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有“红灯区”,只是无缘也无胆看上一眼,说起来真够“土老帽”的。当年,在韩国做访问学者,离汉阳大学不远,有一个叫“清凉里”的地方,那里的“红灯区”非常有名,但终究没敢去看。
这一次,我有机会来到德国西部小城卡尔斯鲁赫,一名在此攻读博士学位的校友告诉我,在卡尔斯鲁赫大学主楼对面的一条街上,有一段就是“红灯区”。
在我“强烈”要求下,校友鼓起勇气陪我走了一遭。这是一条非常狭窄但很长的街道,一大半地段住着普通居民。在挨着大马路的一端,大约有五十米长的地段,两端有墙隔着,车辆不能通过。街的两边多是4层楼房,外表与普通居民楼有所区别。各幢楼房的门灯都是红颜色的,有一种“小红灯笼高高挂”的味道。几乎每个房间都亮着红灯,颇有几分像中国人结婚的“新房”。街道两边一层临街面有不少大橱窗,坐着一些身着比基尼的女人。乍一看,她们就像是商店橱窗里的广告模特,定睛一瞧都是大活人,属于那些明码标价的妓女。
“红灯区”的街道上冷冷清清,根本没有想像的那种彪形大汉“守护”,只是在阴暗处有个别人在徘徊,可能是有心没胆的,也可能是有胆没钱的。
就外表而言,卡尔斯鲁赫的“红灯区”除了一些“行业”标记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无论是对附近的居民,还是对在工程方面很有名气的大学,都没什么“不良影响”。
卡尔斯鲁赫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几乎没人光顾此地,更没有发生过在校大学生将妓女带回宿舍过夜的新闻。其实,该校的部分学生宿舍,还真在“红灯区”附近。
德国最有名的“红灯区”在汉堡,欧洲最有名的“红灯区”则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比起它们,卡尔斯鲁赫的“红灯区”算不上什么,仅仅是我所见到的冰山一角。
妓女在德国的影响并不算小,德国现有妓女4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达20亿马克(约合70亿元人民币)。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近年来德国议会一直在讨论,是否给予职业妓女法律上的保障。我听说德国通过了相应的法律,妓女也同其他行业的员工一样,享有退休金和失业保险等待遇。
妓女做的电视广告,好像不止一个台播放,时间当然是在午夜时分。
也许是少见多怪,我与德国人交往时,从来没有听他们谈论女人、性之类的话题。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正常的。
“红灯区”、妓女之类的问题,在德国并非与“肮脏”、“无耻”、“下贱”连在一起。多数人虽然对此不屑一顾,但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也就见怪不怪。
在柏林留学多年的中国学生告诉我,有的室内游泳池,每月专门有一天,所有的游泳者必须裸泳,否则不得入内。还有人说,在夏天,如果阳光充足的时候,到河边散步,说不定身边的某个女士会旁若无人地脱光衣服,趴在地上晒屁股。
有人说,东方的政治文化是饺子,构成馅的东西都在里边,外边则用单一的皮裹着;西方的政治文化则是比萨饼,所有的馅都露在外边。其实,在性观念上,东方的也是饺子式的,西方的同样是比萨饼式的。
(杨冰荐自《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