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宪
银行排队成龙严重地“烦”了沪上市民好一阵子。4月13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作出“排长队不改进将受处罚”的“通牒”后,八大银行纷纷表示要立即采取网点改造、优化流程以及增配员工和自助设备等措施,切实减少令市民烦恼的银行柜台堵塞现象。
在经济学看来,如果消费者在获得一种服务时要排长队,那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种服务供给不足。应当承认,这些年来,中国老百姓的银行服务需求上升很快,诸如买基金、换外汇,都是新近增长很快的业务,这对银行服务的提供是很大的压力,也是银行排长队的一个原因。当然,银行服务供求的实际状况如何,需要在一系列既定的条件(假设)下,通过获得相关数据,并经过计量模型的验证,才能得到。如果经验研究也支持这一解释,那么,增加银行服务供给的数量,就是一个必须采取的措施。尽管如此,根据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都很难把当下存在的银行长龙,唯一地归结为银行服务数量的供不应求。这里,我们把问题分为两类:服务供给量和服务供给效率,并集中讨论改进服务供给效率,并通过这一讨论,举一反三地提出当下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大量现象观察,银行服务供给不足,大多与服务理念,以及相关的管理问题有关。以银行营业时间为例。现在银行网点的营业时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午休息的,一种是中午不休息的。对于银行中午关门休息,舆论已经不知有多少批评,但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网点安之若素,依然故我。当然,它们不会是自说自话的,肯定是上级同意的。那些中午营业的网点情况如何呢?讲讲自己亲历的例子。某天中午11点多,我去一家国有大银行区级支行办事。偌大的营业大厅有10多个窗口,但只开了2个,走近一看,是两位实习生在忙碌着。我拿到的号表明,前面有38位排队者。从营业大厅中走动着的工作人员的神色看,他们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中午是吃饭时间啊。要知道,既然中午是正常营业时间,如果前來办理业务的客户很少,暂停一些窗口未尝不可,但问题是,许多上班族、上课族,都想利用午休来办点事,银行的业务中午经常会很忙。对于这类排队问题,完全可以用一个营业规范加以解决。譬如:调整柜面职工午餐时间(与客户高峰避开);或者,当一个网点客户排队人数达到某个数字,必须调整柜面人员,开足柜面窗口。现在服务行业的服务理念,以及相关的流程与制度安排,距离店堂高悬的“客户至上”,以及“优先保证客户利益”,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实,无论对银行还是其他商家,有了客户的利益,才会有你的利益,尤其是你的长远利益。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流程的改进,抑或服务制度的创新,效率即从中而来。
其次,在当今社会,服务业加了“现代”二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加了信息化。服务效率的增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然而,尽管我国的银行业在信息化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与迅速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银行服务在信息化,以及与信息化有关的宣传、辅导方面,还显得很不适应。例如,有时银行出现短时间排长队,就是因为一部分自动取款机出现了障碍。这些障碍又有一部分是因为使用者不熟练造成的。这就告诉银行,对使用者,尤其是中老年使用者的辅导十分重要。现在经常遇到的是,有一些网点是保安在兼做使用辅导,当然这远远不够。
再次,我们发现,银行排长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即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排队情况就好得多。而且,即使在大城市,排长队主要发生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这说明什么?原因至少有二:其一,从服务提供的角度,银行资源配置不甚合理。有业内人士告诉我,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银行员工收入高,导致银行用工谨慎,进而使一些网点人手不足。其二,上述四大银行,凭借某种体制内优势,集中了一些工作量较大的业务,如代发工资和养老金。从银行吸储的角度,对于能够获得这些业务的银行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这似乎又说明,银行业务的竞争性是不充分的。由银行服务反映出来的资源配置问题和竞争不充分问题,尽管在服务业其他行业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现在已经提出来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就有资源配置的问题。又如,部分服务行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垄断现象,已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瓶颈”,致使服务质量难以提高,服务价格难以调整。如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业的竞争性,则可以大大提高各类服务的供给效率。
上述分析表明,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是服务供给数量不足,不如说是服务供给效率不足。因此,任何影响服务业效率提高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应当引起服务业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