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仅为山东省2006年新增量2123.8亿元的78.5%;与江苏省的新增量1765亿元、广东省的新增量1658亿元相当。
  自治区在资源供给、空间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与沿海地区相比,均具有一定优势,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因此,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地按照“好、快、大、长”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二、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的快速发展,符合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实际
  
  重工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大技术创新空间,较强产业关联效应等优势。目前,自治区工业经济仍处于资源型经济发展阶段,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重工业加快发展,继续推动轻工业做大做强,形成轻、重工业“两轮同转”的发展格局,符合经济发展实际。
  近年来,自治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有色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盐碱化工、煤化工、硅化工为主的化工工业,以专用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工业发展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2003年至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8.56%、70.36%、72.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