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冰
老北京网以及胡同拍记队并非任何实体组织,而是网友借助网络平台,自发组成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旨在弘扬老北京传统文化,宣传和普及文物保护意识,并真实记录老北京的胡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迁。
公告
6月24日(周日)拍记队队活动预告
本次活动负责人:那么回事儿
集合时间:6月24日周日下午1点30分
集合地点:虎坊桥路口西北角
查询坐车线路请到:www.bjbus.com
参加请跟帖,然后直接到集合地点
活动相关问题咨询,和其他相关事宜等,请联系虫子:13522460315
6月20日下午5点15分,网友"那么回事儿"驾轻就熟地在老北京网站论坛上发出拍摄胡同的帖子,此时,距老北京网拍记队正式开展活动刚好一年。
一个人的守望
老北京拍记队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以老北京网站为活动平台,相约每个周末去拍摄老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胡同,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大家的共同特征是对胡同有着特别的感情。
老北京拍记队的元老张巍,同时也是老北京网站的创始人。这位今年刚好30岁的胡同守望者,已经为老北京网贡献了7年青春岁月。2000年11月1日正式上线的老北京网从某种程度上成了张巍唯一的情人,他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全部给了它。
精精瘦瘦的张巍,一件文化衫,一条大短裤,远远地走来,就像是胡同里蹿出来的邻家男孩儿。及至谈起北京的胡同、北京的现状,略微有些结巴的谈吐中却混杂着倔强、愤懑、自豪与那么一小点自负,这个时候的张巍,更像一个标准的70愤青。
17岁开始在媒体打拼,从最初级的发行员做起,历经岗位变动,卖报纸的张巍变成了做报纸的张巍。古老的北京热火朝天、日新月异,一片片倒下的胡同被巨大的楼宇取代。胡同出身的张巍也从破旧的四合院拆迁到了新建的小区。
为了纪念,他将四合院内的窗棂扒了下来,装饰在新居客厅的墙上。看着看着,他开始觉得不够。"随着城市改造运动,胡同越来越少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子孙后代将看不到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建筑精品了,该为此做点什么,哪怕是留点资料也好呀。"
于是,2000年11月张巍创办了专门介绍老北京传统文化的公益网站---老北京网,开始讲述老北京自己的故事。渐渐地网站内容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分身乏术的张巍干脆辞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网站建设上。
从2003年开始,他既当编辑,选择适合刊登在网站上的文章,又当记者,骑着自行车在即将消失的胡同中拍摄记录,临了,还要担当技术总监,自己琢磨网站开发技术。唯有一个职位他没法担任---网站运营总监,自始至终,老北京网都在做公益事业。
"几年下来,已经为网站投入了几十万,不但不挣钱,还成天问家里人要钱,你说,我怎么可能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谁会嫁给这样一个没钱没房没收入的人?"
张巍的努力也不是全无收获。世纪互联为老北京网提供了带宽支持,每年总有热心企业为老北京网提供一些赞助,一家公司还把位于安定门内柴棒胡同某个商务楼的一间办公室送给他们作为办公基地。一些热爱老北京的网友自发担当网站的志愿者,网站为此还配备了三四名酷爱老北京传统文化研究的专职工作人员。
7年光阴,张巍曾无数次想到过放弃,但一想到那些热爱网站的网友们,他又咬牙坚持了下来。最近,张巍又和网友推出了一份名叫"燕都沙龙"的老北京传统文化电子杂志,"老专家不会上网,年轻人上网又不知道传统,我们就是一道桥梁,连接老北京的过去与未来。"
一群人的记录
起初,张巍做着孤独的拍摄者。后来,老北京网的论坛功能开通了。张巍就开始在网上发帖,相约熟识的网友一起周日拍摄,之后参与的网友越来越多,拍记队的称呼也就在网上叫开了。
如今老北京网每天的点击率在1万以上,汇集了大量喜爱城市文化的网友,每次只要发个帖子,就会有很多网友报名参加。从2005年6月拍记队以网络发帖的模式开拍胡同,迄今为止已经持续了2年的时间。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春夏还是秋冬,拍记队周末拍摄的活动从未间断过,虽然每次参加活动的人员不固定,人数也不确定,拍摄水平也有高有低。
北京现存胡同、即将消失和部分已经消失的胡同,在拍记队的镜头下,变成了30余万张影像记录。张巍说,他正在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汇编成老北京城市古建筑资料库。"我们要留下这些影像资料,对后人有个交代,让他们去评价现在对城市改造的功过是非。"拍记队已经在北京部分高校举办过两次胡同风情摄影作品公益巡回展,受到学生们非常高的评价,并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新会员。
因为是网络联系,拍记队的成员都以网名相称。张巍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掌柜"。在他看来,网名是自己从小到大唯一能够自己做主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现在派出所调查,除了问你本名,曾用名,还要问你的网名呢。"
2005年下半年,北京城满大街贴的都是拆迁通告,拍记队没法制定详细周密的拍摄计划,只能是"跟拆迁赛跑"。"曾经因为对于南北两城区的拍摄重点问题,还在网上起了争执。由于当时前门地区面临改造,而网友大多家住南城,所以将拍摄重点放在南城,一些住在北城的网友就提出了抗议。其实是大家对自家门口的胡同格外有感情,这里需要有个平衡。"
有一段时间,拍记队的活动人数特别多。张巍记得最多的一次有70多人,"这么多人浩浩荡荡挤进拥挤、狭小的胡同,根本就没法在一起拍。"后来,拍记队购置了对讲机,兵分几路,分头行进。网友们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将那些难以进行拍摄的场地一一搞定。
2005年底,张巍在一次拍摄中遇到一位日本老者。老人家告诉他自己拍摄北京胡同已经超过20年了。张巍大受刺激,"一个外国人都知道来珍惜、欣赏咱们的文化,咱们却要等到失去了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和价值。我真后悔,自己干得太晚了!"拍记队最受不了的事情就是---今天光线不足,而明天胡同却消失了。
"1949年,北京西城区曾有820条胡同,到2003年只剩下600多条,有近200条胡同在50年来的城市发展中消失,许多老北京耳熟能详的扁担胡同、库司胡同等,如今都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名字。在我们拍过的600多条胡同中,又有好些消失了。真要等到胡同都开始售票接受参观,我们的文脉也就断了。"
网友"迷茫的前世今生"的观点代表了很多拍记队成员的想法。"每当我风尘仆仆地在胡同之间穿行,举起相机对着那些破旧不堪的老墙和门楼按下快门时,时常有人奇怪地看着我,说:这有什么好照的?我理解他们的诧异。他们在日趋狭窄、破旧、低矮的老房子里住得太久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去欣赏那些虽已模糊但还精细的彩绘、濒临腐朽却仍气势威严的宅门以及房檐屋角历久弥新的砖雕……然而,让我在胡同里流连再三的,还是一些上岁数的老人。跟他们一起走在胡同里,仿佛老旧的屋瓦和灰墙一下子有了生命,它们像院子当中的老槐树一样融进了老住户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分享着柴米油盐的琐碎、呼吸着同样的气味,成为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那一刻,我找到了拍照的理由---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记录下我身边胡同发生的一切,记录下这个城市历史的某些片断。我相信,很多年以后,这些照片给我留下的,不只是美好的回忆。"
张巍对现状很是悲观,却又无可奈何。唯一让他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拍摄、记录、保护的重要性。每次拍摄完后的AA制聚餐上,网友们讲解胡同历史,交流拍摄心得,互通最新信息,那些逝去的或即将消失的胡同似乎又回到了饭桌上、楼堂前,张巍也会在刹那间生出一股一切犹在的美妙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