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斐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对亚洲地区的双边自由贸易风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艰难的谈判,美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在4月2日终于尘埃落定。韩美谈判代表在记者招待会上称,这一协议的达成开辟了美韩贸易的新时代,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美国:挽回影响力
由于韩国国内的一些反对声音,韩国的一些敏感产品,如农产品并没有涵盖在FTA协定内容之内。尽管如此,韩美FTA仍被视为“一笔大交易”。“在韩国之前,与美国签署双边FTA的国家当中,除了澳大利亚以外都是相对比较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以色列、约旦等,正在谈的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规模也不大。它们的块头都无法和韩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地位相比。”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樊莹这样评价。
在卢武铉总统任内,美韩关系趋于冷淡,FTA的签署无疑给两国关系注上一针兴奋剂,两国在朝鲜核问题上“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局面也得到一定改观。
在美国过去的提案中,要把韩朝开城工业区的产品排除出FTA的清单上,不予以免除关税。但在4月4日举行的听取FTA谈判结果报告会上,韩国统一外交通商委员会官员表示,韩美两国将成立“韩半岛域外加工地区委员会”。虽然没有提到开城工业区,但有关开城工业园区的域外加工概念已经得到了美国的承认。
此外,韩美双方另外制定附录,原则上承认通过指定域外加工地区给予特惠关税待遇。
尽管美韩FTA协定还要得到两国议会的批准,而这一前景不会一帆风顺,但协定的签署本身在亚洲地区具有标志意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指出,当前,中国和东盟10国的FTA谈判基本完成,双方都表示按期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中国的带动下,日本、韩国以及印度都和东盟展开了谈判。亚洲地区双边FTA浪潮已经开始,而美韩的FTA协议对这股风潮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股风潮里,更多的国家加入双边FTA的行列。樊莹举例说,以前日本比较排斥双边FTA,而是更喜欢多边合作,如在WTO框架内的合作,但在大势所趋之下,日本开始更多地去考虑双边FTA问题。
美国在和韩国谈判的同时,还在和马来西亚开展谈判。“通过签署FTA协定,美国希望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平衡中国增长的影响力。”王勇说,“未来亚洲地区的FTA势头不会停止。包括中韩之间可能签订FTA,也会大大推动美国、日本以及韩国之间的FTA。”
东亚:迎来时机
一些观察家认为,在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多边贸易谈判止步不前的情况下,FTA将在亚洲区域性经济一体化步伐中扮演重要角色。
“多哈回合确实让人失望,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进展困难,大家只能在区域这个层面搞经济一体化。”樊莹指出,欧盟的经济一体化已经涵盖27个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往南扩大,但在东亚却几乎都是双边协定(东盟只能算是协定的一边),“亚洲急需多边的,也就是三个国家以上的协定,比如中日韩,比如10+3。”
王勇也认为,从理论上说,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累积到一定程度、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之后,对整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是有帮助的。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困难,比如“美国不希望东亚地区建立一个排斥美国的自由贸易体系。”美国的担心,用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的话说,就是这会“在太平洋中间划下一条分界线。”
在建立亚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东亚几国存在分歧。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有政治问题掺杂其中。利用东亚国家的内部矛盾,美国提出了更大范围的、包括美国在内的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对此,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都表示了支持。
而樊莹认为,东亚地区存在的问题其实恰恰需要经济一体化这个工具来优化国家间的关系。她指出,欧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欧盟50年一体化的历史中,最大的收获除了是可以量化的经济上的好处以外,更重要的是无法量化、但大家都能看见的政治收获,比如“从来没有这样好过”的法德关系。
“这些国家只要从自由贸易区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只要相互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就等于是捆在一块了,任何一个国家要翻脸或关系破裂,代价都会很大。” 樊莹说。
中国:大有可为
当前,关于亚洲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有三个方案,分别是中国提出的东盟与日、中、韩13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日本提出东盟与日、中、韩、印、奥、新16国东亚经济合作协定(EPA)构想,此外还有美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设想。
据日本共同社4月4日报道,日本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谈判将于5月达成妥协。在实现贸易自由化后,日本与东盟将形成5.3亿人口的共同市场,规模超过欧盟,为日本主导亚洲的经济整合创造条件。
樊莹认为,现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恐怕都不能独自主导亚洲经济整合。
对于亚洲而言,比较现实的一步是在东盟10+3的框架下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要实现这一构想,地区内国家的互信至关重要。“特别是中日之间的互信,还有中国和东盟国家如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互信。”王勇说。
日本提出的构想计划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都拉进来,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日本认为,自由贸易区的范围越大,中国的分量就越轻。
“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趋势来追求其自身利益,实际上也从中获益良多。”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问题专家斯瓦兰•辛格说。他认为,中国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带头人,就要做出必要的妥协。“也许,中国得让东盟做领头羊,因为大多数国家如果看到东盟而不是中国手握方向盘的话,似乎会更舒服一些。”
王勇也认为,在自由贸易区战略方面,中国不应拘泥于形式。“中国的优势在于能够创建沟通的渠道,能够和各国在各个方面综合它们的观点,同时照顾它们的利益。中国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形式发挥影响力,也就是扮演一个‘诚实的掮客的角色。”王勇说,“中国的力量还不足以达到独立主导的地步,但现在已经强大到可以综合各方的意见,找出为大家能共同接受的道路,这也是中国外交大有可为的一个地方。”