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唱反调

2007-05-14 16:48AnnelaureGannac
意林 2007年8期
关键词:侵略性癖好孩童

Anne laure Gannac

译/静子

你跟他们说白,他们偏偏回答黑。明明大家都往东看,他们偏偏往西走。他这种唱反调的癖好来自何处?

“我建议她去学弹钢琴,她却决定去学吉他。我给她报了健美操学习班,她却跟我说她更喜欢打篮球……”玛丽有一个16岁的女儿朱莉亚,她遇到了很多父母在孩子青春期都会碰到的问题:“我女儿所做的一切都是跟我对着干的。”

心理学家马斯克利把青春期孩子的反叛称为“反对依赖”,他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这是从孩童的依赖转向成人独立的过渡阶段。在还没有能力完全摆脱父母或他人权威的束缚之前,青少年会先采取反抗的态度和方式。”因此,跟父母或权威唱反调是有利于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确立的,且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这一反叛阶段延长至成人阶段,并且有成为习惯的趋势时,就会产生问题。“成年人有唱反调的癖好,表明他还没有获得自立,仍旧‘顺从他人的影响,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让自己变得

重要的方式

跟别人唱反调,在某些人身上是因为缺乏自我肯定,在另一些人身上可能是因为个性太强。因此,那些野心很大的人,那些“头头”,那些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强、别人的创意比自己好的人,都可能倾向于与他人“针锋相对”,因为惟一能显示自己地位、使自己有力量去面对竞争者的手段,就是否决和反对别人的任何意见。

童年不安的延续

当反对别人成了习惯、甚至成了第一反应时,就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顺畅,甚至出现紧张僵持的局面。那些喜欢顶嘴的人经常无法忍受被别人感动,爱情关系上也趋向于不稳定。心理学家认为,这类态度说明,当事人害怕被别人的要求所左右或是被别人吞没。这种对外界的不信任,一方面可能是某种病态的心理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缘于小时候的不安:孩童时代感觉自己过于屈从父母的要求和愿望,成年后,面对他人提出的要求,因为害怕重新体验小时候的“被压制”,会不自觉地拒绝接受一切,不管好坏。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否认,反驳,对抗,这些行为也是一种表达自己侵略性的隐蔽方式。总是唱反调的状态,说明当事人不善于怨恨别人和表达自己的愤怒。比如,玛丽的丈夫每天回家都特别晚,可是她并不直接告诉丈夫自己的情绪,而是一贯拒绝和丈夫晚上一起外出。只有当事人学会认识到自己侵略性反抗冲动的真正原因,并直接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解决之道:

区分情绪和观点

在跟别人谈话时,不要立刻反驳并发表你的“不同”意见,而是给自己时间去重新体会刚刚听到的话:到底这些话让我产生了什么情绪?然后,深究隐藏在话语背后的信息:我到底是怎么想的?目的是要衡量你的情绪在你与他人关系中的位置,学会在情绪和理智之中作出选择。建议你在表达的时候分两步:首先,你刚刚跟我说的话让我很生气;然后,我是这么想的,我的观点是……

尽量去主导谈话

不要等着别人提出观点你来反驳,不要等着对别人的话作出反应。你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提出谈话的主题,先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你就不再有“处于劣势”或者“必须屈从”的可能性,同时也让自己能总结自己的想法,因为对自己的清晰认识是自我肯定的基础。

(赵宝刚摘自《心理月刊》)

猜你喜欢
侵略性癖好孩童
潮细胞
Do Softly Pray
孩童之道
“侵略性”广告投放的背后是在线英语机构的竞争交手
满铁调查机构变迁及其侵略性的体现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集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