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有的人是喜欢应酬的,他们中的“领袖人物”被称为是“派对动物”或者“饭局组织者”,这类人通常意气风发,左右逢源,握手寒暄,嬉闹玩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这类人,我并无反感,相反会有不少欣赏之心,人有能力大小之说,能游刃有余于各种应酬之中,掌控场面,皆大欢喜,不是一般人物所能做到的。一场饭局之中,如果少了这类灵魂人物,会冷清得多。
有多少崇尚热闹的人,就有多少喜欢清静的人,这些喜欢清静的人参加应酬,多是出于无奈,或是因为工作,或是因为感情,都不得不滞留于场合之中,做好绿叶的角色,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主角们说完一个笑话后配合地鼓掌,不管那个笑话听没听过;在麦霸一曲终结之后或热烈或象征性地鼓掌,不管唱歌的人唱得好听与否。好在主角们不会太在意配角们的心情的,主角只需要观众就可以了,至于观众心里怎么想的,他们并不关心。
所以,经常在应酬的场合看到:埋头吃饭的人,无聊发呆的人,狂发短信的人,昏昏欲睡的人,频频往洗手间跑的人,窝在沙发上睡觉的人,打哈欠的人……他们是应酬场合自成体系的人,在同一间屋子,却拥有不一样的世界,为了抵制厌烦,或者说不让自己的厌烦情绪流露出来,他们只能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情绪循环系统中,等到一声锣像应酬结束,再拖着疲惫的身心作鸟兽散。
应酬是属于城市的,它是城市中最重的体力活儿。应酬盘剥的不只是被工作榨取的所剩无几的体力,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损耗,心灵上的一种折磨。农村中的人情往来多少还带有一些真诚的色彩,而城市里的应酬则完全是一种虚假的狂欢,它被赋予联络感情的名义,实际上却是建立在利益分配上的副产品,大家从应酬中各取所需,其中被分配最多的是虚荣,真正的利益是事先有过沟通或者有过默契的,应酬不过是一道加固程序而已。
据说在日本如果一个男人午夜12点前回家会遭到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工作不顺要失业了?在中国似乎也越来越有这样的趋势:一个没有应酬的男人是失败的,哪怕你只是应酬的配角,这也说明你是被邀请的,你是在场的,你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你是可以参与利益分配的一个人——哪怕你得到的会少得可怜。很少人能有拒绝应酬的勇气,你可以拒绝一次,可以拒绝两次,在你拒绝三次或者以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摒弃于圈子之外,当然你可以用“世人皆醉我独醒”来安慰自己,可醒着的时候往往更能感受到痛的滋味。
所以,你要学会找到应酬的乐趣,要参与到应酬中去。整个社会大环境如此,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一直倡导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应酬无异于自绝于社会。应酬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在某个时刻你会发现人性归根结底是一样的,在应酬中可爱之人会流露出他的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会展现他的可爱之处。出于应酬这个平台的存在,一些平日难以打通的隔阂会变得一马平川,在那一刻你会找到朋友,在某一刻你会和某人有心灵相通的感觉,但千万不要对此得意忘形,应酬结束之后,这个世界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你还是你,别人还是别人。所以说,应酬可以,千万别意气用事。
在职场上,拍着你领导的肩膀叫哥们是危险的。同样,在应酬的场合,短时间内对一个人产生知己的感觉也是危险的。因为,灯灭人散之后,冷漠还是这个城市的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