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继峰
在世界各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许多关于隐身术的描写。那些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凭借着隐身术,来无影去无踪,着实令人羡慕。
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依靠某种科技手段,也能够实现“隐身”。2003年1月,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隐身风衣”。人们只要穿上这件“隐身衣”,身体便会瞬间消失。
原来,这件风衣是用一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做成的,风衣里面安装有无数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够将穿风衣者身后的景物拍摄下来,然后投影到风衣的前面,这样就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以为穿风衣者变成了透明人,我们能够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身后的东西。
日本人发明的这件能够让人“隐身”的风衣的确很神奇。可是,如果拿它同军事部门研究的“隐身术”相比,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他们研究出来的“隐身术”,能够让庞大的飞机和舰艇瞬间遁形。
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研究能够躲过雷达跟踪的隐形飞机和舰艇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躲避英国机载雷达的跟踪,德国就曾在潜艇的通气管上喷涂电磁波吸收材料,以隐蔽潜艇在海上的军事活动。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大国都投入巨资,秘密研究隐身技术,并且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1989年12月19日晚,6架形状怪异的飞机从美国内华达州的托纳帕空军基地悄然升空,向巴拿马飞去。这6架飞机穿云破雾,一路上经过了加勒比地区的数个国家,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国家的防空警戒雷达都没有发现它们。次日凌晨,机群顺利飞抵巴拿马,对巴拿马军营实施了轰炸。这6架雷达看不见的飞机就是首次用于实战的美国隐形战斗机“F-117A”。
我们都知道,雷达之所以能发现目标,是因为它能够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碰到飞机后,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便会在显示屏上显示飞机的影像。因此,飞机要想躲过雷达的跟踪,就必须尽量缩小机身的有效反射面积,从而减少电磁波的反射量,当反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雷达显示屏上便不会出现飞机的影像。于是,飞机就变成“隐形”的了。
在通常情况下,战斗机的有效反射面积约为3平方米,而“F-117A”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外形结构和使用了能够吸收电磁波的特殊涂层,再加上它的机身有60%是用对电磁波反射量很小的非金属制成的,因此,虽然“F-117A”的体形很大,但它的有效反射面积却只有0.01平方米左右。雷达几乎接收不到从“F-117A”上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于是“F-117A”便从雷达上消失了。
时间进入21世纪后,科学家们在研究“隐身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最近,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亨利•彭德利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研究出一种能够让物体隐形的纳米“超材料”。任何物体只要披上用这种“超材料”制成的“斗篷”,就能够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
这种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效果虽然很神奇,原理却十分简单。我们都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被人眼看见,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觉神经,进而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不仅不会产生反射,而且还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的身后重新汇合。整个过程就像水流经过一块光滑的岩石一样,当水遇到岩石时会发生分流,经过岩石后又重新汇流到一起。由于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不见物体。由于光线能够在物体身后重新汇合,照射到物体身后的景物上,然后又顺着原路反射到人的视神经上,于是人眼便看见了物体身后的景物。如此一来,便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物体披上“隐身斗篷”后就变成透明的了。
当然,这个“隐身斗篷”项目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彭德利教授有信心在5年内让这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到那时,建筑物的墙壁可以建成透明的,保温和隔音效果却丝毫不受影响;桥梁和摩天大楼可以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
“隐身斗篷”在军事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它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辆军车,甚至是一辆坦克瞬间“消失”。试想一下,如果你只能从车轮扬起的尘土来想象一支行进中的军队,你又怎能与其进行战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