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毛泽东在私塾读书时,有一次,在课堂上偷看《水浒传》。塾师发现后,将他拖到天井边罚站,并让他以“天井”为题作诗。毛泽东面对天井里的积水、卵石和小鱼,吟成一首“打油诗”:“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网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塾师见毛泽东文思敏捷,让他回到座位上。
1927年,鲁迅先生为了揭露国民党政客拜谒中山陵时,表面严肃、内心肮脏的丑态,曾写了一首题为《南京民谣》的“打油诗”。诗曰:“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著名诗人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中,有不少“打油诗”。其中有一首,讽刺旧中国通货膨胀:“跑上茅房去拉屎,突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
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军阀吴佩孚战败后,乘火车从武汉逃到洛阳,声称将以饮酒赏花为乐事,度过余生。当时主编《湖南民报》的谢觉哉,就此事改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写成一首“打油诗”:“青天白日竞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
毛泽东和张闻天,在紧张的战争年代常开玩笑,以调节气氛。一次行军时,张闻天骑马打瞌睡,跌了下来,出了洋相。毛泽东闻讯,凑趣作了一首“打油诗”:“洛甫骑马过湖南,四脚朝天滚下山,人没受伤马没死,菩萨保佑你平安。”
193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的六十寿辰。时在延安的作家丁玲,在为徐老祝寿的宴会上,即席赋“打油诗”一首,诗曰:“长征二万五,衣服自己补。马儿跟着跑,生活最艰苦。闲暇爱读书,年老心不古。遵纪是模范,谦逊与人处。革命主义真,名利当粪土。大家贺徐老,共撰英雄谱。”
1959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参加第25届世乒赛时,因发挥不理想,单打比赛失利。他当场写了一首“打油诗”以自责,诗曰:“单打输给美国人,双打领先不敢胜。十九十六手发软,一失足成千古恨。”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兴奋不已。欢庆之际,他吟了一首题为《咏原子弹》的“打油诗”。诗曰:“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1967年,作家廖沫沙和吴晗被关押在北京西郊的一个矿区,一次被批斗后,廖沫沙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想到他们每天弯着腰被批斗的现实,曾乐观地写了一首题为《嘲吴晗并自嘲》的“打油诗”。诗曰:“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于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看斗风骚。”
1971年9月13日下午,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听到林彪“折戟沉沙”的消息后,当场仿唐代诗人卢纶的《出塞曲》,写成一首“打油诗”,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诗曰:“月黑雁飞高,林贼夜遁逃。不用轻骑逐,大火自焚烧。”其中“贼”后被乔改为“彪”。
“文革”时期,“四人帮”污蔑陷害邓小平时,许世友上将愤怒至极,曾吟两首“打油诗”斥之。一曰:“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起三落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还他三百枪。”二曰:“戴眼镜,夹皮包;会总结,会提高;论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
1977年,郭沫若在参加曾受“四人帮”迫害的作家阿英的追悼会时,感慨万端,当场吟成“打油诗”一首:“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据1980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载,一领导在看完《白蛇传》的演出后,委婉地批评剧团的负责人说:“这个戏可以演,不过,你们应考虑,雷峰塔倒了,今后还要不要学雷锋?”有人作“打油诗”曰:“不懂就不懂,千万别装懂。戏中雷峰塔,如何比雷锋?”
(李博成荐自《杂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