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进入权力交接时代

2007-06-11 21:45尹鸿伟
南风窗 2007年4期
关键词:军政府缅甸政府缅甸

尹鸿伟

素为亚洲军人统治象征人物的缅甸总理丹瑞大将,在2006年最后的一天由妻子杜江江陪同乘搭一架私人飞机从仰光前往新加坡进行健康检查。这位年逾73岁高龄的缅甸最高领导人长期忍受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折磨,2005年还曾遭遇短暂的轻度中风。泰国媒体在2006年甚至报道说:“这位高级将领经常喘不过气来。”

2007年1月23日,丹瑞大将终于在世人关注中出现,其在首都内比都(彬马那)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但是在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没有对其健康情况作任何评价。丹瑞对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给予缅甸政府和人民宝贵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李铁映表示国际社会应在尊重缅甸主权和尊严的基础上,向缅甸提供建设性帮助,而不是横加干涉。

社会进程屡屡受挫

缅甸以往被国人关注最多的是其毒品和少数民族武装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境内共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是主体民族,其他克伦族、掸族和克钦族等为少数民族。由于缅甸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30%,而且其聚居区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长期以来缅甸民族问题成为影响其政治经济发展和与主要邻国泰国的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自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的民族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国内十多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分别组建武装与中央政府对抗,国家长期陷于内战状态。

而在一些西方的报告中,缅甸也一直被描述为毒品、艾滋病和难民的来源地,并且对邻国甚至全球都是个很大的威胁。但上述状况成因复杂,并不全是政府的过错。现实的情况是,缅甸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民族矛盾尖锐,现代意义上的统一民族国家尚未完全形成,长期的经济落后和停滞使社会结构分化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中产阶级尚未形成。这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即近20年来缺乏执政经验的民主势力借助国际声援的不断抗争,成了这个有着百余年苦难史的国家最为吸引眼球的地方。

1990年5月缅甸大选结束后,西方国家以军政府拒绝向获胜的反对派移交国家政权,同时长期限制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及反对党的政治活动为由,陆续对缅甸施加严厉的制裁。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不高,交通、能源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机器设备、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长期的制裁和封锁不仅使缅甸经济逐步陷入困境,也使缅甸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这样的困局一度令缅甸军政府希望通过放松国内控制并与反对派恢复对话,来说服国际社会减轻乃至最终取消对缅甸的制裁。当局曾于2001年和2006年两度破例允许外国人探望被软禁中的昂山素季——先是联合国缅甸特使、马来西亚人拉扎利·伊斯梅尔,后是联合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甘巴瑞,但这种妥协是有限度的,由于反对党的政治不成熟,政治和解的机遇被一再错失。

2004年10月19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突然宣布前总理钦纽因健康原因离职,由委员会第一秘书长梭温中将接任。在缅甸民主进程方面,比较务实的钦纽一直受到来自军政府内强硬势力、反对党和西方国家的三重压力,其突然被更换似乎也印证着缅国内政局的保守化趋势,例如一些强硬的缅军政府高官开始强调“一个血统、一个声音、一个领导”,包括联合国对缅甸提出的三方民主对话也一直得不到响应。但是,缅甸军政府坚持“积极独立”、“睦邻优先”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改变,经济政策没有太多变化,维护与17股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达成的和解局面和继续与最大的克伦反政府武装进行和谈的民族和解政策也在继续执行,这说明军政府的最大利益在于确保政局稳定,因而不会走冒险的内战路线。

目前,缅甸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让外界深感神秘。2007年1月16日,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华盛顿时报》公布调查显示,比较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度,香港、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名列三甲,而缅甸为倒数第五。最近数年,缅甸人均收入仅为200美元左右,属东南亚区内最低。当然,尽管大多数缅甸人都极度贫穷,但不影响有钱有势人群的奢华活动。据报道,2006年7月丹瑞的女儿丹达瑞出嫁,有多名与军政府将领关系密切的缅甸富豪出钱资助,单是奉纳礼金就超过5000万美元,还未计算筹备的费用。

除了大量贫困的民众外,缅甸内战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缅泰边境的缅甸各族难民营人数逐年增加,这是让缅甸政府难以自我解嘲的现实情况。不过,对于西方媒体指摘的“三宗罪”——缅甸监狱中仍关押着至少千名政治犯,对少数民族的镇压仍在继续,毒品种植和交易问题依然严重——缅甸军政府认为,这些问题是不可能分开来解决的。就拿禁毒工作来说,国际社会在过去30多年里对缅甸的援助少得可怜,特别美国说多做少,甚至以“缅政权必须进行自身改革并允许适度民主”的政治理由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因此缅甸无法有效制止国内毒品种植和加工,致使佤联军等少数民族武装长期“以毒养军,以军护毒”,占据地盘拥兵自重,缅甸政府自身也是深受其害。缅甸外交部曾在《缅甸新光报》上刊载严正声明,指出缅甸自己不可能单独解决毒品问题,需要国际支持与合作;并宣称缅甸正与联合国、东盟成员、邻国和其他对缅甸有兴趣的国家开展合作,努力实现缅甸国家目标,彻底消除毒品。

然而一直以来,外界与缅甸军政府的合作并不顺畅,境外的“缅甸联邦民族联合政府”等一批反对军政府的党团组织就认为,缅甸军政府除了中国以外,在国内外没有一个政治盟友。而美国政府也一厢情愿地认为,缅甸国内诸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军政府的独裁,因此只要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方面持续施加压力,实现政权民主化更替,就能很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华盛顿并不支持任何与缅甸军政府接触的努力。但是缅甸军方高层特别指出,缅甸内部长期的民族冲突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和经济背景,没有强大的军队作保证,仅靠形式上的民主改革,是难以真正解决缅甸民族问题的,甚至可能引起缅甸的混乱和分裂——缅甸联邦就会像前南斯拉夫一样,沿着各邦的边界,迅速分裂成许多小国。

努力打破外交孤立

1997年7月,缅甸正式成为东盟成员国,此举引起了西方世界的不满,美国缅甸异议组织“美国为缅甸运动”不断指责缅甸军政府,“那个政权摧毁3000多个乡村,强迫10万难民出国逃难,囚禁世界唯一被关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造成数百万人沦为现代奴工”。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原定于2000年12月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盟与欧盟外长第13次会议几乎流产。在此情况下,缅甸政府逐步认识到在西方制裁短期内不会彻底解除的情况下,发展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是自己的最佳选择。而在东盟内部以泰国和菲律宾为代表的亲西方国家近两年的持续关注下,缅甸国内的政治高压态势在2007年初有所缓和。

2007年1月4日,为庆祝独立日,缅甸政府释放了大约50名政治囚犯,9日又释放了2006年9月逮捕的5名学运领袖,但是没有涉及外界一直关注的昂山素季。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在同期闭幕的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表示,东盟9国外长曾多次向缅甸表明,缅甸军人政府的做法一直令前者心灰意冷。他强调缅甸必须履行实施民主的长期承诺,释放包括民运领袖昂山素季在内的所有政治犯,而缅甸不断拒绝改革,使得东盟难以挺身为缅甸抗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这件事如今已在我们的范围能力之外”。

与此同时,东盟之间的经济联合面临政治考验。2007年1月东盟宿务峰会上,与会国家一致同意,争取在2015年年底前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提高竞争力应对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但是缅甸的情况令东盟大伤脑筋。分析人士認为,东盟位于西方压力与互不干涉内政集团中间,非常为难,其将欧洲联盟作为发展模板的目标也可能因为缅甸因素而落空。在造成这一困局的两大原因中,除了地区的反恐问题外,还有东盟成员在是否允许在东盟内部采取经济制裁行动一事上无法达成共识。但是,缅甸与同属新东盟国家的越南在政治层面上关系良好,根据2006年8月1日在河内举行的第二次政治协商会议精神,每当老东盟国家在东盟会议上批评缅甸时,越南总是带领新东盟国家支持缅甸。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缅甸并非完全处于孤立局面。2006年8月,印度东北部的邦政府已向缅甸政府提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印度与其东北地区和南亚地区国家的经贸往来,希望缅甸重开史迪威公路。历史上,这条公路一直连通着印缅中三国。而随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官员也透露,该行在2006年内将向云南保山至缅甸密支那公路建设项目提供1.8亿元人民币。该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境外段99公里已基本建成。该银行官员表示,这条国际道路的修建,有利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近30亿人口的两大区域对接。众所周知,当中缅甸最亲的国家是中国。

现在,缅甸特别认同中国“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这与被西方势力所支持的昂山素季所提倡的“政治民主化必须走在发展经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认为缅甸是在越南深化改革成功的激励下,认真地向日益强大、崛起的中国学习。缅甸领导人们一直在研究中国和越南的工业发展模式,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策略不但有助于增加生产和吸引外国投资,而且能够维持政府的严厉控制。

更值得缅甸政府庆幸的是,那些制裁缅甸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与缅甸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在东盟内部,与缅甸关系最密切的泰国与它的经贸关系一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与缅甸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东盟以外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日本,由于中国基本上没有干预缅甸的意思,而且不断给予各种援助和帮助,令其一直没有因经济制裁而产生恐慌。2006年11月,缅甸总理梭温在访问中国期间还同武钢集团、华中电网公司进行了铁矿和水电开发的商谈。嗣后,中国和缅甸政府在仰光继续签署了多份经贸合作文件。2007年1月,中国第一个在缅甸投资的水电BOT(建设-经营-移交)项目——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开发运营合作协议在缅甸新首都内比都签署。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对缅甸包括军事和安全在内的各项强力援助,在很大层面上有利于军政府的稳固和延续,也就等于间接宣布了欧美国家多年来对缅甸的各项制裁无效。在中国的帮助下,缅甸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曾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穷的缅甸垂涎于中国对其农业、能源、水电、通信和港口等国家基础建设的援助,以及供给数量惊人的廉价商品。

政权模式不会改变

2005年11月,缅甸政府下令国家首脑机构迁往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新建的行政首都内比都,再次引来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猜忌,也证明了现政权长期维持的决心。2006年2月12日,丹瑞大将在缅甸联邦节上表示,一些大国企图支配缅甸,对缅实行经济制裁,他们正图谋破坏民族团结,阻碍国家发展。丹瑞同时敦促国民对国内外的破坏力量“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事实上,在缅甸问题上,国际社会一直希望中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中国一直认为目前缅甸的国内形势是缅甸的内部事务,因此不支持外国对其进行干涉、制裁或孤立。中国保持与缅甸的友好关系既出于自身的长远经济战略考虑,也包含自身周边安全的考虑,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缅甸虎视着马六甲海峡出口,向西可以压缩印度向南海、东南亚一线伸展的空间,向北可以切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陆地联络。

但是美国从来就不愿意放弃对于缅甸事务的关注和干涉。2006年5月,美国国务卿赖斯通过“美国之音”广播对缅甸人说:“你们争取民主的理想没有被遗忘,你们并非孤军奋战。美国与你们站在一起。我们仍然是你们忠诚的伙伴,我们将努力争取你们重新在自由、和平和繁荣中生活,我们会让这一天尽快来临。”

勤劳的缅甸人其实也不乏值得自豪的成就,除了芝麻生产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位外,其盛产的蜂蜜更被认为化学残留物少,对环境破坏小而受到各国欢迎,其中包括欧盟成员国、蜂蜜主产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想像自己的蜂蜜一样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缅甸需要作出改变,现在希望为其未来开出良方的人已经很多。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提倡一直不能实现的“民主论”外,近来还不断有人提出“君主制论”,并且以周边的泰国和柬埔寨为佐证。柬埔寨在内战结束后,马上致力恢复印度教与佛教精神相结合的君主制度,王室虽无实权,但通过重振传统宗教习俗和文化,冲淡了红色高棉统治的悲惨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而泰国始终保留着为君主制服务的官僚体系,王室在军队与政府两大力量之间起着很好的平衡作用。

改变的迹象已初步显现,除了上面提到的释放约50名政治囚犯外,对于国际社会异常关注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缅甸政府除了照例拒绝200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韩国前总统金大中2007年1月初提出的前往缅甸会晤昂山素季的申请,表示金大中到缅甸的目的“形同干涉缅甸内政”,似乎也在改变处理策略,尽量淡化政治色彩:2007年1月20日,缅甸政府称昂山素季接受海外表彰民主成就的国际奖项奖金,却没有缴税;官方背景的《缅甸新光报》指控她收受外国间谍机构提供的8.5万美元,并坚称她不是政治犯,政府考虑非常周到,只对她施加限制,而非根据法律惩罚她。该报道甚至明确说:“事实上,缅甸没有政治犯因为政治犯行为而面临法律行动。”

另外一个迹象是,尽管缅甸军政府自1988年通过政变上台以来,最高领导层几经调整,统治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巩固,但外界发展变化的确已对缅甸当局产生压力和影响。在2006年下半年,一度传出缅甸军政府将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革,核心内容是丹瑞大将和二号人物貌埃副大将退出在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把权力移交新生代的高级军官,全面启动国民大会的制宪进程,但是两人仍然保持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职务,成为退居幕后的实权人物。这一传闻,有很大可能是缅甸军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其正在向文人政府转变的试探气球。可资佐证的是,现在一部分内阁成员已经被要求辞去军职,各地的军队已开始将管治权移交内务和规划部门,丹瑞还公开表示将辞去目前担任的国防部长职务,并且计划将“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名称更改为“国家民主与发展委员会”,使其成为监督军队与未来文职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

进入2007年,随着丹瑞大将年岁日高,身體衰弱,缅甸势必进入权力过渡或者交接的时代,也许过程将面临众多风险。面对权力的诱惑和不稳定的局势,缅甸军政府第二号强人貌埃和第三号强人都拉隋曼的权力斗争可能走向公开化,甚至可能出现权力争夺的第三方。但是无论是谁出任下一届缅甸政府领导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来力量干预,缅甸军内的强硬势力都不会轻易放弃既有的政权模式。

猜你喜欢
军政府缅甸政府缅甸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缅甸记忆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与军政府关系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孟加拉国对罗兴亚人涌入“严重关切”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美担忧特朗普内阁成“军政府”
缅甸非常之旅
泰国计划8月成立新政府
缅甸勒令国际组织离开若开邦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