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沙尘暴反复袭击之后,被称为“金色粮仓”的宝地已成沙漠,再也不见绿洲、良田、湖泊。整座村庄的村民都迁走了,惟独还有一户村民,怎么也不舍离去。
不再有打渔的日子
民勤县这个地方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也是中国北方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当时当地的风力是五到六级,大概能见度在三十米左右。
这次沙尘暴整整刮了一天一夜。虽然沙尘暴已经过去,但大风并没有停止。从蒙古高原上刮来的五六级大风,卷着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土,弥漫在空中。
上个世纪70年代,在民勤的最北端有一片绿洲,这里曾经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每亩单产将近800斤,被称为是金色粮仓,但是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是一片荒凉了,村民们陆陆续续搬离这块土地,现在只剩下一户居民还固执地坚守在这里。
东云村第六社惟一还留在这里的村民就是魏老汉和他的老伴。魏老汉今年53岁,从出生时就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一直到现在。
如果不是魏老汉和老伴一直留在这里,东云村第六社的历史也许已经没人知道了。
据魏老汉说,原来村子里有很多人,最多的时候有一百来口,每年过春节时还扭秧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子里的人才陆续向外搬迁。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发源于祁连山雪水的石羊河,一路走来在民勤汇聚,分割开了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和第三大沙漠巴旦吉林沙漠,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青土湖。民勤因此成为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过去,村民们靠着青土湖,过着可以耕种可以放牧还可以打渔的日子。但是现在,富裕繁华的东云村第六社为何突然变得如此苍凉?究竟是什么原因留不住金色粮仓的主人?魏老汉老两口又将如何在沙漠的边缘生存下去昵?
2007年3月28日大风,天气预报说有沙尘暴。魏老汉家里吃的水没有了,他和老伴要赶在沙尘暴刮起来之前到三公里之外的地方把水运回来。运一次水可用十几天。
魏老汉感觉沙尘暴就要来了,装满水之后,他和老伴顾不上跟别人多说句话,匆匆忙忙就往家赶,谁知道三轮车居然坏在了半路上。
他只有求救于离他最近的,住在十几里路之外的儿子的岳父母。还好,个把小时之后,魏老汉儿子的岳父母赶了过来。家里头有了水之后,魏老汉这才舍得把洗脸之后的水拿到羊圈里喂羊。
得知魏老汉家里的地还没铺地膜,大老远赶来的亲家父母又帮着他们老两口下地干活。
自从邻居们搬走之后,魏老汉靠着原先村里打下的一口苦水井,种了十几亩茴香和棉花,这些都是需水量少的经济作物。沙尘暴一旦刮起来,没铺好的地膜就会满天飞,刚洒下的种子也会被风吹得无影无踪,那么一年的收成也就不用指望了。魏老汉说。这里要是有水的话,种庄稼还行,因为土地好。
两大沙漠吞噬绿洲
在民勤县石洋河流域的最下端,当地叫做青土湖,说它是个湖,实际上现在已经变成了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了,但是在历史上,青土湖最大的水域面积曾经达到过400平方公里。就是在解放初期的时候这里还是野鸭成群,芦苇丛生的地方。在1958年前后,青土湖就彻底干涸了,随处可见芦苇的根部和白色的瘀泥,而且在沙漠上还有很多贝壳的碎片。
青土湖干涸之后,民勤县附近的两大沙漠在此握手了。以一条公路为界,公路左侧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巴旦吉林沙漠,右侧是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而公路两边,随处可见废弃的民房和田地。两大沙漠的流动沙丘现在正迅速吞噬着曾经的绿洲。
民勤县林业局工程师路林平介绍说,沙丘流动速度是根据各个地段的不同而变化的,全县基本上平均速度是8-10米,有个别地带达到10-20米。
在魏老汉的记忆中,沙漠离自己这儿有十来公里时,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沙漠离这里仅有两公里左右了。
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民勤县有两千多万亩的土地被沙化,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4%以上。
民勤县这个地方,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2600多毫米,因此,祁连山上流下来的石羊河就成为民勤绿洲的重要水源。但是这些年来,石羊河上游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越来越多,流到民勤县的地表水就越来越少,民勤县就只好开采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之后,导致地下水水位也越来越低。从而造成地表植被缺水死亡,土地沙化进一步加重。
如今。像魏老汉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的农民们只能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一天天地守望着正在逐渐被沙漠吞噬的家园。
这片土地让他不舍
为了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恢复地表植被,民勤县的生态移民工程已经开始实施。这项工程包括关压水井,生态移民,封育耕地。魏老汉一家也在政府的生态移民范围内。其实魏老汉在送走移民出去的村民时,自己也曾想搬出去,无奈自己年老多病,已经力不从心了。
魏老汉告诉笔者,他也曾搬走了几次,一次是1986年搬到清风农场种了一年地,由于那里苦得很,他的身体无法适应,没办法就回来了。后来他们又去了涞湖种了一年地,也是因为体力太差,再一次返回来。最后他拿定主意哪里也不去了,就住在这个老地方种庄稼,度过他的晚年。
就这样,打定主意的魏老汉老两口又住在了自己的老房子里。但是现在,随着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政府的生态移民工程势在必行了。
虽然政府不断警示,这个地方很快就会被沙漠侵蚀,但是一直生活在这里,抗击了一辈子沙尘暴的魏老汉并不相信。在魏老汉看来,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一直就是这样,今后也不会恶化到哪里去。至于在外人眼中恶劣的环境,在他这里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他说,他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在他小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这样经常有沙尘暴,他早已习惯了。现在沙尘暴来了他们就把门关着坐在屋里看电视就行了。至于沙漠他也不害怕,因为他从小就在沙漠里长大的。
在沙尘策源地生活了一辈子的魏老汉,始终不相信有一天和他朝夕相伴的沙漠会将他的家园侵蚀。因此要搬离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这对于魏老汉两口来说,是难以接受并且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这一天,魏老汉的女儿带着孩子从城里赶过来看望他。看见女儿和外孙女,魏老汉和老伴特别高兴。家里没什么可招待的,他们为女儿和外孙女煮上了鸡蛋。
魏老汉的女儿说,父母搬到别的地方也太远了,她没办法照顾,住在这里相对来说照顾起来还方便一点,不过她也担心遇到沙尘暴。
虽然担心父母生活在这里会受到沙尘暴的威胁和侵害,但是女儿和儿子目前都没有能力为多病的父母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去处。而如果魏老汉和老伴继续住在这里,种地、生活离不开使用地下水,这样的话,又会令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后果是当地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送走乡亲孤独守望
民勤县林业局工程师路林平说,农民种地就要在这里汲取大量的地下水,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继续快速下降,使地表植被进一步沙化。如果当地居民搬移,那么这一块地方地下水位有可能回升,林草植被也有可能正常。
在民勤,现在为了减缓荒漠化的速度,当地政府计划封育62.5万亩耕地,有几十户像魏老汉一样情况的生态灾民正在准备搬迁。未来几年,在民勤,一些村庄将会成为县志中的一个历史名词。
路林平说,民勤现在的生态环境是处于局部治理,治理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生态恶化的速度。
一个小小的民勤阻挡不住两大沙漠的联合进攻,治理民勤不仅仅是民勤一个县的任务。这个西北地区仅有30万人口的民勤县,目前已经成为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点地段。国家三北防护局副局长说,目前,社会上非常关注民勤,就连“两会”都非常关注民勤,民勤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确实有这个危险,有这个挑战。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次去考察后,一是河水的径流量减少,再一个地下水位的降低。从三北工程来说,下一步要专项加大这里的治理,要扩大公益的范围,就是尽量把一些保护区纳入公益林的范围。
3月30日天气晴朗,魏老汉到村里各处转转。他说,他不想走,只要自己一天不走,他就会坚持守护家园一天。为此,他还向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护林员。在这片土地退耕之后,自己能守护着这片故土,因为许多老邻居还盼望着环境能够变好,他们有再回来的一天。
在一户已搬走的居民的大门上面还留有“光荣军属”、“遵纪守法”、“光荣户”这样的一些匾牌,可以想象当时这个家庭的一种生活状态,门框上一幅残留的对联写的是“门对金山增富贵”,表明了这个家庭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但是现在已经是人去房空了,不过这家的大门上还留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大门的门锁是用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的,那是害怕风雪会把它给侵蚀了——走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在想有一天还要回来的!
(孔育珊荐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