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
从中体会"一流大学"的真谛,什么叫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重点大学地方化问题这几年来可谓众矢之的,从普通百姓到全国人大代表都对它发起过抨击。所谓重点大学地方化,指的就是重点大学的招生名额过度向大学所在地倾斜。一份对全国部属高校2000年至2002年招生计划的分析材料表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全国的平均水平是44.76%。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最高,均值为49.66%;中部次之,均值为40.69%;西部最低,均值为31.93%。
也许是碍于社会上批评太多,今年一些名校在录取时采取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所谓扩招,也就是在"招生计划"外临时增加名额。据《新京报》2007年7月13日报道,清华大学今年计划在京招生320名,具体招生时扩招了20%,而北京大学在京扩招比例更是高达50%!复旦、上海交大等想必在上海招生的"本土化"倾向也十分显著。
一般来说,高校在录取工作中,会根据各省具体的生源状况,临时调剂一些名额,这都是录取工作中的正常状态。但这一类的调整比例一般很低,像北大清华这么高的扩招名额,显然是早有预谋有意为之的,其目的也许就在于防止社会上的批评"干扰"其对本地生源的特殊照顾,因为每年的录取名额分配是要提前向全国公布的,如果批评太多,有关部门和高校可能都会有所顾忌。但若来个"暗度陈仓",一两天的工夫生米就煮成了熟饭,你就无奈他何了!糯米变酒千容万易,酒变糯米千难万难啊!招生指标就是各高校手中随意揉搓的糯米,至于最后是变成美酒还是变成酸醋,不是你普通百姓或是一些人大代表所能左右的。
全国重点名校招生本地化,当然事出有因。一方面是现在很多名牌高校都是教育部与地方共建,地方财政出了钱,就会要求高校多在本地招生;另一方面问题出在高校本身,重点名校所在地一般基础教育条件较好,使他们误以为这些地方的生源质量也较高,所以也乐得顺水推舟,多给本地招生名额。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来自高校本身的狭隘,比如在几乎完全自主的研究生招生领域,今年北大保送名额占了研究生招生的一半,几乎全是来自本校本科生,理由也是生源质量高什么的。
无论从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近亲繁殖都是最大忌讳,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如此,高校不也是如此吗?"人要来自五湖四海,派要出于三教九流。"这样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从大学来说,本地生源占比越来越高,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侏儒化,不断地将自己降到与地方院校一样的水平。对于地方来说,这同样是一种同质竞争,短时间内对于提高本地人才质量有好处,但长远看,人才的同质性太强,质量会逐步下降。同时,同一学校毕业的人再在一起工作,工作关系上会盘根错节,对地区发展未必是好事情。我建议煼⒋锏厍政府应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实行共建,让不发达地区的高校多录取发达地区的孩子,这样的结果会比现在不知好多少!
据悉,美国一些一流大学的一流院系,研究生招生时如果招收常青藤的学生比例过多,自己都会有危机,觉得多元性不够,学生的经验太单一。在我们这里,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名校从名校录取学生天经地义,学生的成分越来越单一。香港高校这两年开始也不断扩大在内地招生的名额,为什么要花钱请内地学生去读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助理苏明基教授的说法最有代表性:"我们招这些学生,不仅是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在香港这么一个小地方长大的孩子,视野太小了。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内地,理解和他们不同的人的经验……一个从吃不饱肚子的地方来的学生,会给香港学生带来一个新世界。他们的存在,会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香港一些高校特别注重到内地不发达地区招生。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一个穷省给了十几个招生指标,比北大在该省的招生比例高好几倍,而且还取消了面试。
湖南卫视有个了不起的严肃节目叫做《变形记》,让完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互相交换,实质性地深入对方的生活,结果对于双方的正面变化和影响都非常之大。这不仅对孩子是教育,对大人也是个教育。建议中国的大学校长和书记们不妨去认真看一看这个节目,也许从中能够体会到"一流大学"的真谛,也重新体味一下什么叫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