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4000点估值依然合理

2007-05-30 10:48:04李志林
新民周刊 2007年20期
关键词:市盈率经济学家估值

李志林

“五一”长假后,上证综指一连4天站稳4000点,较之冲2000点时盘8天,冲3000点时震荡2个月,显示出超强势。不少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已进入疯狂阶段,泡沫严重。更有人认为,股市已像泰坦尼克号巨轮即将撞冰山沉船,竭力呼吁管理层用利空政策打压股市。事实果真如此?

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简单地以“唯市盈率论”估值必然屡屡出错。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股市估值过高、泡沫过多的主要理由就是:平均市盈率高达40倍,大大高于国际成熟股市16——20倍市盈率的水准。这里犯了几个常识性的错误。

1.滥用平均市盈率概念。在境外股市,从来没有平均市盈率概念,只有30个样本股(美国股市)、36个样本股(香港地区股市)的市盈率。唯独内地股市采用1500只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在我看来,这种统计法就像汽车市场统计平均车价、服装市场统计平均衣价、彩电市场统计平均彩电价一样的荒唐,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始终使用平均市盈率概念,是缺乏经济常识的。

2.将中外股市市盈率作异类比较。据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前两年对美国道琼斯指数9000多点时的统计,其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38倍,现13000多点时其平均市盈率应在40倍以上。香港1700多只股票,其平均市盈率也有30多倍。但一些经济学家却无视这一状况,硬拿内地股市平均市盈率去与美国、香港等地成份股市盈率作简单的异类比较,怎么不出错误结论?

3.估值比较忽视了利率差异这一重要因素。金融学的股市估值标准是利率的倒数对应的市盈率。中国2.72%年利率的倒数是36.8倍市盈率,而美国、香港6%的年利率的倒数是16.7倍市盈率。也就是说,就算作异类比较的话,内地股市36.8倍平均市盈率与美国及香港地区股市16.7倍的成分股市盈率估值相当,更何况它们的平均市盈率要远远地高于内地股市。

4.用静态的市盈率来限制投资者对未来市盈率降低的预期。2006年4月初1300点时,某“首席经济学家”根据2005年0.17元平均业绩推测,当时7元的平均股价已达到40多倍市盈率,便大声疾呼“1300点以上都是泡沫”,管理层应打击过度投机。5月中旬,1500——1600点左右,某权威媒体接连发表4篇记者述评,根据2006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便认为“中国股市泡沫严重”,“风险很大”,尤其难以承受“小非”解禁。事实证明,一些经济学家和权威媒体对中国股市作出了严重误判,它也显示了静态市盈率的估值的滞后性,以及动态的、理性预期的市盈率估值的正确性。

5.无视4000点上方的动态市盈率估值。根据2007年首季报表推算全年业绩,现上证综指4000点上的动态市盈率仅31倍,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仅22倍,然而不少经济学们却无视这一估值标准,其论断必然被市场所抛弃。

二是应看到4000点上方估值的新视野。管理层发了《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的通知》后,市场依然创出新高,为什么?答案是广大投资者用全新的视野来对4000点上方的中国股市进行估值。

第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威力。这是内地股市独有的题材,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内地股市究竟怎么涨,涨多少,没人讲得清,只知道上世纪80年代,日币升值70%,日本股市涨19倍;台币升值60%,台湾地区股市涨17.84倍,而内地股市15年从1500点价值中枢算起,至今只涨了1.6倍而已。

第二,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作后盾。中国经济从1979年到2006年以平均9.8%的增长率傲居世界之首,近两年更是以1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时,上市公司业绩也大幅增长。就连2600点时预言中国股市有20%下跌空间的投资大师罗杰斯,也不得不在3700点时由空翻多,认为中国股市还有1倍的上升空间,可见4000点并非简单的资金推动,而是有基本面和业绩作后盾。

第三,股改、注资和整体上市提供了超越性发展机遇。股改将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由净资产考核改为按市值考核、MBO激励机制的形成,这三项举措,促使上市公司的业绩由原先被隐藏、转移、占用、侵吞、掏空,转为真实地摊在阳光下,并且大股东还将集团的优质资产以低价注入上市公司,或定向增发,并逐步实现整体上市。

第四,大量的中小盘股、中低价股具有收购兼并和股本扩张潜力。目前中国1500只股票中有60%——70%是中小盘股,而股改后,管理层首要任务是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使上市公司脱胎换骨,做大、做强、做优。

第五,参股券商概念股这一主流热点将持续地激发人气。今年以来,随着证券交易量剧增,券商行业的成长性大大地超过了所有行业,其2007年业绩增长几倍甚至十倍的事也经常发生。目前,这一热点的巨大威力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只要这个热点不熄,大盘行情就不会终结。

总之,在我看来,4000点上方不是估值太高,泡沫太多,而是很有投资价值。虽然短线也一定会有波段式的调整或“急落”式的调整,但大牛市的头部通常是复合式头部,待形成头部后也有足够的逃顶机会。因此,牛市中不轻言顶,一些人别自作聪明地逃顶(实际上往往是逃底或逃在半山腰)。局部的风险依旧存在,但目前市场整体依然是机会大于风险。(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
市盈率经济学家估值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英语文摘(2019年12期)2019-08-24 07:53:54
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低市盈率公司
巧用估值法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20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8
100亿总估值的炼成法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8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