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木銮
如果仅仅是静态地评判瑞典,甚至用中国的标准来套瑞典,实在是有过于天真之嫌。
在欧洲,经常可以听到一句笑话:“瑞典这个国家会在7月关闭。”每年这个季节,这里的社会好像进入停顿状态。大多数人关上办公室的门,去森林或海滨度假。按规定,当地人_年可以享受5周的带薪休假,因此,瑞典人大多选择天气最好的7月。
如最近国内媒体报道,瑞典人的收入差距小,住房上力求保证人人有房。此外,瑞典还有全免费的教育和近乎免费的医~fo如果因病无法工作,还能获得至少75%的工资……感觉上,瑞典的社会形态真的很接近社会主义。
从经济数据来说,在20世纪,瑞典经济表现不凡。生活质量等综合指标—直在世界前八名之内。1992年人均GNP27010美元,居世界第三位。1993年人均GNP24740美元,与美国并列为世界第五名。
如果把瑞典居民按收入分为五类。最低的一类居民占13.2%,最高的一类占36.9%,这种均等化程度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非常羡慕。有一个更为具体的数据是,瑞典年薪最高的前lO位企业家平均税后年薪只高于普通工人工资的14倍左右。瑞典的经济学家称,20世纪瑞典经济是“混合经济”模型: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实施强有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在竞争与垄断中寻找妥协的道路;工会的力量特别强大,解雇一名员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但是,自本世纪以来,北欧和西欧国家普遍陷入同样的困境:人口老龄化,社保开支不堪重负,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没有新的工作机会等等。一位欧洲知名的宏观经济学家曾与笔者聊天,他说,如果一个工人因为中欧贸易战而买不到一双中国造的球鞋,他顶多发个牢骚,或者不买了或者改买当地产但是更贵的球鞋。但是,如果让他们失去饭碗,那他们的反应就要激烈得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企业转向东欧、东亚,北欧和西欧的就业机会减5,-o现在的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Fredrik Reinfeldt)去年在竞选中就说,瑞典自从1950年起,就几乎没有产生新的私人企业工作岗位了。30%的瑞典人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小生意因劳工规则而受到不少的限制。因此,失业率的高企将给社会带来众多的麻烦。
而且,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之前所做的调查显示,瑞典的真正失业率不是官方所说的6%,而是16%。原因就是官方并没有把生病的人、正在受训的人、早期退休的人或是那些因为没有工作只好在学校念书的学生计算在内。按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算法,瑞典有超过100万人没有工作。因此,英国《经济学人》的文章说,瑞典在“粉饰”其失业率方面的水平可谓世界冠军级水平。
以现在的经济数据来测算,瑞典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已不再是现在时。1970年,瑞典在经合组织中富裕程度排名第四。但是,到1998年,瑞典在经合组织中的排名已经下降到第16位。现在的名次还在下降中。因此,2006年9月17日揭晓的瑞典大选中以温和联合党为主的反对党,也就是所谓的中右联盟击败了中左联盟。当时英国的《商业周刊》以《瑞典向右转》为题来报道本次瑞典大选结果。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取得MBA学位的赖因费尔特18岁就加入“万年在野党”——温和党青年团。1991年他当选为瑞典国会议员,专门从事改善瑞典经济的工作。他担任首相后,就开始对雇主减税,鼓励他们雇用长期失业的年轻人,并计划卖出政府在通讯和航空公司的股份。他还计划减少一般失业人群的社会福利,实行更具弹性的就业合同,增强雇主解聘员工的权利。
回顾一下法国新任总统萨科奇的经济主张吧:减征4%的税收以及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劳动合同的弹性,雇主在解聘员工方面获得更大的便利性;豁免对超时工作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税。
对比一下,这两人的计划是何其相似!
再比较一下德国当家人默克尔,她的政策几乎与英国的撒切尔、美国的里根相似,就是放松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例如2006年6月,默克尔推行一项新的医疗改革,这种改革将导致医保的缴费上升。
虽然有各种党派力量及反对团体的制约,但是赖因费尔特、默克尔、萨科奇推行右派政策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的执政理念与马克思的理论相去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
因此,如果仅仅是静态地评判瑞典,甚至用中国的标准来套瑞典,实在是有过于天真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